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WS预警评分系统在心血管专科医院临床实践与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MEWS预警评分系统在心血管专科医院临床实践与应用效果

何艳丽

湖北省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内科湖北武汉430022

摘要:目的:用改良的预警评分系统结合心血管专科医院特色对病人病情及预后进行评估,提高心血管专科护理的针对性。方法:2014年11月~2015年6月内科内科收治的596例病人进行MEWS评分,据此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根据病情危重度和潜在危险性实施护理,并将MEWS评分与病情转归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MEWS1-3分,关注患者主诉,遵医嘱按需处理;4-5分病情重,危险性大,按疾病高危处理,加强病情观察;6分以上,危险性大告知医生进行抢救准备或转重症监护室,予以特别护理。结论:MEWS将心血管专科病人病情分值化,制定护理计划依据更充分,心脏专科护理更具个性化、更强、提高了临床护理效果。

关键词:MEWS;内科;护理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是由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提出的一种简单的生理学评分,数分钟即可完成对病人的病情评估,通过早期预警,可以避免延误潜在危重病人,NHS在2001年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正式规定为医疗机构评估病情的一种方法。[1]

MEWS由体温、收缩压、心率、呼吸及意识水平5项指标构成,通进相关的每一项生理参数进行观察并赋值,即给予一个分数,并将所有参数评分相加得到一个总的评分,并判断是否达到或超过了事先所定的触发值,从而启动或调整相应的医疗护理监护预案。因其操作简便、快捷,不受许多硬件设备限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认可。

我院心内科病房于2014年11月-2015年6月对收治患者进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结合心脏专科特色进行病情评估,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心血管专科病房,2014年11月-2015年6月共收治病人?例,男病人?例,女病人?例,年龄11—80岁,平均45.5岁。疾病类型:房颤?例,冠心病?例,主动脉夹层?例,房室传导阻滞?例,扩心病?例,心动过速?例,脑梗塞?例,其他疾病?例。

1.2方法

1.2.1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结合心脏专科特色制定新的MEWS评分表进行病情评估患者入科时常规测量生命体征,询问病史,然后根据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表对患者进行疾病风险评估,再赋予相应的分值。我院在原有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体征评估的基础上,增加了具有心血管专科特色的CT检查、心脏彩超、心电图等检查评估,并对MEWS评分进行重新赋值。评估时段为:A:患者入院4小时内;B:介入手术当日;C:转科当日;D:病情变化或好转(异常检验检查时及时更新).

1.2.2评分标准新的MEWS评分应用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体温、清醒程度、血氧饱和度和疼痛7项生理指标为参数,加上CAG/CT检查、心脏彩超、心电图及异常检验。用收集到的患者资料对照评分标准参数,获取患者MEWS每个单项参数所得分值,各项参数得分之和为总分。总分值为20分.评价患者病情的潜在危险性。MEWS分值越高,提示该患者的潜在病情越重,需参照标准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1.2.3确定对应处理流程根据评分结果分为低危、中危、高危三项,低危为总分1-3分,关注患者主诉,告知医生,遵医嘱按需处理;中危为总分4-5分,按疾病高危处理,报告医生及护士长,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心电监护,加强病情观察,遵医嘱给予初步医疗处理,处置后1小时复评,若效果不佳,建议呼叫上级医生。每班评估一次并交班,直至总分<4分,方可停止每班评估。总分≥6分,立即判断病情,呼叫医生,准备抢救用物,必要时准备抢救车、除颤仪,遵医嘱给予初步处置,必要时通知二线医生及值班长转CCU。

1.2.4交接班一体化床旁设备带上挂相应疾病高危标识,并要求在患者交班报告中注明MEWS预警分数,床边交接班、早交班需交MEWS评分,按ISBAR交接班完成。这样接班护士能很清楚地知道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哪一床需要加强观察,起到一个很好的预警效果。

1.2.5护理人员培训组织全院护士培训,科室建立MEWS评分表,确定评估时段、确定评估流程以及制定评分后相关护理措施实施标准。科室护士长每日跟踪检查及护理部不定期检查护士MEWS评分落实情况。

1.2.6评价方法使用过程中,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病人或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医生对护理人员配合的满意度,分别对实施MEWS评分表前后的病例进行调查比较。

2讨论

2.1MEWS的使用能够提高护士评估能力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经过改良后演变成一种简单可行性强的评分系统。其评分主要是对7项基本生命指标如体温、呼吸、心率、收缩压、清醒程度、血氧饱和度、疼痛等进行综合,将病情严重程度量化[2],护士通过对患者的生理、心理情况及客观、主观等方面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出完整、全面的判断。低年资护士刚参加临床工作,由于经验不足,可参考的评估方法和资料较少,不易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本研究结果显示。我科应用MEWS评分后.抢救人次下降,抢救成功人数增加,死亡人数减少,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护士的心理压力和抢救风险。对于经验不足、技能水平较低的护士来说,起到了规范指导的作用。

2.2能及时预见病情变化心脏专科患者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往往让人措手不及。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对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主要凭借临床经验,某种程度上缺乏客观依据,不能及时准确快速地反应疾病的程度及变化情况。通过MEWS评分进行规范化评估,有利于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护理人员能够正确掌握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制定预防措施和应急对策,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正确得处理.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预先创造有利的抢救环境,提供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护理措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2.3为医护沟通建立客观依据医护人员对病人病情了解程度不一致,护士只能根据医生的医嘱来了解病人的病情,机械地执行医生的各项医嘱,而本身并没有对病人病情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所以在抢救时与医生的配合程度不高。

有报道显示:现场急救护理人员的娴熟技能,医护配合的协调与高效率,直接关系到抢救的质量和抢救成功率[3]通过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护理人员可以用准确的参数值来通知医生病人目前的病情,而不是盲目地根据主观经验来引导医生判断病情[4]。MEWS分值达到预设标准,即启动相应级别的医疗干预措施。同时动态调整MEWS评分观察患者,为医护沟通提供依据。动态的生命体征和MEWS评分能一目了然地反映病情的进展,有利于医生诊断、处理和参考.[5]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应用在急危重症病人抢救中,结果显示医生对护理人员配合的满意度提高(P<0.01).

3小结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护士对异常生理改变反应不够及时,26%的护士对异常临床改变可延迟l~3h而没有及时通知医生采取正确的干预,在判断患者是否需要寻求医疗支持时缺乏自信和确定性,对于病情的直觉感受及既往经验构成了寻求支持的主要决定因素[6]。任何一种评估患者病情轻重的方法,只能代表某一时段患者的状况,而疾病是不断发展变化,在这动态变化过程中,需要评估、再评估,决策、再决策,才能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医疗风险。完善预警评分指标,使其更利于评估患者病情,并结合实践用于临床治疗护理工作的指导是医护人员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7]

参考文献:

[1]张雪松.最新急危重症诊断流程与治疗策略及评分标准实施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696—701.

[2]韩翠,葛宝兰,祖鹏婧.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应用现状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2,1(15):80-82.

[3]谢晓梅,孔悦,杨大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5):363—364.

[4]许乐芬,王茂桂,陈慧,等.医护合作培训临床护士急救技能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2):148—149.

[5]姜梅,施银.急诊护士使用急性中毒病人洗胃评分记录单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4):317-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