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咳嗽的综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2-12
/ 2

婴幼儿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咳嗽的综述

赵劲松

赵劲松

(湖南湘潭湘鹤医院411202)

【摘要】目前,在临床上发现神经系统功能正常的婴幼儿当出现过度胃食管反流时可同时出现咳嗽、喘息等临床症状。本文通过对婴幼儿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咳嗽等一些基本研究进行总结和揭示,并给出相应的国内外较为前沿的婴幼儿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咳嗽治疗的研究分析。

【关键字】婴幼儿;胃食管反流;咳嗽;治疗

【Abstract】Currently,somescholarsfindyoungchildrenwhosenervoussystemisnormalcanalsoappearthesymptomofcoughandasthmawhentheygetgastroesophagealreflux.Thisarticletrystosummarizesometreatmentsofgastroesophagealreflux-relatedcoughininfantsandgivescorrespondinganalysisoftherelevanttreatmentoffrontierresearchathomeandonabroad.

1婴幼儿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咳嗽

1.1相关概念

婴幼儿胃食管反流和慢性咳嗽的因果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治疗后慢性咳嗽的症状明显减轻,然而许多引起的慢性咳嗽患者没有典型的烧心、反酸等反流症状,致使临床医师很难及时做出诊断。与成人哮喘相比,婴幼儿哮喘的诊断相对困难,传统诊断仅仅基于咳嗽、喘息等症状。但对于神经系统功能正常的婴幼儿,类似的慢性咳嗽、呼吸费力及喘息症状可能继发于过度的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反流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包括从十二指肠流入胃的胆盐和胰酶等,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病理性反流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障碍和(或)与其功能有关的组织结构异常,以至LES压力低下而出现的反流,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并发症。其中,胃食管反流病在婴幼儿身上的表现分为功能性GER和病理性GER。功能性GER常见于6月龄以下婴儿,表现溢乳为主,多发生在餐后,睡眠时较少发生,生长发育不受影响,随年龄增长症状减轻,通常不需治疗。病理性GER反流频发,且持续时间长,多发生于卧位、睡眠及空腹时。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反流引起的具有一系列食管内、外症状或并发症的临床症候群。喘息是婴幼儿罹患下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症状,喘息的病理基础是由于细支气管的炎症,粘膜充血、水肿、粘液分泌增加、粘液栓塞使气道狭窄所致,由于婴幼儿排痰困难,因此在患下呼吸道疾病时,咳嗽与喘息常同时存在。关于这些症状是否由胃内容物吸入呼吸道、喉部接触酸性物质或食道反射引起即婴幼儿过度胃食管反流与其相关的肺部疾病的正确治疗并没有相关的理论和治疗依据。而最近DarrylJ.Adamko等[1]通过实验研究证实在呼吸道症状提示哮喘的婴幼儿中的确存在过度胃食管反流,即婴幼儿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咳嗽。

1.2婴幼儿胃食管返流相关性咳嗽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患有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咳嗽的幼儿常于平躺后不久或半夜突发咳嗽偶尔会引起反胃,平时有回奶或呕吐现象,常夜不能寐,严重影响睡眠及婴幼儿的身体发育。关于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咳嗽主要有以下诊断手段:①食管吞钡②食管镜及食管压测定③食管PH值测定。以上方法中,目前认为最可靠的是进行24小时食管PH值测定[2],该方法灵敏度极高,简单易行、便捷、而且准确度可达到90%以上,并可反映咳嗽与反流的伴发关系,便于后期治疗。

2婴幼儿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咳嗽的相关治疗

2.1一般治疗

原则上进食低脂肪高蛋白饮食、少食多餐、避免过冷过热饮食、避免甜饮料、咖啡、胡椒等食物、睡前勿进食。避免婴幼儿体重过重,超重者应设法减轻其体重。保持婴幼儿大便通畅和定期排放,便秘者应及时治疗[3]。婴幼儿衣着宜宽松,不宜穿紧身衣裤。睡眠时采用仰卧位,可将床头抬高15-30度,但应注意仅抬高枕头无效。忌对婴幼儿用抗胆碱能药物、茶碱、安定及麻醉剂,避免使用钙通道阻滞剂及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药物。

2.2中医治疗法

中医认为婴幼儿胃食管反流大多是由胃食管反流,阻碍肺气通畅,因此主张治病须治本,从胃食管反流开始进行中药调养,便可防止向胃食管反流相关性感冒转变,而胃食管反流临床表现以肝胃不和居多。中医学认为,肝脾主升,肺胃主降,如升降失常,胃气上逆,可导致胃食管反流,出现烧心反酸等症。脾失运化,痰浊内生,上行于肺,奎阻肺气;或胃失和降,胃火上炎,灼伤肺络,导致咳嗽等症。手太阴肺经之脉循胃口,上隔属肺。肺胃之气同主于降,功能上相互促进,病机上相互关联,胃气上逆是本病的病机关键。治疗的原则在于理气和胃降逆。“半夏泻心汤”立法关键在于辛开苦降,协调升降,具有明显的抗反流作用。半夏辛温,黄芩、黄连苦寒,辛开苦降,和胃降逆,上逆之胃火可平。乌贼骨、浙贝母合为乌贝散,抑酸和胃,现代药理研究认为,乌贼骨可中和胃酸,故能缓解泛酸及烧心等症状,同时改变胃内容物的pH值,降低胃蛋白酶活性,其所含的胶质成分和碳酸钙可在糜烂或溃疡面形成保护膜,收敛止酸护膜,有利于食管薪膜的修复和溃疡面的愈合。吴茱英合黄连为左金丸,有清热疏肝、和胃降逆止痛之功,佛手疏肝和胃,旋覆花可开结气、降痰气、利气下行,是理气降逆要药,枇杷叶降肺胃之气,紫苏子配合浙贝母、旋覆花、枇杷叶又可化痰降肺止咳。全方共奏理气和胃降逆、化痰止咳之功。

2.3西药治疗法

近年来,随着婴幼儿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咳嗽概念的提出,不少学者纷纷就此作出了研究。目前,兰索拉唑联合多潘立酮可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咳嗽,该理论认为由胃食管反流导致幼儿哮喘,表现出来的症状即为婴幼儿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咳嗽。认为小儿胃食管反流病主要发病机制是抗反流防御机制降低和反流攻击物引起食管黏膜损伤。抗反流防御机制减低包括下食管括约肌功能失调、食管消除功能下降、食管组织抵抗力损伤、胃排空延迟等[4]。主张通过治疗胃食管反流进而消除幼儿哮喘。胃酸、胃蛋白酶是主要的攻击因子,酸是发生疾病症状和食管黏膜损伤的最主要原因。主要应用抑酸药、黏膜保护药及促动力药三类药物。质子泵抑制药兰索拉唑能特异性地抑制细胞壁上的H+-K+-ATP酶,从而有效地抑制胃酸分泌,对胃蛋白酶的分泌也有抑制作用,故可高效持久抑酸,缓解症状。多潘立酮为周围性多巴胺拮抗药,可增加LES张力,增强食管体部平滑肌蠕动收缩,加速胃排空。兰索拉唑与多潘立酮联合用药治疗胃食管反流可起到协同作用提高疗效,进而治愈病症。并且通过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3结语

目前,婴幼儿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咳嗽的治疗大致分三种途径,一指由饮食药物注意等一般疗法,二指中医中药的治疗,三指西医西药的治疗,三者都有不同的治疗原则和机制,故各有所长,特别是中医和西医治疗,中医重在调养肺气,肺气肃降正常,故咳嗽症状减轻,西医重在治疗胃食管反流,减少引起哮喘的机率,两者都有治疗成功的案例。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应相互结合,相互补充,联合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家属应注意对婴幼儿饮食的调理,密切关注婴幼儿的表现,做好定期复查。

参考文献

[1]DarrylJ.Adamko等.婴幼儿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咳嗽的相关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2(05)

[2]王宝西.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10(09)

[3]姜敏.胃食管反流病与慢性咳漱[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2(03)

[4]史肃育金小晶.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咳嗽30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