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中插入乡土历史的尝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初中历史课中插入乡土历史的尝试

韩海平

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韩海平

初中历史课是一门综合性、趣味性很强的科目,它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必备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按照我们教师的理解,学生应该是比较喜欢历史课的。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并不喜欢历史课。对此现象进行了调查,发现78%的学生认为历史课讲述的是过去的东西,离自己很遥远,与现在的生活没有关系,历史很抽象,很难理解。

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都指出:“历史教学要充分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学生学习上海乡土历史和学生所在区县的乡土历史。

基于以上情况,笔者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插入乡土历史的一系列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以下是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一、乡土史符合学生特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中学生的智力发展突出表现在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发展,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规律是由近到远的,他们对具有故事情节及具体形象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感兴趣,最容易掌握那些用直观形象作支柱特征的概念。而历史学科所讲的都是过去的事情,有些人物和事件离现实又很遥远,历史的过去性特点使得历史不能像其它学科知识那样复原与复制。而乡土史是历史与现实的“时空桥梁”,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穿插讲授一些地方历史知识,则可改变空间上、时间上的疏远。学生对自己土生土长的家乡有比较深厚的感情,都想知道自己的祖先是怎样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活和斗争的。例如,在讲到七一“原始农耕的形成”中的北方半坡氏族和南方河姆渡氏族时,我问大家:上海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那么上海人的祖先是什么样的呢?学生们的好奇心立刻被调动起来了。于是我在课堂上补充了图片:“上海古文化遗址分布图”,“上海福泉山遗址出土地文物”:石斧、陶器等图片,并对展示的图片略作说明,之后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像,勾勒出6000年前我们的祖先的生活状况,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讨论,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当时课堂的学习气氛十分热烈,其中有一位同学很激动地说:“没想到上海这么早就有人类居住,我很自豪!”

二、课堂插入乡土史,可加深学生对历史教材知识的理解

历史本来是丰富多彩、有血有肉的,但囿于篇幅的限制,中学历史课往往是高度凝炼、概括,言简意赅的。教材中的某些知识点很重要,但教材的篇幅不大,比较笼统,有的甚至没有专题介绍,暗含在教材知识体系之内,忽隐忽现,所以学生对这类知识很模糊,甚至会忽略这类知识,如果在讲授这一类知识的时候能引入乡土史料,就可以引证强化教材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如在讲到七二教材在租界的性质和作用时,书上宏观地介绍说列强在租界中不断扩大侵略权益,严重损害中国主权,为了让学生更确切地理解这一问题,先出示新拍摄的外滩、外滩公园的照片,再加入乡土史材料:1.本公园为本地外籍居留者的休息场所。2.犬与自行车不准入内。3.除仆从外,华人不准入内。4.印度人非着高贵服装与礼服者不准入内。5.日本人非着西服者,不准入内。———现存的1916年《外滩公园园规》。这样,学生从身边的微观事物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教材的基本知识,租界里的事情就像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一样,如此之近,恍如昨日,历历在目,理解自然也就更深刻了。

三、课外乡土史的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

培养学生能力,是新课改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国内外的经验表明,进行乡土历史的教学,使得学生在更大的程度上直接地参与了教学活动,会使学生在各种能力上的运用得到综合的发展。如讲述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可以布置探究问题,中共“一大”为什么选在上海召开、为什么要转移到南湖?让学生分组参观一大会址,在参观时访问工作人员,分组完成探究任务,课堂进行交流。积极、有效地开展课外活动如参观遗址、博物馆等,把学生“带入”历史,使学生“重游”历史,可以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最重要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思维的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究、交往、合作等方面的能力。

四、插入乡土史内容,要适度、适当

运用乡土史料时要注意选材应注意题材的整理加工,简明扼要,要注意把收集、挖掘的本地乡土教育题材,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加工、整理,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原来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创造性地运用题材,创造性地教学;在组织乡土历史教育时不能过于频繁,在日常教学中,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每节课都用乡土历史资源,一切应以教学的实际需要为准绳,一定要根据教育部制订的十年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以课本内容为主,以乡土史为辅。决不能喧宾夺主,把中学历史课,讲成上海乡土史课,舍本求末,是不足为训的。

二期课改教材中可链接的乡土资源非常丰富,今后还要进一步地搜集、积累乡土史的资料,发掘乡土史与课程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把乡土史渗透到历史课教学中,更好地提高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