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珠心算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2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珠心算能力

郝玉荣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实验小学138000

摘要:珠心算,即珠算和心算。珠算是学生能够进行心算的基础。心算是珠算的一个升华,它能使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口算能力得到一定的加强。而这两部分中,我认为学好珠算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那我们又该如何来提高学生的珠算能力?本篇论文就这一论点进行浅显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珠算教学方法课堂氛围

珠算一直以来都是被列为比较古老并且也算是比较落伍的一种计算方法。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珠算一直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的一项内容,但是在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珠算被取消。毕竟现在是信息化时代,珠算的计算功能已被计算器代替,而取消珠算教学还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比较值得高兴的是,在2013年12月4日晚,通过历时5年的申遗,珠算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毕竟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着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

尽管说珠算已不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内容,但是各校以社团的方式来招募有兴趣的学生进行珠算学习,成为学生的一项爱好。而且每年吴江区都会进行珠心算的比赛,这足以证明珠心算的地位还是比较被重视的。既然有比赛,有等级考试,那么学校对于这部分的教学也都相对比较重视。那么老师在平时的社团活动中,如何去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珠算的能力,这是比较值得每一位教学珠心算的老师去思考的。

一、选择合适的教材,是教学珠算的一个保障

由于珠算并不是一门像数学、语文或者英语那样的教学学科,因此珠算也就没有一本专门的教学用书。可以说,在平时的教学中,基本上都是凭教师自己的资料搜集去给学生上课。这也就导致了在很多课的教学中,没有一个很系统的教学,只是一些零散的拼接。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中,只能对珠算有个大概的了解,就是用算盘来计算,而对于它真正的作用却是非常模糊。市面上关于珠算的教材也是五花八门,里面介绍的珠算教学方法也是各种各样。面对这样没有教材的课程,教师总会无所适从,不知道从哪开始,该如何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获取珠算知识。

二、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学习珠算的入门砖

1.主动尝试,体验过程。学生学会打算盘固然重要,但是老师的教学方法更加重要。如果学生只会拨算盘,但是却不能灵活应用算盘,进行触类旁通,那也是会了也没多大用处。只是让学生认识另一种计算方法而已。所以,必须让学生正确认识到学习珠算的意义。这里面就需要老师在每节课中有适当的引导,使学生明白学习这一知识的内涵。

例如,我在教学“满5加”时,先让学生自己去尝试用算盘拨珠。尝试之后,很多学生就会发现下面的珠子不够拨了。这时,有个别学生就会想办法试着再去拨,这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就会比其他学生效果好;而大部分学生是充满疑惑的,不知道如何往下拨,这些学生就会认真听取待会教师的讲解,可能对于过程的体会就没有那么深刻。经过这一尝试的过程,我让学生自己来说一说怎么拨。其实,在他们阐述自己的想法中,就已经蕴含了本节课所要教学的新知识。

俗话说的好:“过程重于结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尽量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过程,只有你真正体验过了,那么无论是什么知识,对于你来说都有很深刻的理解。

2.方式多样,满足需求。不管是什么课程教学,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要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尤其是小学生,更应该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而珠算需要的就是学生的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为了能吸引学生,在课堂上就不能只是用比较单一的教学方法。珠算的课堂,基本上是练习比较多,那么就要经常变着花样让他们进行珠算训练。如头脑风暴式,这样的方式是老师报题目,学生自己听好题目,用算盘进行计算,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打算盘的速度,还能锻炼学生的注意能力;抢答比赛,这种方式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因为能够比看谁最快算出答案,而小学生都有这种竞争心理,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充分被发挥出来;旋风挑战,这种方式基本上就是发练习卷,在给定的时间内看谁完成的题数多,并且正确率高。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学生保持注意的良剂

课堂氛围的好与坏一直是教师在教学中评价一堂课是好是差的一个标准。如果一堂课一直处于比较紧张,不活跃的状态,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没有预想的要好;如果一堂课学生都能积极主动举手回答,氛围融洽,师生互动较多,这样的课上下来,学生和老师都是比较轻松的,身心都会比较愉悦,效果也都比较好。珠算课堂也需要达到这一高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任务中。

总之,我相信,珠算的前景会越来越好。当然,这需要每一位珠算老师的努力。每一位珠算老师都要认真对待这门课程,尽管它不是必修的,但是它能够让学生明白我国伟大的历史进程,同时也能锻炼和加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鲍俊著《儿童珠心算》.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4。

[2]华印椿《中国珠算史稿》.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12。

[3]《珠算教育》.中华民国儿童珠算协会,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