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泛在物联网下的抄核收工作模式转变崔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关于泛在物联网下的抄核收工作模式转变崔艳

崔艳

(国网高平市供电公司山西晋城048000)

摘要:泛在物联网技术,主要是基于电力企业发展战略上围绕电力系统运行的各个环节展开的一种技术,该技术充分应用了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现代化先进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等,促使电力系统充分实现系统运行各个环节的人机交互、万物互联的发展目标,具有信息高效处理、状态全面感知、应用便捷灵活等特征,推动了电力系统向着指挥服务系统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泛在物联网;抄核收;工作模式;转变

1电力抄核收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电力行业也迎来了大发展的市场机遇,如何使抄核收业务水平和工作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使供电企业的营业收入做到颗粒归仓,使广大电力用户对供电企业的满意度持续提高,是供电企业需要认真对待和研判的问题。电费抄核收分散人工形式过程繁琐,涵盖多个步骤,比如:抄表筹备、进户抄表、电费清算、核对等,所有的步骤均要花费人工劳力,均要耗费人工工时,并且需抄核收人员跟住户做好合作、配合、沟通,假如处置失控则将会有造成冲突的风险,其中进行电费核算步骤的核算人员需要具备精准的运算水平、较为专业的计算技能,稍微产生偏差均将会对电费核算的正确性造成影响,从而耽误电费的收取。旧式的人工收取电费的方式带有一定的延迟性,假如一些住户信用度较差或许推迟交费,进而造成电费的收取延迟。通过上述电费人工方式抄核收可以得知,总体过程比较繁杂、纷乱,需要花费大批的人工费用和人工工时,并且电费的确凿性和正确度均而且电费的精准度、准确性都还需验证,这里面或许隐藏着许多问题和风险,其中的时效性较差,甚至将对住户的电费缴纳主动性造成打击。

2泛在物联网下的定义及其应用的意义

泛在电力物联网是围绕电力系统各环节,充分应用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先进通信技术,实现电力系统各环节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具有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特征的智慧服务系统,包含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四层结构。通过广泛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区块链、边缘计算等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汇集各方面资源,为规划建设、生产运行、经营管理、综合服务、新业务新模式发展、企业生态环境构建等各方面,提供充足有效的信息和数据支撑。泛在物联技术引入电网,将实现电能生产、传输、消费各环节的系统状态全感知、业务全穿透,实现电力基础设施与国家政策、行业管理、能源用户以及企业内部的全时空泛在连接,推进“两网”的深度融合,提升以信息资源共享为特征的开放水平,创新业务模式,构建电力公司新业态。在中国现代能源体系中,电力逐渐确立了其中心地位,电网在能源汇集传输和转换利用中成为枢纽,推动电、气、冷、热、化学能等各类能源的互联互通,改善中国能源结构、提升全社会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同时,由于电网的网络属性,可以实现能量与信息的交互,使其成为能源配置平台和综合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电网的平台型、枢纽型和共享型优势。此外,泛在电力物联网和坚强智能电网二者深度融合,实现能量流、信息流和业务流的“三流合一”,统一于最终能源互联网架构。因此,构建能源互联网的前提和关键就是要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以信息化、数字化、现代化手段为传统电网赋能,实现能源生产、传输、存储、交易、消费各环节设备及客户的状态全面感知和快速需求响应,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更加安全、优质、可持续的能源服务。

3泛在物联网下的抄核收工作模式转变

3.1泛在电力物联网体系架构

从技术视角看,泛在电力物联网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4个层次。(1)感知层:利用各种智能测量装置,对电力能源相关各个环节的业务对象进行实时感知和信息采集,有时还需要对信息进行本地初步处理。(2)网络层:对下利用物联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泛在接入感知层的信息,对上利用光线专网、互联网等向台层标准化传输信息。(3)平台层:负责对网络层传输的信息进行存储、筛选清洗和数据挖掘等处理,为各类应用提供数据基础。通过打造支撑平台,可实现网络、计算和存储资源的统一优化分配。(4)应用层:承载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各类业务,能源服务商可实现应用开发,用户可便捷获取服务。

3.2泛在物联网下实现数据共享服务

泛在物联网下能够实现数据共享服务,实现电力企业发展中各项业务数据的共享,能够将电力企业发展中的各项业务数据汇总到服务平台,并根据这些数据实现对电力企业抄核收各项数据的处理分析,相比于传统电力企业抄核收工作,不仅在工作模式上发生极大的转变,同时在抄核收工作效率删工业得到很大的提升。例如,抄核收工作中降低人力劳动强度,不仅降低了人力抄核收工作的误差,同时也提高抄核收数据统计分析的速率。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电力企业的发展也极为迅速,人们用电水平的不断增加,也使得用电数据越加庞大,泛在物联网发展环境下,能够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处理分析,再加上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面对不同用户群体实施不同的数据分析。例如,面向政府,可以实施宏观经济预测、居民消费水平评估、住房空置率计算等服务,为政府提供更全面的数据分析。而对于用电用户,不仅可以实现对用户的抄核收工作,同时也能够根据用户的实际用电情况,提出优化的建议,不断提升供电服务水平,进而提升用户的获得感,也对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帮助。

3.3用户个性化用能服务

传统配电网仅以供电为目的,用户仅作为受电端被动参与配电网运行。虽然目前已有分时电价机制以鼓励电力用户移峰填谷,优化用电方式,然而总体而言,用户参与程度低且对用户的调控水平不够精细。随着泛在电力物联网发展,物联网终端和网络深入用户侧,电力用户角色将逐步发生改变:(1)安装屋顶光伏电站、小型风机,具有V2G功能电动汽车的用户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电能供应方。更广义地,用户侧热水器甚至用户室内空气等都可视为蓄能设备参与配电网运行。(2)电力用户的智能终端,如智能空调、电热水器、电动汽车等蕴含丰富的用电行为信息,使得用户成为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信息提供方。为更好地服务于用户,引导用户合理用能并提升用户参与配电网运行深度和广度,形成优化配电网运行的技术闭环,泛在电力物联网与配电系统深度融合,通过制定个性化用能服务调动电力用户参与配网优化运行的积极性。(3)智能电能表的应用。在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手机电表还是主站电表,其管理功能部分都将支撑未来多专业的业务需求,管理功能应具备程序模块化设计、业务可扩展、开源性架构平台、可在线升级等功能。新一代电能表的管理功能需要更强大的平台来承接泛在电力物联网下很多未知的业务需求,因此引入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来满足电能表所需能力成为必然。利用操作系统搭建完整的架构平台,开发适用电能表基础内核、内核组件及应用APP平台;利用SVC系统调用技术、MPU保护技术、程序模块化设计、虚拟文件系统、tickless技术等手段来提升电能表在泛在电力物联网下的业务应用能力。技术应用方案。

4结束语

综上,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中,泛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也极为迅速,而且泛在电力物联网技术也推动了电力企业抄核收工作模式的转变,抄核收工作效率在不断提升,不断发生转变,不仅保证了抄核收工作的有效性、可靠性、实时性,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更优质的用电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钱智蓉.如何构建电费抄核收一体化智能作业新模式[J].低碳世界,2017,20:261-262.

[2]梁芳茜.电费抄核收工作管理模式的创新和优化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8,2509:216+218.

[3]车丽萍.县级供电企业电费抄核收风险分析及其防范对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