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检验中的数据误差及处理方法杨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水质检验中的数据误差及处理方法杨陶

杨陶

江河港武水务(常州)有限公司江苏省常州市213161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赖于生存的水资源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在人们进行社会生产的过程当中,产生了大量的工业污染还有汽车尾气、以及重金属污染等,这些都给水环境造成了非常大的伤害,随之而来污染十分严重。而水质检测工作自然也就应势而生了,水质检测主要是对水的水质进行具体的分析检测,为水的质量情况等提供一份报告,对水资源进行源头把关,从而避免人们饮用有害水质。然而,在进行水质检测的过程当中,由于许多的不确定因素,也可能会导致结果会出现不准确性还有不稳定性。

关键词:水质检验;数据误差;处理

1水质检测

1.1水质检测项目

水质检测的工作其实就是对水当中存在的污染物,还有水体污染物的类别、元量含量的多和寡、浓度还有变化趋势进行检测。水质检测工作,就是对水质进行一个监控,对水当中所包含的元素量进行分析。而水质检测的目标也可以进行细化,第一个是宏观的综合指标,像是水的浊度还有悬浮物等。第二个则是微观指标,对水当中的毒性物含量进行检测,水质检测对于人们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促进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令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得到了保障。

1.2干扰水质检测稳定性和准确性的因素

水质监测的过程中,存在着众多影响水质监测结果的因素。一个是使用的仪器方法有误,进行检测的工作人员不具备专业素养。具体的问题分析主要有如下几点:第一个是在进行水质检测的过程当中,不同的水质始终采用同一个方法,同一套仪器,如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自然也就不能提高了。第二个,对于使用的仪器一定需要规范流程,进行检测的工作员需要具备有丰富的操作经验,将步骤记熟于心里。避免因为工作人员的错误操作对质检结果造成影响。同时也可以合理的采用奖惩机制,让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得以提高。第三可个,定期对仪器的功能进行检测,确保在进行水质检测前,仪器是可以正常使用的,避免设备出现问题。

2影响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因素

2.1样品采集及保存

有专家指出,在进行水质检测时,水体采样误差一旦大于分析误差的3倍,则此次的水质检测工作将无任何作用。因此,在进行水质检测时,工作人员应注意样品的采集与保存。通常来说,进行水体采集时应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水体,采集水体时应使用水体将容器冲洗3次以上,水体收集完成后应密封保存并尽快送至实验室。

2.2实验室的环境条件

水质检测实验室内的仪器精度一般较高,极易受到温度、空气内灰尘的影响,从而导致分析水体参数时出现误差。实验室内的湿度、温度、光照以及洁净程度都会影响水质检测的结果,为保证水质检测的精确性,应确保实验室的环境条件符合要求。

2.3检测方法

对水体内的某项参数进行检测时可借助多种方法,而使用不同检测方法时,同一待测水体中同一检测参数得出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所以,进行水质检测时,应结合待测水体的特征选取合适的检测方法。

2.4仪器设备和玻璃量器

水质检测设备的精确性直接影响了水质检测的准确性。在进行水质检测时,应确保检测仪器具有认证部门的鉴定合格书,检测人员应严格遵循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免检测人员的不当操作造成检测不合格。在水质检测过程中使用的玻璃仪器可能来自于不同的生产厂家,在检测过程中易出现系统误差。因此,应对玻璃量器进行基准校核,确保检测结果的精确性。

3水质检验中减少数据误差的方法

3.1统一分析方法

不同的水质检验项目,检验要求和精度标准均不相同。但在同一检验项目中,应尽量保证采用检验的方法、设备仪器的一致性,这样有利于最终检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通过对水质检验数据结果的比较研究,可以实现减少误差的目标。

3.2重视仪器设备的校正

在对水质检验仪器进行校正时,不仅要校正仪器设备的精准度,还要对其进行样品检验,将检验结果与标准数据进行对比,如果两者偏差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则说明仪器具有高精准度;如果误差较大,则需要分析误差原因,并对仪器进行校正,从而进一步保障水质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3.3检验结果的有效处理

水质检验的结果是以数据的形成呈现,对结果的处理就是对检验数据的处理。面对检验结果的大量数据,首先需要检验人员对其进行挑选和处理,主要是对存在异常或者不符合检验目的的数据进行处理,并要分析产生这些数据的原因,且做好相关记录;其次是对剩余的数据进行相应的计算,从而保障平均值与测量数据间绝对值的可靠性;最后可采用4d法对数据进行保留。

3.4数字的处理方法

对于水质检验的数字处理,可以借鉴其他项目的检验方法,将相应误差进行有效处理。在运用该方法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水质检验人员根据工作经验,反复检查,确保数据的准确度;二是当确定滴定管数据时,也需要反复核查和检验。另外,滴定管数据的读取时,一定要保障视线与液体凹面保持平行,减少视觉误差。

3.5制定合理的检测频率

检测数据的原始采集,必须保证取样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能够在典型性特征的指导下,对整个水域的污染条件进行说明,从而为后续的计算与分析内容创造稳定的基础条件,使检测结果更加精确,完成对现实水质条件中污染问题的分析。然而,水质条件明显受环境与时间条件的影响,并在采集数据与材料的内容上存在明显的差异。由此,必须在采集频率上进行合理的设置,以保证水质检测工作中结果的准确性。通常情况下,为了更好地对水质条件进行说明,通常会在丰水期与枯水期分别进行数据采集,并根据降水量条件,对数据参数进行确定。在水质条件较为特殊的地区,需建立长期的水质数据采集站点,并定期对水质材料进行收集,在控制采集密度的基础上,完成系列数据内容的分析。注意,在对引用水源的水质条件进行检测的工作中,需将采集间隔控制在10d以内,从而保证数据内容的指导性,更加精确地保证检测结果的稳定性与精确度。

3.6加强技术人员专业素养

技术人员是执行水质检测的关键,无论是数据采集、理论应用、技术分析、设备使用、结构总结,都需要专业化的检测人员执行。因此,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合理性条件,需在人员的专业化素养与技术经验条件上进行优化,使其技术能力与岗位水平达到水质检测的要求。而实现这一目标,需对岗位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进行不断培训,使一线技术人员能在水质检测实务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出技术优势条件,为保证检测结果发挥价值。

4结语

水资源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而只有合乎质量的水资源才能够称之为真正的水资源,才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对水资源质量的研究必须要借用水质监测这一手段,这是提升水质防止水资源污染的重要手段。水质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是决定相关信息能够正确反映給相关部门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提高水质检测的准确性,保持水质检测的稳定性,这样才能够保证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1]李戈燕,尼加提,刘燕,芳霞.有关水质检验数据误差及处理的相关探索[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5):18-20.

[2]陈华梅.基于水质检验中准确性提高对策的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7(09):78+77.

[3]张荣辉.探究水质检验过程中控制误差的方法[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0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