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消化内镜技术的应用价值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1

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消化内镜技术的应用价值探析

管秀静

包头市第八医院消化科内蒙古包头市014040

摘要:目的:探究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消化内镜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收取本次研究消化道早癌患者60例,时间为2015年10月18日至2017年12月26日,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实施消化内镜技术诊断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内镜技术和常规治疗,对2组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概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消化道早癌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值<0.05。观察组消化道早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应用消化内镜技术,具有显著效果,值得研究。

关键词: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消化内镜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们饮食不规律现象不断增加,从而导致消化道早癌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而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十分重要,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1]。本院对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消化内镜技术的应用价进行分析,并总结分析结果(2015至2017年),具体情况见下文描述。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院收取对象为消化道早癌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10.18-2017.12.26之间,对收取60例消化道早癌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

观察组各项基本资料——性别: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年龄上下限值分别为74/19,平均年龄(46.58±1.32)岁。

对照组各项基本资料——性别: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年龄上下限值分别为74/20,平均年龄(47.22±1.35)岁。

2组消化道早癌患者在各项临床资料对比中无显著差异,即性别、年龄等,因此,可采用P大于0.05来表示,能进行对比。

1.2方法

观察组(消化道早癌患者)-采取消化内镜技术诊断和治疗,具体内容:对患者消化道采用超声内镜和放大镜进行检查,并对其消化道黏膜和血管情况进行观察,若出现可疑病变组织,应及时将其取出送病理检查;对于确诊为消化道早癌患者,应给予其消化道内镜技术下实施针对性手术治疗[2-3]。

对照组(消化道早癌患者)-实施传统内镜技术和常规治疗,主要内容:首先对患者实施白光内镜检查,若发现疑似病变组织,应将其及时取出并送病理活检;对于确诊为消化道早癌患者应实施常规手术切除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比且分析两组消化道早癌患者的指标,即手术指标。

对比且分析两组消化道早癌患者的指标,即并发症发生概率。

1.4统计学处理与判断

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后,其中计数资料——(并发症发生概率),采用“%”来表示,计量资料——(手术指标),采用T值来表示,2组消化道早癌患者在研究中对比各项资料具有统计学意义,用P小于0.05来表示本次研究数据能够进行科学的对比。

2结果

2.1将2组手术指标进行比较

观察组消化道早癌患者手术时间(70.21±1.02)min、术中出血量(85.32±1.45)ml、住院时间(4.01±1.25)d,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值<0.05。如表1:

表1:对比2组消化道早癌患者手术指标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P值小于0.05。

3.讨论

消化道早癌在临床上具有极高的发病率,该疾病主要是指消化道病变浸润未超过消化道黏膜下层的疾病,主要分为食管癌、早期胃癌和早期结肠癌等,若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治疗,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消化道内镜技术为临床新型的诊断技术,在实施治疗前对患者消化道情况进行探查,进而实施针对性的治疗[4]。消化道内镜技术能够将黏膜的微血管结构以及增强的黏膜形态充分显示出来,能够对消化道是否伴有血管新生现象进行有效的判断。

本次研究数据,观察组消化道早癌患者手术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值<0.05。观察组消化道早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

总而言之,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应用消化内镜技术,具有较好的诊断和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探究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冯汉胜,张鼎,袁金胜.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7,38(4):424-425.

[2]李潇潇.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0):81-83.

[3]何娟.消化道早癌诊治中消化内镜的应用价值初步研究[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6):75-76.

[4]邹永军,张晓云,李路,等.消化内镜技术对消化道早癌的诊断与治疗价值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5):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