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新常态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

卢淑芬

东莞市望牛墩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广东东莞523000

摘要:公共文化服务是保障和实现公民基本文化权利的重要途径。然而现阶段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存在供给水平不高、供给不均等、服务人才紧缺、供给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鉴于此,本文从侧结构性改革来探讨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的改善策略,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关键词:新常态;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现阶段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重要对策,而公共文化领域面对一些列问题,同样也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满足广大民众多种类、多层次的文化诉求,因此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

1.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现状

近年来,某省不断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积极探索文化惠民的新举措、新途径,为群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文化服务。当前,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都实现了“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等实行免费开放,基本服务项目也都免费提供。同时,文化主管部门积极组织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如“文化精品基层行”、“周末大戏台”、“一年一村一场戏”、“四心剧场”、“群众文化基层行”、“上党文化大讲堂”等特色品牌活动,使群众能够平等地享受到文化权益[1]。

1.1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有待提高

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总量大幅增加的同时,其供给水平却没有得到同步提高,具体表现为:在公共文化设施方面,目前省内很多地区因缺乏必要的维修改造资金使公共文化设施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制约了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此外,公共文化设施的“空壳化”现象也较为严重,如部分贫困地区的文化站由于管理方式落后、可利用的文化资源少等因素导致使用率降低,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成为“空壳文化站”。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方面,富有特色的品牌文化活动较少,优秀的文化作品稀缺,很难满足群众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文化需求。

1.2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均等

目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城乡之间,这种不平衡情形尤为突出。城市公共文化活动丰富、重大文化设施布局多,相比之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较少、形式单调,诸如图书馆、艺术馆等现代化的文化设施不足,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则更加匮乏。农村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和资金投入等多个方面都较为落后,农村文化建设仍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薄弱环节。此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在不同区域也存在着非均等现象,将近一半是贫困县(包括国定贫困县和省定贫困县),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自然会引起地区间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均等[2]。

1.3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紧缺

人才对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文化服务队伍是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保证。当前,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面临着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这就导致了省内现有的文化资源得不到充分整合,不利于文化活动的有序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针对目前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紧缺的现状,应科学规划人才队伍建设,创新文化人才培养机制,推进文化人才引进政策,健全人才评价机制,逐步打造一批高素质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

1.4缺乏科学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研究和绩效评估机制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是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子系统,是支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重要基础。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群众需求,根本目的是提升群众的文化资本水平。所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能否为群众的文化实践所接受,进而提高群众的文化资本积累水平的前提是必须深刻了解群众需求。当前,政府和文化管理部门对群众文化生活的内容、结构、发展趋势以及文化资本的积累方式都缺乏较深入的调查研究,容易形成供需脱节。另一方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关键是要实施绩效评估。评估要想达到实际效果,就必须有客观、科学的评估体系,否则整个公共文化服务运营系统很难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中。目前,中国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是以封闭式、单向考核为主,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考核,存在建构不完整、效率不高、机制不完善等缺陷,这也导致公共文化服务的设置脱离了群众需

2.供给侧改革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影响机理

2.1供给主体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其供给主体密切相关。随着群众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加,政府作为单一主体的供给模式已难以解决供给总量不足的问题,亟待构建多元主体供给模式。具体地,政府通过吸纳市场投资方利用民间资本、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体等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从而形成政府支持、社会主体参与的多元主体供给机制。这不仅有利于拓宽公共文化服务资金的来源渠道,还能够借助于社会主体的参与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水平和供给效率,加快推动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2.2供给方式

创新供给方式有利于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优化服务效能。首先,政府通过建立需求反馈机制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对接,有利于提高文化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为群众提供精准的文化服务。其次,当前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城乡差异。因此政府全面统筹城乡文化资源有助于实现城乡文化服务的均等分配,保障群众的文化权益。最后,由于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程度不高,相关领域的标准缺乏整体的体系规划与设计,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标准化方面呈现“无标可依”“经验主导”的态势。因此,紧密联系实际,制定合理、有针对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保障标准有利于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3]。

2.3供给机制

科学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是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基本保障。首先,根据群众的文化需求、高效地调整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形式、内容和数量,从而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动态供给。其次,鉴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涉及范围广,各地区情况迥然相异,需要加强统筹、科学规划、整体推进才能提高服务效益,因此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研究和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有助于推动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最后,建立适用于全省的、标准化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体系,并不断规范评估程序,依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强评估实施的灵活性和适用性,确保公共文化服务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3.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的建议

3.1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第一,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及贫困地区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其公共文化设施,逐步实现城乡、区域均等化;严格落实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和服务标准体系,抓好公共文化设施管理、运行和日常保障工作;不断补齐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如开展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的学习与交流,总结并推广先进经验。

第二,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借助于传统民俗节日和特色文化资源,大力培育公共文化“一县一品牌、一乡一特色、一村一活动”;以“三个文化”为要点,创作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艺术作品,实现核心文化产品的升级和创新,引导和培育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形态;加大与其他部门、行业和地域公共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推动公共文化机构互联互通,实现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

第三,推进数字文化平台和数字文化资源建设。打造文化云平台,构建以图书馆为主要节点、覆盖全省的数字文化服务网络;督促各级公益性文化单位开通官方网站、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服务平台,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上提供公共文化数字资源。

3.2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科学供给

第一,推进均等化供给。依据城乡人口的实际分布状况,全面具体地规划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推动其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形成均等享受服务、文化发展同步推进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总体筹划城乡公共文化资源,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城乡联动机制,以实现城乡公共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

第二,促进标准化供给。按照国家指导标准,具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服务标准,明确群众的文化权益,界定政府的供给责任;制定并实施《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核办法》,达到“扩大范围、优化管理、完善服务”的目标;推动规范且实用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评估体系建设,促进文化服务标准化。

第三,需求导向供给。建立群众评价与反馈机制,推行“菜单式”“订单式”公共文化服务,以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促进供需有效对接。

3.3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

第一,创新决策机制。将以往“自上而下”的决策模式逐渐转变为民主的决策方式,研究探索群众文化需求的反馈机制,推广“按需点单”的服务模式,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决策的专业化和程序化,使专家、群众及相关社会组织能够充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决策,从而提升决策的民主化水平。

第二,健全协调机制。建立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目标清晰、运转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协调机制,加强各有关部门的统筹协调,实现优势互补,合理配置文化资源。

第三,优化绩效评估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的第三方评价机制,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不足的重要途径。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侧结构性改革中,需要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科学供给,加强公共文化队伍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才能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协调度,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参考文献

[1]宋新海.公共文化服务也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7,40(3):51-54.

[2]黄君录.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的探讨——以江苏省为例[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6,25(6):54-58.

[3]杨林.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政府如何有效供给公共文化服务?——基于供需协调视角[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7(8):1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