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疗问诊口译特点及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预防医疗问诊口译特点及策略

付云云

广东科技学院广东东莞523083

摘要:本文以笔者在广东腾湃健康产业集团的工作——预防医疗问诊口译为基础,通过外籍医生和中方客户的问诊,分析此类口译的特点、口译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给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应对方法。

关键词:预防医疗问诊对话口译释义论模糊处理法

一、引言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医疗问诊口译不仅历史短、研究少,且地域差异大。例如,“中国东南部省份或对外交流频繁的地区,医疗口译较多”(詹成,2013:48)。由此可见,中国的医疗口译需求大,大多医疗口译员的专业知识相对欠缺。随着国人健康保健意识不断加强和对外交流的不断增多,研究预防医疗口译显得尤为重要。

二、预防医疗口译的特点

世界卫生组织(WTO)于2003年出具的一份报告显示,四大因素会影响人体健康,其中遗传和心理因素占15%,环境占17%,生活方式占60%,剩下的8%为医院的治疗。因而,通过预防和干预而改善心理、环境和生活方式称之为预防医疗。基于预防医疗与大众医疗的共性和特性,此口译有以下特点:

从行业定位来看,作为医疗行业的分支,预防医疗对口译准确性要求高,特别是对于不适症状、医嘱、既往病史等关键信息。其次,由于预防医疗面对的客户多为无明显疾病的亚健康人群,因而问诊过程不同于普通医院,气氛较为活跃,交谈双方无很大心理负担。

从客户定位来看,受中国传统思想影响,在没有确诊某类疾病的情况下,国人大多不重视亚健康症状,因而问诊过程相对松散,谈话内容较为多样,且不愿医生将自己当作病人看待。由此,预防医疗口译要求译员注意把握口译速度,及时引导客户回答医生问题,注意措辞,避免由于文化差异给双方带来不悦。

三、预防医疗口译的挑战

对于非医学专业的语言学习者来说,大量的专业词汇、医学知识、疾病、药物名称是最大的挑战。因而,充足的译前准备十分必要。

其次,对于中英翻译来说,类似“气血不足,肝气不疏,寒性体质”这类中医词汇的英译也是译员需要考虑的问题,不能简简单单根据字面进行直译,而应当解释清其真正内涵。

第三,由于预防医疗问诊气氛相对轻松,译员要注意问诊时长,面对客户拉家常式的聊天应当引导,提取有效口译信息。

四、预防医疗口译策略

1.释义论对中医术语英译的指导

法国巴黎释意学派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了第一个有关口译的系统理论——释义论。其指出,口译的理解过程是以“脱离源语语言外壳”为核心的。在口译过程中,要将源语转换为目的语并使听众能够听懂。符合目的语的语言表达习惯实际需要三个过程,即听辨理解、脱离语言外壳和译语表达。基于这一理论,在处理中医术语时,译员无须受汉语形式的束缚,直接将此术语所表示的含义口译出来即可。例如:

源语:“我现在正在辟谷。我是服气辟谷(做演示),已经第四天了。我还是比较喜欢中医的。因为我本身也在做健康这块,听说辟谷很多年了。但是对其效果还在质疑中,所以我就亲身体验下看看是不是真的效果这么好。”

译语:HeisperformingaTCMtreatmentthatiseatingnothingfortwoweekstoexpeltoxinsandletbodygetrebirth.Heonlyeatsair,drinkswateranditisthefourthday.HelikesTCMandalsoworksinhealthcarefield.Evenalreadyheardaboutthistreatmentforlongtime,hestilldoubtsitsresultandwanttotryitbyhimself.

对于“辟谷”一词,译员在现场时首次听到,因而对于其对应的英文术语不甚了解。为了保证口译的顺利进行,译员采用抛弃中文的束缚,直接英译其治疗方式以及可能达到的效果。此处理方式,不仅能节省时间,保证口译顺畅进行,同时易于外方医生理解。

2.模糊技巧的采用

模糊性是语言的内在特征,在人类交流中具有不可避免性(刘文,2011:5)。因而,模糊性在口译和交流中是必然存在的。通过使用模糊技巧,能够更加含蓄、恰当、灵活地表达言外之意。例如:

源语:“It’snotgood.Forsuchhealthypeople,it’snotgood.Maybeyouneedtopush,hidehiscigarettes.”

译语:对于您这么注重健康的人来说,这样还有改善的空间。或许您可以藏起来帮助先生戒烟。

在此对话前,外方医生询问客户一天吸几支烟,对方的回答为1-2天10支。因而医生以开玩笑的口吻给出了建议。但是如果将“notgood”直接直译成“不好”,那么客户可能会感到不悦。采用模糊技巧后,能更好地顾及对方的面子。

3.顺句驱动

虽然顺句驱动多用于同传,但是对于源语时间较长的交传同样适用。译员要根据原文顺序,把句子切成若干个意群或概念单位,最后产出译语。此技巧能够保持译语准确、快速的传达。例如:

源语:就是个囊肿,需要做手术。但是当时并不影响活动,就没做。最近就是感觉它长大了,有那种肿胀感,有的时候膝盖和腿会伸不直。

译语:Itisanodulethatneedssurgery.Butshedidn’tdoitbecauseitdidn’taffecthermovement.However,shefeltitgrewbiggerandswollenrecently.Sometimesshecouldn’tstraightenherleg.

4.其他应对技巧

口译中,不论译前准备多么充足,不论短时记忆多么可靠,总会有无法预料的情况发生。这就需要译员随机应变,灵活采用技巧进行应对。例如和沟通双方保持眼神交流,从而确保双方对翻译内容是否了解。如果遇到服务对象忽视需要给译员时间进行口译,应当及时礼貌地进行打断,以此保证译语的准确性,确保听众能够理解。如没听清源语或有疑问,应当及时同发言人询问清楚。在预防医疗口译中,如果有些治疗方式或症状语言表达不充分,可以多利用肢体语言来帮助双方理解。

参考文献

[1]刘和平口译理论与教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35-39。

[2]刘文口译中模糊信息及应对策略[D].山东,中国海洋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