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工程管理中的合同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谈工程管理中的合同管理

魏名驹

重庆400000

摘要:建设施工合同是指承包人按照发包人的要求,依据勘察、设计的有关资料要求,进行施工建设、安装的合同。有效的合同管理是促进参与工程建设各方全面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确保建设目标(质量、投资、工期)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强合同管理工作对于承包商以及业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各种项目建设越来也多,建筑业市场越来越大,整个行业呈现出一个积极向上的状态,但是其中也不乏搅乱市场秩序滥竽充数者,再加上人们道德水平的欠缺,法律知识的匮乏,经常见浅到一些施工纠纷。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总结了在施工合同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建议和改善措施。

关键词:建设工程;合同;管理

工程施工是整个工程建设的核心,也是在工程招标和工程设计之后的最终实施阶段,一般工程都具备高投资、长工期、面积广、难度大的特点。为了避免一些施工后的利益纠纷和质量问题,签订施工合同是一种有效的保护双方利益的手段,高质完整的施工合同能减少纠纷的发生。

施工合同按照性质隶属于经济合同,它是指项目承包商和投资商为了更好的完成工程项目的建设,避免一些工程施工中和竣工后的纠纷,在合同中规定属于双方各自的权益和责任归属,它具备法律效应,是强制执行的。因此加强施工合同管理,完善管理体系,规范管理制度,是施工单位应当重点重视的问题。

1施工合同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施工合同的管理问题一直是影响项目施工的关键因素,笔者通过总结归纳出常见的施工合同管理问题有以下几点:

1.1合同发包方没有遵守合同约定,按照个人意愿调整合同单价或者改变实现约定的施工方案。在公共建筑工程当中,发包人一般都是行政部门,承包商则是一些下属单位或者相关企业。因此在施工合同当中,行政干预的情况经常发生,在合同签订以后,发包人往往会在施工之前用行政手段来改变合同中的单价或者施工方案,这对施工的进度、质量以及成本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不利于施工合同的管理。

1.2施工单位管理意识匮乏,没有专业的合同管理人员,从而导致了很多问题。

(1)没有严格遵守合同条款,在施工中不按合同约定做事,一旦出现问题不能勇于承担责任,总是习惯性的去找领导,即便自己是受害者也不敢提出赔偿。

(2)没有建立相应的合同管理部门,缺乏合同管理专业人才。很多施工企业只注重工程施工的进度和经济收益,对合同的管理意识非常薄弱,没有建立管理部门,招聘管理人才,管理制度和体系也不完善,因此造成了很多施工合同中的问题,只有当发生问题了才开始认识到施工合同管理的重要性。施工合同管理是一项实时性的工作,它随着施工的进程其管理内容也在不断的改变,对管理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因此管理人员的匮乏会直接影响到整体施工管理的质量。

1.3合同规定责任承担很难落实,索赔基本没有回应

在工程项目中,时常会有纠纷的发生,这时候本该按照施工合同中约定的责任承担方式和索赔方法来执行,但是在实际中,经常会有行政力量干预进来,一些业主方甚至认为索赔事件会影响自身的声誉,很多索赔方案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加之合同双方法律意识不够,最终只能不了了之,或者用其他违反合同的方式代替。

2加强施工合同管理的建议1.做好公共建筑工程合同的谈判与签约工作

签订公共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应充分注意并处理好下列问题:仔细阅读使用的合同文本,掌握有关公共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法律、法规规定。细心研究合同条款,要结合项目特点和当事人自身情况,设想在履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先提出解决的措施。合同条款用词要准确,发包人和承包人的义务责任、权利要写清楚,切不要因准备不足或疏忽而使合同条款留下漏洞,给合同履行带来困难,使施工单位合法权益蒙受损失。

2.1在工程施工合同的履行中规范管理

公共建筑工程签订后,合同双方就形成一定的经济关系和法律上的效力。合同规定双方在合同实施过程中的经济责任、利益、权力和义务,双方就必须严格遵守,严格履行,不应违反。但从根本来说,合同双方的利益是不一致的,容易导致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利益冲突,造成在工程施工和管理中双方行为的不一致,不协调和矛盾。合同履行作为质量控制、进度控制、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在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应采取积极主动管理,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学习合同条文,熟悉合同中的主要内容,工程范围,责任、权力与义务,分析各种违约行为,按照工程施工合同规定的全部条款内容完全履行。

(1)必须协调和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使相关的合同及合同规定的各工程活动之间不相矛盾,以保证工程有秩序,按计划地实施。

(2)加强对施工合同的监督和跟踪,按专用条款约定的时间做好增减、变更项目工程量的确认签证工作,特别是隐蔽工程验收签证,涉及工期、费用要记录清楚,减少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纠纷,以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3)严格遵守工程合同约定的标的、数量、期限、价格,进行保修条款的履行管理。

(4)做好工程签证,记录、协议、补充合同、备忘录、函件、图表等整理保存工作。

2.2承包人应加强合同法律意识和合同管理意识,设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重视培养专业的合同管理人才,建立严格的施工合同管理工作制度,逐步建立以合同管理为核心的组织机构。

2.3承包人应积极开展施工合同风险管理,推行工程担保制度,加强施工合同索赔管理工作。在激烈竞争的公共建筑工程市场上做好风险预测、控制与转移工作可使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导致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合同中引入工程担保制度,可适当转移合同当事人的风险。施工合同是索赔的依据,索赔则是合同管理的延续,是解决承发包双方合同纠纷的特殊方法,也是制约合同双方认真履约的强有力的约束手段,合同管理索赔要求承包人:明确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预测合同风险,分析合同变更和索赔的可能性,采取最有效的合同管理策略和索赔策略;在合同整个履行过程中,要随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结合法律法规进行分析研究,确保合同履行合理,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是建设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建筑市场的重要内容之一。工程施工合同体现了发包方和承包方双方的管理目标和经济利益关系,是双方进行工程管理具有法律效力的主要文件依据。施工合同能否依法履行,直接关系到建设工程的质量、工期和投资效益的发挥。只有大力抓好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才有助于把建筑市场培育发展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有助于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为生产生活提供优良建筑产品,为国家和社会创造巨大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李瑾.合同管理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运用[J].海河水利,2001,(01)

[2]王永红.浅谈工程中的变更与索赔[J].山西建筑,2003,(03)

[3]刘萍.谈合同管理中的造价控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2,(03)

[4]谢惠惠.建筑工程概预算控制措施的研究[J].广东建材,2010,(04).

[5]刘薇.概预算编制质量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探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07).

[6]盛初成.浅谈建筑工程概预算的合理控制[J].科技致富向导,2010,(27).

作者简介:魏名驹,身份证号码:142431198704117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