吞咽功能训练在降低气管切开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吞咽功能训练在降低气管切开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应用研究

陈翠芝

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ICU云南昆明(650204)

〔摘要〕目的:探讨吞咽功能训练在降低气管切开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0例气管切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则给予吞咽功能训练,对比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情况、日吸痰次数、患者反馈满意度、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5%,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切开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可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吸痰次数,能够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关键词〕气管切开;吞咽功能训练;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气管切开是解除呼吸道梗阻或有效清理下呼吸道分泌物,维持患者通气功能的有效措施,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气管切开术后43%--83%的患者均会出现吞咽语言功能障碍,吞咽障碍常表现为误吸[1]。而气管切开可对患者喉部的解剖结构造成破坏,降低其敏感性和正常的反射功能,从而增加了患者吞咽困难的发生率。吞咽困难可引起气管切开患者口腔分泌液及套囊上滞留液增多,分泌液反流误吸及套囊上滞留液下流均是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直接因素。而吞咽功能训练可促进气管切开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预防或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对气管切开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2月在我院ICU接受治疗的40例气管切开的危重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入组排除标准:合并脑卒中或患有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GCS评分<8分;有严重失语及认知功能障碍,有精神障碍等不能配合功能训练的患者。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55岁;其中重症肺炎16例、AECOPD11例,颅脑外伤6例,车祸伤5例,其他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诊断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气管切开护理干预,包括按需吸痰、口腔护理、气道湿化、气囊管理,翻身拍背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吞咽功能训练,具体方法如下:

颊部肌肉训练指导患者做吸气动作,张口后闭合,使气体充满两颊、鼓腮,然后伴随着呼气动作将口腔中的气体慢慢排出,5次为一组,每天做2组。

口唇闭合训练分别用温水和冰水浸泡过的汤勺交替接触患者口唇周围,从嘴角向口唇中部移动,以增加口轮匝肌的肌力,每日3次,每次10分钟。

喉部训练指导患者头部向前伸,使颌下肌伸展2~3s,低头并抬高舌背至硬腭,20次/天。

舌部运动指导患者将舌伸出,做上下左右摆动动作,使舌尖与上、下唇接触。也可以做被动训练:用纱布包住患者舌头,做上下左右,各个方向的牵拉运动,20次/天。

咽部冷刺激用棉签蘸少许冰水,交替刺激患者的软腭、舌根、咽后壁,然后嘱患者做吞咽动作,冷刺激可强化吞咽反射,每日3次,每次20分钟。。

有效咳嗽训练指导患者深吸一口气,用一只手轻压腹部,然后用力咳嗽,以提高患者的咽部清除能力。

1.3吞咽功能评估

在吞咽功能训练前后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对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估,患者取端坐位,喝30mL温开水。1级(优):5s内能顺利地1次将水咽下;2级(良):分2次以上咽下,不出现呛咳,>5s;3级(中):能1次咽下,但有呛咳;4级(可):分2次以上咽下,但有呛咳;5级(差):频繁呛咳,10s内不能全部咽下。优良率=(1级+2级)/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组患者训练前后吞咽功能分级情况及优良率见表1

2组患者训练前后VAP发生率、日吸痰次数、患者满意度见表2

讨论

气管切开作为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措施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气管切开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医疗护理人员更加便利,更加彻底的清理患者气道分泌物,帮助患者改善血氧供应效果,对于无法自主呼吸,呼吸效果不良的患者具有极大的治疗作用[2.3]。有研究显示:气管切开及带管时间>72小时均会影响患者正常的解剖属性,引起咽喉部感知觉减退、吞咽发射降低,易发生吞咽功能障碍[4]。观察组通过上述吞咽功能训练,刺激患者的吞咽反射,促进口腔分泌液的吞咽,减少误吸及分泌液下流进入下呼吸道,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吞液反射的恢复减少口腔分泌液的产生,在吸痰护理时既减少了口鼻腔吸痰次数,也增加了舒适度、减少了不良刺激提高了患者的就医感受及满意度。吞液功能恢复后患者可以由口少量进食、饮水,起到了自然冲洗口腔食道的作用,减少口腔细菌的滋生也可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气管切开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可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减少日吸痰次数,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SkoretzSA,FlowersHL,MartinoR.Theincidenceofdysphagiafollowingendotrachealintubation:asystematicreview(J).Chest,2010,137(3):665-673.

[2]刘海生.早期气管切开对预防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J)安徽医药,2015,19(12):2361-2363.

[3]张萌萌.重症颅脑损伤30例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5):674-675

[4]郝桂华.机械通气患者拔管后吞咽障碍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0):890-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