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人工智能对日语教育及日语人才就业趋势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探讨人工智能对日语教育及日语人才就业趋势影响

张雪

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北京市100000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教育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多年以来,我国的教育思维仍然停留在工业时代,难以形成阶段性的改变,作为日语教育专业的教师,如果不进行教育思维的转变与教育方式的变革,很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前景。人工智能在日语教育与就业中的应用,能够完善教学与管理的流程,为学生创造灵活、智能的教学环境,进而为国家培养了适应时代变化的日语专业人才,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

关键词:人工智能;日语教育;日语人才;就业趋势

引言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实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转型,各单位对于人才的供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阶段,日语专业人才在国内的就业渠道相对狭窄,日语教育的教学思维与教学模式也难以发生全新的改变,进而阻碍了日语专业人才的发展,尤其在人工智能不断发展的今天,许多传统岗位会被取代。因此,教师需要完成教育思维与模式的转型,注重创设智能化的学习环境,进而为学生适应人工智能社会的就业环境创造良好的时机。

1教师需要完成人工智能教育思维的转变

我国自2016年开始迎来了人工智能时代,发展到至今,社会的各行业领域都能见到人工智能的影子。教育作为国家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首要途径,教育者教育思维的创新与发展对于保证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多年来,我国的教育思维仍然停留在工业时代,工具性思维根深蒂固,长此以往,不利于与时代进行良好的接轨,使得教育与时代发展相脱离,进而导致人才的培养失去意义,培养的学生也会被社会所淘汰。因此,教师需要紧跟时代的变化,实现工具思维向人工智能思维的转变。要转变人工智能思维,首先要了解人工智能的具体含义。

2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取代部分类别的工作

通常社会上对于人工智能存在浅显的理解,认为人工智能就是通过像人一样进行说话、思考等行为,实现对数据的记忆与信息的处理与分析。但对于人工智能真正的深层次的理解是指人工智能是有关“智能主体的研究与设计”的学问,而从中提到的智能主体指的是一个可以观察周遭环境并做出行动以达致目标的系统。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从1956年开始至1960年,为第一次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阶段,此时人类对于人工智能处于探索与推论的阶段;第二次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处于1980年代,此时能够实现机器对物体产生初级认知;从2013年发展至至今为第三次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基本实现了以互联网与大数据为基础,使得计算机能力处于不断提高的阶段。通过进行深度学习,能够提高计算机对数据的发现、处理与分析能力,在未来的发展阶段中,人工智能很可能会取代教师的某一部分工作,甚至会完全取代部分类别教师的工作。因此,教师需要在人工智能时代下,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与信息技能能力,转变思维模式与教育模式,进而有效提升日语教学的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全能型日语专业人才。

3教师需要不断提高人机合作的能力

国家从2017年7月开始对人才培养的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利用智能技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转型,改革教学方式,创新教学体系,因而使得人工智能被应用在教学工作、校园管理与资源建设中,推动了智能校园的建设。通过建立大数据智能的立体综合式的教学平台,为学生创设智能化的教育环境,进而提供日常的教育推送服务,实现定制化的教育模式。随着人工智能在不同领域中的广泛应用,逐步实现了教育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有助于促进学生全方位能力的发展。因此,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人机合作的能力。

4人工智能为日语专业授课提供多种技术支持

当前阶段,我国的大部分高校对于日语专业的教学仍然以大班制教学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更加注重学生整体的学习与成绩情况,而忽视了学生个体能力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设计方案制定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人工智能针对学生的不同能力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能力培养策略。(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能够判断出学生对课程教学中的内容掌握与理解的程度,通过准确全面的信息反馈能够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并针对个别学生的能力特点对知识点进行拆分,帮助他们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例如:在学习日语专业的基础课中对“机の上に本があります。”这句话进行翻译,意思是桌子上有书,当学生很难理解这句话时,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将知识点进行拆分与细化,进而帮助学生对单词、语法和句子进行逐个理解与翻译,使他们真正掌握句式翻译的方法。(2)教师利用语音识别技术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发音,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通过机器的帮助,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进而为教师节省出更多时间对学生的日语口语表达进行有效的指导与监督。在大班制的教学环境中,无法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完整的朗读一篇课文,同时,教师也不具备充足的时间为每个学生纠正发音,通过语音识别技术能够很好的改善这个状况。教师通过使用智慧教室的硬件与软件设备,以教材自带的音频文件为准,在全班同学同时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利用语音识别技术能够将学生错误的发音情况进行有效标记,帮助教师对每个学生发音的情况进行全面掌握,并为他们制定专门的发音指导。(3)人工智能在日语口译课程中的应用,能够借助AR技术模拟出真实的训练场景,并以动画、视频等动态形式进行展示,同时人机互动、人人互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知识点。

5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日语专业人才的就业导向

机器的思考与反应时间在某些时候优于人脑,因此,在未来,一些重复性的工作以及通过反复机械性练习掌握的知识会逐步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教师的工作除了对学生讲授专业课程之外,还应该帮助学生制定职业规划,为他们提供就业指导。在现阶段的大四日语专业学生中,大部分学生将自己的职业规划在翻译人员上,但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会逐步取代人工口译与笔译工作。例如:当前的谷歌语言翻译软件就能够实现短时间的多国语言的翻译,同时还能实现字典查询功能、文字转语音功能以及管理翻译记录等功能。百度公司也不断完善翻译软件的研发工作,也就是说,当前阶段的机器翻译效率与质量要远远高于人工翻译,同时能够极大节约人工翻译的成本。因此,一般场景下的翻译工作将逐步由人工智能完全代替。在餐饮、酒店等服务行业中,通过人工智能能够实现点餐、配菜、传菜等一系列工作,甚至酒店的服务员、厨师、收银员的工作也被人工智能所替代。但这些趋势的发展并不代表着人工智能会完全取代人类的工作,机器没有人类情感的体现,对于一些人文关怀以及文化艺术等类型的工作是机器替代不了的。因此,在日语教育与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并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与创造力,进而帮助学生能够适应更多的就业机会。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快速发展,要提高日语教育教学的质量,培养出更多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日语专业人才,需要教师将工业化思维向着人工智能型思维进行转变。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人工智能的授课方式,既能减轻教师的授课压力,又能为学生创造全新的智能化教学环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与信息技能的同时,锻炼与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为今后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辛宇峰,孙宁.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日语教育改革与就业趋势初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06):132-134.

[2]孟琳.以就业为导向转型背景下应用型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2019(02):106-107.

[3]徐泽.日资企业需求下的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思考[J].现代交际,2014(08):225.

[4]欧阳健.新形势下高校日语专业教育同质化及特色化问题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3,32(08):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