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厂大气污染物综合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论电厂大气污染物综合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王正林张旻

王正林张旻

(湖北能源集团鄂州发电有限公司430000)

摘要:火电厂作为主要供电系统,其建设规模在逐渐扩大,随之而来的,对环境的影响也逐渐加深,为我国的环保事业带来极大影响。鉴于以上问题,我们有必要加强对污染物防治和控制技术的投入力度,有效利用现有的污染物控制技术将生产环节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进行技术创新,优化污染物控制技术,尽可能减少火电厂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电厂;大气污染物;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1火电厂发电的种类分析

1.1超临界发电技术分析

超临界发电技术采用超临界发电技术进行发电时会产生一定的污染物,如果不能采用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处理,直接排放将会对周边的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极大威胁。就当前来讲,我国的超临界燃烧技术已经达到先进水平,但是实际生产中产生污染物是不可避免的现象。超临界燃烧技术中的主要燃烧物为煤炭,活动生产中就是借助煤炭燃烧所产生的热能来实现发电的目的。然而,煤炭燃烧释放热量的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废气,气体中的灰尘和硫元素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必须采用有效的污染物控制技术对生产中产生的污染物进行除尘和脱硫处理,将污染物对环境的损害作用降至最低,以便于适应我国对节能减排的要求。

1.2流化床燃烧技术

火电厂生产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硫元素一旦随着烟尘进入空气中便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极大影响,为此,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烟尘中硫元素的含量。流化床燃烧技术便是在这个基础上提出的,能够有效控制燃烧硫元素的新型燃烧技术。主要操作方法为,在生产的过程中,在燃烧室内添加定量的脱氧剂,最好是与煤炭同时放入燃烧室,燃烧的过程中通风口会发生高速的气体流动现象,流化燃烧床技术就是利用这些流动的气体使加入燃烧室内的脱硫剂形成一个悬浮的脱硫层,燃烧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硫元素在接触到脱硫层之后便会被剥离,进而达到降低烟尘硫元素含量的作用,减少生产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火电厂大气燃烧产物的控制分析

在对当前我国火电厂所采用的发电技术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发现,为了降低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作用,在实际生产中均采取了一定的污染物处理措施,希望可以通过对生产过程中所产生污染物的有效处理,控制排放气体中硫元素的含量,降低环境污染。

2.1常规污染物的控制

近些年,由于生产活动的大肆开展,环境问题每况愈下,而众多生产活动中对环境影响最为突出的为火电厂,相关数据显示,火电厂生产中所产生的污染物要占全部发电厂生产活动的50%以上,可见,火电厂生产对环境的影响非常严重。这样要求,火电厂在生产的过程中,将环境污染问题考虑在内,在环保的基础上开展生产活动,尽可能降低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作用。火电厂在进行燃烧污染物处理工作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针对烟尘的处理,一方面是针对PM2.5的处理,烟尘处理采用的主要措施为利用除尘器,将生产中所产生的烟尘进行处理,还有部分火电厂选择使用沉降室来进行常规污染物的处理工作,少部分火电厂会从水源入手进行污染物处理。在环境问题逐渐加深的情况下,我国针对火电厂生产的污染物处理给出了明确的规范要求,对于污染物的排放给出了明确的限制,但是相关数据限制现阶段的烟尘排放量在300万t左右,而以往的烟尘排放量在320万t左右,在数据上没有明显的改善,这也就说明,在污染物处理规范的要求下,我国的烟尘排放量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尤其是PM2.5这种看不见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具有极大威胁,必须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保证火电厂生产的环保性和可靠性。这就要求我国需要加强对常规污染物控制措施的落实力度,设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保证措施的贯彻落实,实现对火电厂生产污染物的有效控制,为环保做出一定的贡献。

2.2含硫污染物的控制分析

在火电厂生产中,针对燃烧过程中硫元素的处理均采用脱硫剂进行处理,根据添加脱硫剂时间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其分成煤炭燃烧前脱硫、煤炭燃烧中脱硫和煤炭燃烧后脱硫三种,由于是在不同的燃烧生产阶段实行的脱硫操作,为此在处理方式和处理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操作过程上也存在不同之处。煤炭燃烧前的脱硫操作为将煤炭投入燃烧室之前就对煤炭燃烧过程中会产生的烟尘和硫元素进行去除操作,经过处理之后的煤炭再进行燃烧时便不会产生二氧化硫,然而这种处理方式并不适用于火电厂的生产活动中,因火电厂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无法对全部煤炭进行前期处理,同时也会增加生产的成本投入。煤炭燃烧中的脱硫技术,之前我们己经提到了,我国目前的煤炭燃烧技术在燃烧中进行硫元素的去除主要是通过加入一定的石灰石来进行化学反应,将二氧化硫固化,保证硫元素不会以气体的形态流入到生态系统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损害,这一种方式在我国当前的火力发电厂中是非常常见的,当前大多数的火电厂基本都采用煤炭燃烧中进行脱硫技术。对煤炭燃烧之后进行脱硫技术,这一技术的实际应用主要是通过在煤炭充分燃烧之后,对燃烧后所产生的烟气进行一定的处理来防止二氧化硫的溢出,通过对煤炭燃烧之后产生的气体进行脱硫技术也是非常有效的,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保证硫元素完全的固化,当前一部分的火力发电厂采用的技术就是煤炭燃烧后脱硫技术。

2.3氮氧化物的控制分析

煤炭燃烧过程中,除了硫元素污染物质外,所造成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就是氮氧化物的污染源。在当前我国的火力发电厂的发电过程中,所产生的氮氧化物己经成为了当前影响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质,而我国对于火力发电厂所产生的氮氧化物的处理则主要采用低氮燃烧技术,我们在燃烧过程中,将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进行一定的降低,使得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以低氧环境下进行燃烧为辅助。对氮氧化物采取一定的限制,从而保证了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3结束语

就当前我国的火电厂生产工作来说,虽然已经对生产的烟尘排放量做出了一定的限制,在实际生产活动中也采取了相应的污染物控制技术,但是相关数据显示在烟尘排放量上并没有明显的改善,对环境的污染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这就要求火电厂在发展的同时,不断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引进创新型人才,对污染物控制进行不断完善与优化创新,提升火电厂生产污染物控制水平,进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钦新,李钰鑫,王云刚.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综合控制技术研究进展[C]//火电厂污染物净化与绿色能源技术研讨会暨环保技术与装备专业委员会换届,2013.

[2]王慧敏.火电厂大气污染物的危害和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