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持续改进在肾穿刺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质量持续改进在肾穿刺护理中的应用

郭佳美

(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江苏扬州225200)

【摘要】目的:探析质量持续改进在肾穿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进行肾穿刺的患者,共61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在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进行肾穿刺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在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进行肾穿刺的3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方法进行,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100%,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29/30)96.67%,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3.3±1.1)分,住院时间(4.0±1.2)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1/31)3.23%、出血(2/31)6.45%、腰痛(5/31)16.13%、肾周血肿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质量持续改进在肾穿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质量持续改进;肾穿刺;并发症;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1-0262-02

肾穿刺活检为临床最为普遍进行确定肾脏病理类型的检查手段,不过该方法为有创的检查方法,术后患者往往发生疼痛、腰疼、出血及尿潴留等并发症的情况,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因此,做好相应的护理干预,对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十分必要[1-2]。本文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进行肾穿刺的患者,共61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进行肾穿刺的患者,共61例,将其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0~76岁,平均(48.5±6.3)岁,病理诊断疾病类型: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10例,IgA肾病5例,肾小球轻微病变5例,狼疮性肾炎4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3例,膜性肾病3例;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龄19~76岁,平均(48.9±6.6)岁,病理诊断疾病类型: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11例,IgA肾病5例,肾小球轻微病变5例,狼疮性肾炎4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3例,膜性肾病3例;两组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进行,主要是对患者讲解肾穿刺的过程、目的及术后注意事项等,观察尿量、血压变化,常规做好穿刺部位的护理,嘱患者绝对卧床6小时,嘱患者穿刺后一周内尽可能的不要进行增加腹压的动作,如咳嗽、弯腰等[3]。

1.2.2观察组:采取质量持续改进方法进行,首先,成立专门的护理小组,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整理好患者资料。其次,明确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确定将要达到的要求。再者,整改方案,如术前训练屏气,床上排尿等,术后给予舒适体位,加强观察等,具体整改措施如下:(1)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及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宣教。(2)术前对患者进行床上排尿训练,告知患者床上排尿的目的在于帮患者更好的适应术后制动,预防排尿腰部活动引起的尿潴留或者出血等情况的发生。穿刺时患者呼吸配合良好的保证穿刺成功的关键,因此术前对患者训练屏气,每日3次,每次30s。(3)心理护理。肾穿刺为有创检查,因此患者具有害怕、担心等负面情绪,针对此种情况,护理人员应给予相应的解释,消除患者疑惑,必要的情况下,可让穿刺成功且效果良好的患者现身说法,增加患者的自信心。(4)术后给予患者舒适体位,密切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是否渗血、腹带包扎是否松紧适宜,及时处理相关情况,术后6h内不可活动,不可侧卧,不可翻身,术后6~24h内可进行下肢活动,慢慢侧卧或者翻身,24h后可下床活动[4]。(5)并发症护理。疼痛一般术后2~4h可消失,对于疼痛的患者,护理人员可通过转移注意力减轻患者疼痛,对于部分难以忍受疼痛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止疼药物。尿潴留的发生主要是患者不能习惯在床上排尿导致,因此,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术后排尿的情况,做好相关的护理,对于不能排尿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留置尿管或者诱导排尿等。最后评价结果。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进行记录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统计术后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对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术后疼痛评分以VAS评分进行评价,分为0~10分,0分说明无痛,1~3分为轻度,4~6分为中度,7~9分为重度,10分为剧烈疼痛。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1.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穿刺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31/31)100%,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29/30)96.67%,差异不明显,(χ2=1.472,P>0.05);

2.2两组术后比较

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3.3±1.1)分,住院时间(4.0±1.2)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比较(x-±s)

3.讨论

肾穿刺作为常用的诊断方法,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术后可能发生一些并发症,因此,积极预防十分重要。传统的护理模式主要是根据自身经验进行,缺乏标准流程,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而质量持续改进方法为质量管理的科学化及标准化体系,属于一种持续不断,环环相扣及不断改进的过程,通过成立护理小组,评估病人,整理资料,明确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确定将要达到的要求,对护理方案进行整改,如术前床上排尿训练,屏气训练,加强穿刺处观察,加强心理护理等,最后评价结果。通过对肾穿刺患者采取质量持续改进方法,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100%,此结果说明,通过对肾穿刺患者采取质量持续改进方法,可进一步提高穿刺成功率,大大减少再次穿刺的痛苦。在疼痛、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患者情况优于对照组,此结果充分说明,通过对肾穿刺患者采取质量持续改进方法,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质量持续改进在肾穿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减少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宝燕.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在肾穿刺活检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3):82.

[2]龚佳璐,王丽雅,吴慧娴,樊晶晶.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肾穿刺活检术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7,15(33):4162-4164.

[3]易东慧.心理行为护理干预在肾穿刺患者中的应用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6):234.

[4]王立华.临床护理路径在肾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