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探究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

顾黎渟

顾黎渟江苏省常州市口腔医院213000

【摘要】目的:探究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提高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于我院接受救治的120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法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一体化的急诊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包括专人护理、呼吸道护理、心理护理、药物治疗等护理措施,对两组的抢救成功率、有效救治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急救操作质量、急救意识、积极性、衔接配合情况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进行统计。结果:发现实验组的患者在抢救成功率、有效救治时间、并发症出现的情况、在急救中的表现和急救操作质量、急救意识、急救积极性、衔接配合情况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等各项情况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现创伤性休克患者后应立即采取治疗,一体化的急诊护理模式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措施。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急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4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3-142-02

创伤性休克是指人体机体遭受重大打击,导致脏器严重损伤,并大量失血,受创者微循环血液供给不足,创伤后感受到剧烈的疼痛,受创者由此产生的恐惧心理等多种因素综合产生的机体代偿失调的综合征。受创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产生严重后果甚至死亡,在急救的过程中不仅医疗水平很重要,良好的护理配合也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于我院接受救治的120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通过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对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和评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于我院接受救治的120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法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的60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35例,年龄17-57岁,平均年龄(33.2±5.3)岁,受伤至入院时间0.9-4.4h,平均(2.5±1.2)h,血压57-84/49-66mmHg,致伤原因:车祸伤28例,跌落伤17例,锐器伤8例,其他伤7例。观察组的60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32例,年龄19-59岁,平均年龄(34.6±5.1)岁,受伤至入院时间0.8-4.3h,平均(2.4-0.9)h,血压58-85/50-64mmHg,致伤原因:车祸伤26例,跌落伤19例,锐器伤9例,其他伤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入院时间、血压及致伤原因等方面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患者进行实时血压脉搏等生理体征的检测,保持患者呼吸通畅,必要时给予呼吸辅助,积极配合治疗,密切关注患者在救治过程中的体征指数。

对观察组采用一体化的急诊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包括专人护理、呼吸道护理、心理护理、药物治疗等护理措施。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多数无法移动或者自理,在救治过程中需帮助患者选择合适体位,便于更好的实施救治,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内异物,保持呼吸顺畅,在患者因缺氧出现酸中毒等情况时,及时给予适量药物辅助以维持生理平衡,针对患者的情况及救治方法对患者和其家属进行耐心讲解,安抚患者情绪,让患者和家属对救治方法、手术风险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有充分的了解,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

1.3评价标准

1.3.1家属满意度

采用无记名问卷的方式让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有满意、一般、不满意三项,将问卷回收对结果进行评估。

1.3.2急救操作质量、急救意识、急救积极性、衔接配合情况

急救操作质量、急救意识、急救积极性、衔接配合情况均由科室资深医护人员及主管部门进行综合评估,分为佳、一般、较差三项。

1.4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抢救成功率、有效救治时间、并发症出现的情况

将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效救治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及比较,具体结果见表1。

表1两组抢救成功率、有效救治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由表1可见,实验组在抢救成功率、有效救治时间、并发症出现的情况这三个方面的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

2.2急救操作质量、急救意识、急救积极性、衔接配合情况

将两组患者的急救操作质量、急救意识、急救积极性、衔接配合情况进行统计及比较,具体结果见表2。

表2两组急救操作质量、急救意识、急救积极性、衔接配合情况比较[n(%)]

由表2可见,实验组在急救操作质量、急救意识、急救积极性、衔接配合情况这四个方面的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

2.3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将两组患者的家属对护理满意度问卷回收,对数据进行统计及比较,具体结果见表3。

由表3可见,实验组在患者家属满意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

3讨论

经研究,发现实验组的患者在抢救成功率、有效救治时间、并发症出现的情况、在急救中的表现和急救操作质量、急救意识、急救积极性、衔接配合情况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等各项情况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发现创伤性休克患者后应立即采取治疗,一体化的急诊护理模式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措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玮.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与并发症预防措施[J].医学信息.2011(6):3782.

[2]牟灵英,冀玲,历德凤,等.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救中相关问题调查分析[J].山东医药,2004,44(8):52~53.

[3]BilkovskiRN,RiversEP,HorstHM.Targetedresuscitationstrategiesafterinjury[J].CurrOpinCritCare,2004,10(6):529~538.

[4]邓爱春,蒙金兰528例严重创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