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道安全完整性技术法规与标准体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压力管道安全完整性技术法规与标准体系研究

马佳

新疆天麒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834000

摘要:完整性管理措施对于压力管理核心技术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压力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现阶段情况而言,有待完善,还存在一定缺陷,在压力管道安全完整性技术方面,我国与先进国家相比,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为了有效提高我国压力管道完整性管理,就必须完善和推广相关标准体系与技术法规。本文主要全面深入研究了压力管道安全完整性标准体系与技术法规,希望能给业界人士提供一定的建议,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压力管理安全完整性管理措施。

关键词:汪力管道;安全完整性;法规与标准体系

前言:对于现代社会任何一个国家而言,压力管道属于基础性设施,对国民经济体系建设有着直接影响,通常使用在蒸汽、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等工业体系,若有质量问题出现在压力管道中,那么就会造成不可想象的巨大问题。所以,为了避免压力管道存在质量问题,就必须对压力管道采取相关的标准体系与技术法规措施。但现阶段,在管道完整性管理方面,我国所表现出的评价、监控、检测等方面不够完善,起步相对而言较晚。所以,需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借鉴先进国家完善的标准体系,以此来研发出符合我国发展情况的压力管道安全完整性标准体系与技术法规。

1.对于压力管道安全完整性法规与标准体系,中美两国之间的差异

1.1美国长输管道安全法规标准体系

在世界上,第一个对实输油管道进行建立的国家就是美国,其压力管道长度居于世界第一,其制造体系发展多达150多年。美国在二零零二年颁布了改进压力管道的相关法规,并在二零零六年开始执行补充促使完整性管理的法规。美国在检测评价压力管道完整性方面,建立了完整的管理体系,主要针对不同管道失效模式,并提出了明确的管理要求与管理理念。

1.2我国压力管道安全法规标准体系

在城市建设、石油化工、能源、电力等方面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下,我国安全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就是压力管道,同时,也提高了对压力管道的需求。在压力管道安全完整性技术方面,我国与先进国家相比,在标准体系与技术法规内容上起步较为落后。但近年来在语法逐渐被重视下,我国也提出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等管理条例。具体如下:

其中包括《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安全生产法》、《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等,并从以下内容可体现出地方部门细化规章制度,如《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压力管道安全监察与管理规定》、《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禁令》以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在安全技术规范下SGO7003一201:《长输(油气)管道》、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SGO70一201:《公用管道》相关文件(埋地管道部分)际准《特种设备安全发展战略纲要》、《埋地钢质管道腐蚀防护工程检验》、《基于风险的埋地钢质管道外腐蚀性检测评价方法》。在执行安全监察压力管道工作时,我国主要通过这些条例来进行。同时,有效规范了压力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中的标准体系与技术法规。虽然我国压力管道安全完整性管理体系框架,在现阶段已逐渐形成。但我国在这方面起步,从实际情况来看,投入的管理环节较少,导致一些难题与漏洞依然存在于我国研究压力管道安全完整性标准体系与技术法规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1)难以有效落实主体责任

有待进一步完善压力管道全过程监管体系的安全完整性,这与我国压力管道技术基础薄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前,我国在检测环节过程中,依然是照搬先进国家指标,导致检测环节无法有效开展,这些指标与我国实际情况严重不符。

(2)欠缺经验、基础薄弱

由于投入经验不足以及安全管理基础较差,导致一些的安全隐患存在于工作中;

(3)立法不完善

现阶段,压力管道已经纳入《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明确了由于客观因素,安全监管体系未能提出具体的规定来使用、安装、设计压力管道,难以有效、全面开展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

2.我国压力管道全过程安全完整性标准体系的失效模式

维抢修与安全管理标准体系在总体上来看,有待健全,还有较大缺失现象存在于国家标准方面,同时,已颁布的行业标准,无法支撑国家的安全技术规范、部门规章、法规、法律,可操作性不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1)我国现已参照国外相关标准,在关于腐蚀控制方面,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腐蚀控制体系进行了建立健全,但随着管道直径的增大、管道输送压力增大以及高强度管线钢的使用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环境应力腐蚀导致的失效安全,严重缺乏这方面的相关控制标准。

(2)在国家行业公益科学项目、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十一五”、“十五”科技支撑课题的资助下,关于失效模式的检测评价方面,对外腐蚀检测评价方面标准已经进行了较为完善的制定,但仍然较为缺乏环境、人质等应力腐蚀以及内腐蚀方面的检测评价标准。

(3)在使用评价方面,对于特殊结构管、三通、弯头等包含扭矩管道及管件的管道腐蚀性缺陷安全评定标准较为缺少,并严重缺失材料、裂纹失效评估方面标准,因此,应对地表条件下及特殊环境下的安全评定标准及力学分析进行健全和完善;

(4)在工作现场缺少安全控制标准;

(5)在维、抢修方面没有补强方面的技术标准;

(6)在监控管道安全运行过程中,几乎没有任何标准;

(7)对于先进国家的行业标准及相关规定,已有少数国家进行了照搬,但存在可操作性差及与我国国情严重不符等现象,缺乏相关的试验数据支撑。

(8)现阶段,在管体腐蚀检测工程中,已广泛应用了射线、红外、声(超声导波、超声波)、大量的电磁(脉冲涡流、磁致伸缩、电磁超声、磁记忆、涡流、低频电磁、漏磁)等技术,但仍然缺乏相关标准。

3.推广我国压力管道安全全过程完整性标准体系的主要模式

需要通过两个“平台”来推广科技成果标准体系,科学开展对具体问题的研究:

3.1对“全国压力管道检验平台”进行充分利用,其是以国家检验机构为首成立的,压力管道检测操作流程与评价技术方法,在此平台实践过程中有效性较高;

3.2通过“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委员会”和“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承压设备分会”两个行业中介机构,利用“学会与标委会”平台,对符合我国国情的压力管道全过程完整性标准体系进行有效的推广,并及时对其进行改进与创新。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压力管道已取得一定成绩,但我国压力管道安全完整性标准体系与技术法规与美国相比,还有待健全。本文对我国压力管道安全完整性技术标准与法规,参照国内外法规标准体系进行了有效的梳理,并提出了对相关标准体系与技术法规的推广模式以及更好的建立、健全。除此之外,为下一步相关标准体系与技术法规的开展提供了指导,深入研究与分析了其所面临的技术难点。

参考文献:

[1]严大凡,翁永基,董绍华.油气长输管道风险评价与完整性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1.

[2]帅健,何仁洋,陈福来.国内外压力管道完整性检测评价标准法规比较手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9-11.

[3]张文彬,唐振华,陈吉庆,等.中国油气管道[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13-18.

[4]何仁洋,徐广贵,王玮,宋文磊,周建华,仵海龙.压力管道安全完整性监控、检测和评价技术[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13,25(04):350-352.

[5]赵世佳,何仁洋,秦先勇,陈金忠,张智,蔡广明.结合安全监察的压力管道安全完整性管理体系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2):29-31.

[6]赵世佳,何仁洋,蔡广明,张智,刘灿伟,罗阳.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J].科技传播,2013,5(23):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