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护能力干预护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伴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自护能力干预护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伴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蒋蓓

(江苏省常州市德安医院江苏常州213000)

【摘要】目的:探讨自护能力干预护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伴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3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伴2型糖尿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抗精神病类药物治疗、降血糖类药物治疗以及常规精神科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之上实施自护能力干预护理。观察护理前及护理12周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36项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干预12周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值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ADL、SF-36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对住院精神分裂症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自护能力干预护理,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大大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与生活质量。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2型糖尿病;自护能力;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6-0229-02

精神分裂是一种严重的多发性精神障碍疾病,患者的社会功能随着病情的进展而受损严重,同时患者在机体、情感、心理、行为以及其他诸多方面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需要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而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往往导致患者机体内分泌代谢出现紊乱,因而致使精神分裂症人群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较正常人提高了2~4倍[1],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生存期,而且不利于精神疾病控制治疗。本次研究对住院精神分裂症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自护能力干预护理,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3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伴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6例,女24例;年龄35~70岁;精神分裂症病程5~15年,平均(7.3±2.1)年。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我国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以及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②具有生活自理的能力。排除:合并其他严重的躯体疾病者;存在攻击性行为者;有沟通障碍(如聋哑者)。将入组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比、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行对照研究。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抗精神病类药物治疗、降血糖类药物治疗以及常规精神科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之上实施自护能力干预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药物使用讲解。向患者详细讲解糖尿病的危害与防治的重要性,讲解降糖药物的作用、常见品种以及使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着重强调服用降糖药物的重要性。②行为干预。因为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缺乏一定的自知力与药物服用的主动性,因而护理人员给药时,密切观察病人是否存在藏药行为,确保每一次药物都下肚,并定期给予监测血糖。③自理能力干预。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社会功能、机体、情感、心理、行为等方面出现障碍,患者的自理能力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主要表现在不能保持个人卫生、生活比较懒散、作息不规律、包含控制较差等,这些均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因此,针对这些不利因素,制定个体化、循序渐进的自护能力培训方案,包括培养患者规律的作息,指导其自己整理床铺与房间,训练病人如何正确洗漱、如厕、穿衣、换衣等,每个项目都反复进行强化,直到患者能够全部掌握与运用。对患者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予以鼓励和表扬。

1.3观察指标

观察护理前及护理12周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值变化情况;护理前及护理12周后运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36项生活质量量表(SF-36)对两组进行评估。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护理前后空腹血糖变化比较

护理干预12周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值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自身缺乏一定程度的认识力、疾病管理能力,对自身的饮食、运动、药物使用的依从性非常差,一旦发生糖尿病,血糖控制将非常困难,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会加重糖尿病病情,引发一系列糖尿病并发症[2]。同时,血糖控制不良又可能诱发患者的精神症状,二者相互影响,导致临床治疗与护理十分困难。

本次研究对住院精神分裂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自护能力干预护理,包括药物讲解、行为干预、自我护理培训等措施,结果显示,护理干预12周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值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ADL、SF-36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表明了实施自护能力干预护理,能有效控制住院精神分裂症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大大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与生活质量,护理经验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版)[J].中华医学杂志,2008,88(18):1227-1245.

[2]蒋菊芳,夏娟静,丁兰芳.以自我效能干预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4):4132-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