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措施对小儿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童新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康复护理措施对小儿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童新颜

童新颜

(安徽省泾县医院;安徽泾县242500)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措施对小儿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行常规护理干预的18例脑瘫患儿为对照组,并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康复护理措施的18例脑瘫患儿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及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运动功能高于对照组,康复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瘫患儿采用康复护理措施干预,可提高患儿运动功能,改善康复效果,促进患儿转归。

【关键词】小儿脑瘫;康护护理措施;运动功能;康复效果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16-0092-01

小儿脑性瘫痪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对患儿正常发育造成严重影响[1]。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患儿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等,此外脑瘫患儿常伴有听力、语言能力、智力、认知能力和感觉等多种障碍[2]。目前临床治疗该疾病常以恢复其躯干形态为主要目的,但恢复患儿心理、精神及生活能力同样重要,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对提高患儿生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康复护理措施对小儿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行常规护理干预的18例脑瘫患儿为对照组,并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康复护理措施的18例脑瘫患儿为观察组。观察组男8例,女10例;年龄5个月-8岁,平均(4.25±0.27)岁。对照组男9例,女9例;年龄1岁-9岁,平均(5.54±0.68)岁。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给予患者常规症状护理及病情监测等。观察组给予康复护理措施,具体包括:①由于自身疾病发展造成成长残疾,无法和正常同龄人一样,导致患儿心理产生孤独、恐惧感,对治疗造成不利影响,叮嘱家属加强陪护,给予患儿更多的鼓励与安慰,使其充分感受到安全,消除自卑感,缓解不良情绪。②根据患儿的饮食喜好,给予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以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及高维生素为主,遵循细嚼慢咽,少食多餐原则;针对进食困难患儿给予饮食训练,保持头正腰直,出现头部侧歪、后仰等患儿,可为患儿头部垫枕;对牙齿紧闭患者,待患儿情绪状态正常时再予以进食指导。③运动指导,指导患儿练习头偏侧、头下垂、头后仰及身体翻身等动作,并练习爬行、行走、支撑等锻炼,同时可进行膝关节按摩,锻炼患儿关节结构,刺激关节等;指导其进行上肢支撑、卧姿坐起等动作,纠正不良坐姿。④护理人员通过手势、口型等方式,加强与患儿沟通,刺激患儿语言发展,提升患儿理解能力,达到改善智力效果。

1.3评价指标(1)干预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功能,采用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ctivityofDailyLivingScale,ADL)[3]及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FMA)[4]进行评分,得分越高表明患儿运动功能越高。(2)观察两组患者康复效果,显效:患者可以正常行走、说话及反应能力,肌张力改善及运动功能提高,异常姿态消失;有效:患儿反应能力、肌张力、语言等有所提升,异常姿态减少,运动功能有一定改善;无效:患儿反应能力、语言、肌张力等无变化,改善程度极低。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运动功能观察组ADL评分为(8.68±1.29)分,FMA评分为(59.25±2.15)分,高于对照组(7.04±0.79)分、(53.58±2.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57,10.926,P均=0.000)。

2.2康复效果观察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8例、9例、1例,总有效率95%(38/40),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6例、8例、4例,总有效率77.5%(31/40),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23)。

3讨论

小儿脑瘫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导致产生各项运动功能障碍症状,在患儿发育不良的基础上对患儿造成了严重影响,大部分患儿伴有行为异常、智力受损、语言不利、精神障碍等症状,对整个家庭造成了严重伤害[5]。目前临床常采取药物治疗,虽然可改善脑部结构发育,缓解患儿脑组织受损,但单纯的药物治疗无法纠正患者儿日常生活中不良习惯。因此,给予其康复性护理干预,对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纠正患儿的不良习惯、锻炼患儿的肢体能力等均有重要意义。

康复护理措施在纠正异常姿势、语言能力及行为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儿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儿各方面的恢复,同时也是治疗脑瘫患儿的有效方法,其作用机制主要在于其能够通过反复的康复训练、指导、干预来刺激患儿脑神经轴突、突触,最终达到有效改善患儿各项神经功能的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运动功能高于对照组,康复效果高于对照组,表明脑瘫患儿采用康复护理措施干预,可提高患儿运动功能,改善康复效果,促进患儿转归。康复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和语言能力训练等,可提高患儿日常活动能力,改善患者由于致残因素造成的不便现象,维持患儿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应该针对患儿的行为、营养、心理、运动等多项内容进行全面护理,进而达到提升患儿运动功能及活动能力的目的[6]。

综上所述,脑瘫患儿采用康复护理措施干预,可改善康复效果,提高患儿运动功能,促进患儿转归。

参考文献

[1]曹菲.“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8,42(03):365-366.

[2]曲航菲,周冬梅.小儿脑瘫合并膝反张综合康复治疗及护理效果[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7,46(05):475-477.

[3]陈雨,吴姣妍,姜明霞,等.Bobath护理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进食功能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5,30(05):97-99.

[4]盛尉,仇爱珍.多元化护理干预对脑瘫高危儿体格、智能发育水平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05):558-560.

[5]杨峰,关凤军,袁宝强,等.脑瘫高危儿早期实行多元化护理对体格智能发育的影响[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6,36(07):488-490.

[6]张利红,李巧秀,黄娜.团队合作延续性护理的实施对改善脑瘫患儿生活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18):1404-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