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0-20
/ 2

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的临床分析

戴应昭

戴应昭

广南县中医院云南文山广南县663300

【摘要】目的:探究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给予对照组保守治疗,观察组则实施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在治疗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可有效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

前言

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属于高能量性损伤,在临床上并不多见,但随着我国交通业与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导致该疾病的发生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胫骨平台后侧内骨折患者病情较为复杂,常伴有关节移位,极易发生漏诊、误诊等现象,加上位置偏后,不易解剖,治疗起来相当困难。如果采用前侧入路的方式治疗,则很难对骨折位置进行确定,且术后还会引发复位不良、关节炎等症状,不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本文通过采用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取得了良好效果,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2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中9例男性,6例女性;年龄为27~55岁,平均年龄43.27±1.56岁;其中,有10例为车祸伤,5例为高处坠落伤。观察组中8例男性,7例女性;年龄为28~55岁,平均年龄43.71±1.23岁;其中,有11例为车祸伤,4例为高处坠落伤。在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等一般资料上,两组患者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该组患者保守治疗,即在进行关节穿刺、吸血除肿、重物牵引、纠正移位、骨折塑形以及在镜下进行复位、固定等环节时均采用非手术性的方式,并在治疗结束后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

1.2.2观察组

给予该组患者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先采用CT、X线片等对患者的骨折类型是否发生塌陷或者移位等情况进行明确,以选择适宜的骨骼内固定方式。指导患者平卧在床,于胸部两侧垫入气垫,指导其弯曲患膝30°左右,对患者的后内侧切口所在位置进行观察,然后从半腱肌与腓肠肌间的缝隙慢慢进入(图1)。将腓肠肌外侧与内侧的胫神经向外掀开,并将半腱肌向内掀开,切开后关节囊上的附着,使骨折块得以显露(图2)。以横行的方式将关节囊切开,内侧半月板掀开后就可清晰、直观地观察胫骨平台后内侧关节,采用螺丝将T型钢板于骨折处进行固定(图3)。术后第三天开始就可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功能康复训练。

1.3膝关节功能判定标准

经过治疗,患者骨折部位的疼痛症状已消失,膝关节可自由活动,X线检查显示骨折线已变模糊为优;患者骨折部位的疼痛症状已有所缓解,膝关节可进行小范围的活动,X线检查显示骨折线较为清晰为良;患者骨折部位的疼痛症状无明显改善,X线检查显示骨折部位尚未愈合,膝关节功能异常,甚至出现了感染等现象为差[2]。(优+良)/例数×100%=优良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值检验,若P<0.05则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如表1,对照组的优良率为60.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3.00%,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两组患者的优良率比较(n/%)

组别例数优良差优良率

对照组153(20.00)6(40.00)6(40.00)9(60.00)

观察组159(60.00)5(33.33)1(6.67)14(93.33)

x2值50.144.684.68

P值<0.05>0.05<0.05<0.05

3讨论

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是由于患者膝关节屈曲后受到纵向的暴力作用,致使胫骨平台后内侧与股骨产生碰撞而令外侧平台凸出、内侧平台凹陷的现象。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是一种难以暴露折面,且稳定性差的疾病,还会引起创伤性关节炎,在诊断、治疗以及术后康复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难度。

临床上对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患者常采用手术与保守治疗两种方法,但是由于该疾病稳定性较差,所以多使用手术治疗,而手术治疗的关键就是对入路位置的选择[4]。传统的入路方式有前外侧入路和内侧入路,但这些方式都不能将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的情况进行清晰的显示,导致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采用后内侧入路可在手术过程中将腓肠肌内侧头向外牵开,使后侧平台能够大幅度地显露出来,从而扩大了手术操作空间,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采用肌肉软组织垫进行保护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使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受到损伤的几率降低。在后内侧入路中所作切口为倒L切口,可有效减少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以及瘢痕挛缩等情况的发生,不会对膝关节的远期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在后内侧位置入固定材料更为方便,因为该部位无重要血管神经和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等结构的阻挡。术中对胫骨平台后骨折部位采用T型钢板进行支撑固定,因为T型钢板承载的支撑力最大,可减少骨块发生垂直移位的风险,具有良好的力学稳定性,因此使用钢板进行内固定可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5]。多项研究表明,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患者不仅治疗效果显著,而且术后不会发生感染、血管损伤、固定失败等情况,有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对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患者采用后内侧入路手术进行治疗可有效促进其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永飞.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15,21(02):309-311.

[2]徐伟.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临床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5,17(02):264-266.

[3]陈红卫.后内侧人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劈裂骨折[J].中华创伤杂志,2013,29(09):853-856.

[4]孟蒙.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劈裂骨折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1):108-109.

[5]陈良.仰卧位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26例[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2014,7(06):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