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患者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黄疸患者的护理

张丽新

张丽新(黑龙江省呼玛县人民医院165100)

【摘要】黄疸是许多疾病的一种常见症状和体征,涉及范围广,表现多样,诊断复杂,患者易产生诸多护理问题。目的讨论黄疸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了解黄疸的原因及发病机制等相关知识,提供必要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心身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黄疸的严重程度、诱发因素、可能对机体产生影响以及原发病因等因素,决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黄疸护理

黄疸是许多疾病的一种常见症状和体征,涉及范围广,表现多样,诊断复杂,患者易产生诸多护理问题。了解黄疸的原因及发病机制等相关知识,提供必要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心身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护理评估

(一)有无黄疸及其程度

1.患者皮肤、黏膜、巩膜黄染的分布、深度和持续时间间歇性或进行性,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的色泽、深浅,有无皮肤瘙痒及其程度与病因和病情轻重有一定关系。巩膜常呈浅柠檬色,罕见皮肤瘙痒,常见于溶血性黄疸;全身皮肤、巩膜呈金黄色常见于肝细胞性黄疸;皮肤呈黑褐色,巩膜呈绿黄色常见于胆汁淤积性黄疸;部分病毒性肝炎和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可出现皮肤瘙痒。

2.尿与粪便颜色的变化溶血性黄疸常出现酱油色尿;肝细胞性黄疸尿呈深黄色;胆汁淤积性黄疸尿呈浓茶色;病毒性肝炎粪色可变浅,其程度视肝内胆小管淤积程度而定,严重者可呈灰白色,但一般多在短期内恢复正常;胆道结石引起的黄疸粪便呈交替性灰白色;癌性胆汁淤积性黄疸粪便为持续性灰白色。

3.黄疸发生的情况急骤出现的黄疸,常见于急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和大量溶血;黄疸缓慢或较隐匿发生的,多为癌性黄疸,或为溶血性黄疸和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4.黄疸的发展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黄疸一般在1~2周到达高峰,1~2个月内消退;胆石症的黄疸往往呈间歇性发作,呈波浪性;慢性胆汁淤积可迁延数月,甚至1年以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黄疸可持续数年;失代偿期肝硬化如出现轻度高胆红素症,持续时间长;癌肿引起黄疸则多呈进行性加重,但部分壶腹部癌或胆总管癌可因肿瘤坏死、出血而有暂时的黄疸减轻现象。

5.伴随的症状是否伴有畏寒与发热、腹痛、皮肤瘙痒及食欲缺乏、恶心、呕吐、厌食油腻、腹胀、便秘或脂肪泻等消化道症状,是否伴有进行性消瘦等。

(二)黄疸的原因或诱发因素

(1)有无肝炎、血吸虫和钩端螺旋体疫水接触史或有无近期输血史,有无胆道炎症、胆道蛔虫和结石史。

(2)有无应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如甲基睾丸素、硫氧嘧啶、异烟肼、砷剂等。

(3)慢性黄疸者应注意询问其家族史中有无先天性溶血性疾病或非溶血性黄疸。

(4)对新生儿须了解出生及母乳喂养等情况。

(5)评估患者的生活、饮食习惯、饮食内容、饮食量、进食时间及特殊食物嗜好和禁忌、个人嗜好、吸烟、饮酒情况,详细询问排便、排尿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规律等。

(6)评估有否与黄疸有关的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减退、结核病、慢性肾炎、结缔组织病、炎症性肠病和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均可伴发黄疸。

(三)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

1.实验室检查①黄疸的常规检查,如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直接胆红素与血清总胆红素的比值、丙氨酸转氨酶、血清总胆固醇、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尿胆红素、尿胆素原、粪胆素原等;②用于诊断溶血的各种血液学检查;③甲胎蛋白、乙型肝炎抗原、免疫球蛋白等免疫学检查。

2.其他辅助检查包括B型超声波检查、X线腹部平片、钡餐造影,有指征时可做放射性核素肝扫描、胆胰管逆行造影、CT、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膀胱镜等。

(四)评估黄疸对患者的影响

(1)评估患者有无自卑、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及其与之相关的个人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等问题。有无因黄疸而致肝、脾、消化功能、凝血功能障碍等,有无与黄疸有关的并发症出现。

(2)评估患者药物应用史及治疗情况,如外科手术治疗者要了解手术名称、手术方式,内科治疗者要了解所用药物的药名、种类、剂量及治疗效果。

(3)评估患者家属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文化教育程度以及对患者的关心、支持情况等,亦包括患者学习、工作、生活及社会保健等。患者对黄疸原因与发生机制的认识,黄疸对健康危害性的认识以及治疗、预防认识。

二、护理目标

(1)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

(2)减轻或去除黄疸及其伴随症状。

(3)黄疸对机体的影响减小至最低程度。

(4)保持皮肤清洁和皮肤完整性。

(5)不发生并发症。

三、护理措施

根据黄疸的严重程度、诱发因素、可能对机体产生影响以及原发病因等因素,决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一)心理护理

1.调节心理状态,维持情绪稳定患者由于长期治疗,对病愈缺乏信心,黄疸、腹水等形体面容的变化也可对患者精神上造成很大打击,自觉形秽和病情严重而焦虑不安、恐惧,不愿与人交往,不愿亲友探视。应注意多与患者交谈,不断给予安慰、疏导和帮助,安排患者做有意义的活动,减轻毫无根据的恐惧感,振奋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合理休息与活动无论何种原因所致黄疸患者均需休息,尤其肝炎所致黄疸者,卧床休息是保护肝细胞和促进肝细胞修复的主要措施之一。肝血流量在坐位时比卧位静躺时减少18%~44%,如再加上四肢运动则可能减少50%~80%,因此,患者必须卧床休息,直至黄疸消退。胆石症,胆囊炎或肝、胆、胰恶性肿瘤多伴有腹部疼痛,疼痛除增加患者痛苦外,还可增加机体的氧耗量,减少肝血流量,从而加重症状,故应设法减轻疼痛。

(二)饮食护理

应针对不同病因安排饮食及限制不良嗜好食品。

(1)肝病患者除肝昏迷要限制蛋白质外,原则上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蛋白质以含必需氨基酸丰富的优质蛋白如蛋、乳、鱼、瘦肉类为主。多食富含维生素C与维生素B族的水果蔬菜为益。热量则主要从大米、面粉等主粮中摄取。肝病患者为防止加重肝脏负担,应避免进食过多脂肪。

(2)胆道疾病患者应予低脂饮食,以防止因进食脂肪后胆囊收缩引起腹痛或因脂肪消化不良导致腹胀、腹泻。

(3)伴有腹水者应限制钠盐和水的摄入。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较重时,应根据患者喜好,采用合适的饮食。

(4)烟、酒入体内后均在肝脏解毒,可加重肝脏负担和损害,故黄疸患者应戒烟、戒酒。

(三)病情观察

观察病情变化的主要内容有:①黄染分布、深浅,尿色、粪色及皮肤瘙痒程度等变化;②实验室检查结果,尤其是血清总胆红素和血清直接胆红素;③伴随症状及其程度的变化。上述各方面的观察有助于判断治疗、护理的效果和黄疸的转归,减少黄疸对机体的影响。

(四)保持排便通畅护理

患者可因胆汁排泄障碍及卧床使肠蠕动减少引起便秘,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久,又可促使胆红素的再吸收量增加,黄疸加重。应适当进食粗纤维食品,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必要时遵医嘱服用泻药。

(五)皮肤护理

胆汁淤积性黄疸常伴有皮肤瘙痒,有时可达难以忍受的程度。瘙痒部位多见于手掌及跖部,以夜间及温暖时为重。为预防因皮肤搔抓伤所引起的继发感染,应采取如下措施:①每天温水洗浴或擦浴;②选择清洁、柔软、吸水性强的布制衣裤,避免化纤原料对皮肤的机械或化学性刺激,减轻皮肤瘙痒;③剪短指甲,必要时使用手套;④严重瘙痒者可给予2%~3%碳酸氢钠溶液外涂或按医嘱口服抗胆胺类止痒药物。

(六)正确配合检查

黄疸病因学检查项目较多,包括粪、尿、肝功能检查,必要时尚需做特殊检查,尤其肝外胆汁淤积性黄疸,除X线、放射性核素、CT外,有时还要进行胆胰管逆行造影、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腹腔镜等创伤性检查。护士应及时准确地留或送血、尿、粪标本,并做好各项特殊检查的术前、术后护理。

(七)消毒隔离

对疑有病毒性肝炎所致黄疸者,应按照消毒隔离原则。将患者的生活用品、注射器等均应按相关要求妥善处理,防止医院内外交叉感染。

参考文献

[1]吕余珠.经皮肝内胆管穿刺引流+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36例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