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护理干预对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史娟娟钟靖柯莹莹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湖北十堰4420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研究其临床运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00例手术患者,其中观察组400例术后运用踝泵运动联合肢体气压泵治疗、配合个性化的健康宣教。对照组患者术后根据医嘱进行常规治疗,并按照妇科术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日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措施降低了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降低了平均住院日、提高了患者住院满意度。

关键词:护理干预;踝泵运动;肢体气压泵治疗仪;下肢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oflowerextremity,DVT)是肺栓塞栓子的主要来源,是妇科腹部手术后病人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主要症状是下肢肿胀、疼痛、行走困难。如治疗不当,可使患者致残,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近年来受到广大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本文对我院收治的妇科手术患者进行分析,评价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治疗的有效性、对平均住院日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现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手术患者800例。其中400例运用护理干预措施作为观察组,400例运用传统护理常规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种、麻醉手术方式、既往病史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干预具体措施:

1.2.1术前评估:向患者讲解DVT发生的原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尤其对高龄、肥胖、静脉曲张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的患者详细讲解【2】,以引起病人及家属的重视,取得其理解与配合。

1.2.2术前宣教: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健康宣教,使其认识到术后早期活动的重要性,并指导患者及家属学会踝泵运动的方法。

1.2.3术后踝泵运动具体方法:术后2-5h患者麻醉药物作用过后,即开始鼓励患者做踝泵运动,并抬高下肢【3】。大腿放松,然后缓慢、用力地运动,尽最大角度地勾脚尖(向上勾脚,让脚尖朝向自己)之后再向下踩(让脚尖向下压),在最大位置保持10秒左右,目的是让肌肉能够持续收缩。这样反复地屈伸踝关节,每小时练习5分钟,直到能下床活动,术后6小时后协助患者翻身1次/小时,可加速下肢静脉回流,改善局部组织代谢的内环境。

1.2.4术后肢体气压泵治疗仪:术后第一天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并采用韩国大星产业DL2003V6肢体气压泵治疗仪按摩下肢。每日两次,每次20分钟,直至出院,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1.3对照组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术后根据医嘱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并按照妇科术后护理常规,进行普通护理。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检验水准а=0.05

2.结果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日低于对照组,见表1

本资料对照组400例中,10例形成下肢静脉血栓,观察组400例中2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2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日(6.2±0.25)天,对照组平均住院日(9.8±0.6)天,由于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的运用,缩短了妇科术后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妇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机制Virchow在19世纪中期就提出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及静脉内膜损伤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至今仍得到普遍公认【4】。深静脉血栓是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患者由于手术创伤、麻醉原因、年龄、性别因素、手术时间长、术后伤口疼痛使患者下肢制动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获得性危险因素[5]。

3.2护理干预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机制踝泵运动是一种肢体的主动运动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对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作用非常大。在屈伸踝关节的时候,小腿的肌肉就会收缩和放松。屈跖(脚尖向下踩)的时候小腿三头肌收缩变短,胫骨前肌放松伸长;背伸(向上勾脚尖)的时候胫骨前肌收缩短,小腿三头肌放松伸长,放松时新鲜血液又流入[6]。这样整条腿不运动,只是屈伸脚腕就可以促进整个下肢的循环。由于活动量很小,身体和腿退都不用动,只是脚腕在动,安全有效。

肢体气压泵,为术后肢体的被动运动。其脉动气流通过气管进入紧束在肢体治疗部位上的气囊的气室,气囊随着压力的上升对肢体进行大面积的挤压、按摩,其挤压力和刺激可达深部肌肉、血管和淋巴管,加速血液回流或流向周围毛细血管,骤然减压时使静脉血迅速自动充盈,从而显著地增大血流速度[7],促进了新陈代谢,增强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渗出液的吸收,加速病理产物的代谢和排泄,因而具有清除肿胀防止血栓的作用。肢体的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的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的影响护理干预的运用使患者意识到预防妇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重要性,患者积极参与配合较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降低了DVT的发生率,降低了患者平均住院日,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加大对术后深静脉血栓研究力度,积极开展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DVT发生率。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使患者积极的参与治疗,有利于患者躯体的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了妇科手术患者平均住院日,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黄凤珍.妇科肿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J].社区医学杂志,2009,7(9)60—61

[2]席会文.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妇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J】.现代护理,2007,4(12):88

[3]罗志兰.妇科盆腔术后形成下肢静脉血栓的因素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0):156

[4]任蓉,刘明翠,石俊,等.抗血栓压力袜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在妇科盆腔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1,20;021

[5]朱智明刘英明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与高危人群(J)。中华基础医药。2006.13(11):1897-1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