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CT诊断及预后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CT诊断及预后效果观察

刘洪文

黑龙江省宝清县人民医院155600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CT诊断效果及预后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30例疑似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相关检查方法诊断为急性胰腺炎,对比CT诊断与临床病理学诊断的准确率。结果:30例患者的经过不同的检验方法后,CT检出的例数为24例,检出率为80.00%;病理学检查例数为28例,检出率为93.33%,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X2等于2.3077,P值等于0.1287,P>0.05为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CT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似,且具有诊断操作简单、成本低的优势,能直观、准确地诊断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且CT检查属于无创操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CT诊断;预后

急性胰腺炎是由于胰腺发生急性炎症反应而引起的疾病,发病急、病情危重的患者可能发生胰腺坏死、器官功能衰竭,预后较差。早期准确诊断胰腺炎并评估病情的危重程度,对于临床医师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作用。在临床中选用超声检查对急性胰腺炎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率。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30例疑似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男性患者为24例,女性患者为6例,患者年龄均在24-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85±5.53)岁之间。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腹痛、恶性以及呕吐等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经过相关检查方法诊断为急性胰腺炎,对比CT诊断与临床病理学诊断的准确率。

1.2检查方法

予以患者病理学检验以及CT进行检查。选择相同型号的16排螺旋CT对患者进行扫描,患者应采取仰卧位置,其CT机参数应设置为120kV,层间距为2mm,而胰腺位置的厚度应为3-5mm,从患者的第十二胸椎开始扫描,直至第二腰椎。其扫描对比剂为100m碘海醇,通过自动注射器通过肘静脉进行注入,注入速度为3-4mL/s,并进行常规检查,由两名或者两名以上的资深医生对其结果进行分析。

1.3观察指标

将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CT检查在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中的应用价值。

1.4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诊断率则选择(%)表示,组间差异以卡方检验法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0例患者的经过不同的检验方法后,CT检出的例数为24例,检出率为80.00%;病理学检查例数为28例,检出率为93.33%,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X2等于2.3077,P值等于0.1287,P>0.05为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主要是因人体内分泌器官胰腺分泌的胰酶受到外界因素刺激而被激活,导致胰腺及胰周组织非特异性炎性反应,出现胰腺组织水肿、出血坏死等一系列反应。急性胰腺炎是因为多种病因使得胰酶在胰腺内产生激活现象,从而致使胰腺组织产生消化、水肿以及出血等炎症反应。此病常见于成人中,而引发此病的主要原因则是胆胰管梗阻、胆汁反流、酒精中毒以及暴饮暴食等。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会产生继发性感染以及休克等现象,患者一旦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对自身的生命形成一定的威胁,从而产生死亡。多层螺旋CT扫描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时表现为胰腺组织点状、片状或大范围无增强效果的低密度坏死灶,胰腺轮廓形态不规整,脂肪组织层消失,肾周筋膜增厚,胰腺腹膜后间隙渗出积液[1]。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理类型和死亡率存在直接关系,因此正确以及及时的诊断对其进行重要临床意义,有助于对患者的预后进行改善。与此同时,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程度和血清淀粉酶的实际状况无显著关系,特别是急性出血坏死患者,偶尔会产生轻度血淀粉酶增高的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下降趋势或者处在正常水平中[2]。在一般情况下,急性胰腺炎划分为出血坏死型以及间质水肿性。出血坏死型具有较低的发病率,但是此病的病情较为严重,部分患者会出现休克。与此同时,急性胰腺炎的主要发病机理则是:腹壶部位置的出口产生阻塞现象,其阻塞大致为分泌物阻塞、胆石嵌顿以及胆道感染所形成的括约肌痉挛现象,从而引发反流现象,从而形成急性胰腺炎[3]。

在临床中选择血清脂肪酶以及血尿淀粉酶对患者进行检测,但是此方法具有较低的检测率,同时此检测结果并未对病情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所以具有较低的临床应用价值。而彩超能够直观的观察到患者胰腺的增大现象,同时还能够看出胆总管的扩张现象,而脾肾间具有一定的裂隙状同时呈现液性暗区则为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患者微循环存在一定的障碍,而此障碍现象能够降低患者的血流速度。而加强CT对其进行扫描具有较高的正确率,但是也有相关临床研究表示此现象可能提示患者为病情加重的急性胰腺炎。CT扫描对人体胰腺组织密度变化较为敏感,且扫描显示的相关征象越多表示该疾病的临床表现病情越重,临床治疗及预后效果就越困难。

综上所述,根据本文的研究数据显示,CT的检出率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说明CT诊断能够准确、清晰地显示胰腺腺体状况及组织坏死程度等,患者的接受度更高。CT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似,且具有诊断操作简单、成本低的优势,能直观、准确地诊断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且CT检查属于无创操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淑萍.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CT诊断价值[J].医疗装备,2017,30(10):28-29.

[2]邵文奇.急性出血性坏死型胰腺炎的CT诊断及预后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6):153.

[3]阮志兵,焦俊,闵定玉,等.急性胰腺炎胰腺内外病变的CT与MRI诊断价值[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8,33(9):729-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