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5例剖宫产原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6
/ 1

3515例剖宫产原因分析

鲍永梅

鲍永梅(郑州市中心医院妇产科45000)

【摘要】目的分析住院分娩剖宫产变化趋势,探讨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以及降低剖宫产率的方法。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郑州市中心医院住院分娩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7、2008年、2009、2010、2011年剖宫产率分别为34.8%、39.9%、44.4%、48.8%、56.7%。2007与2011年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呈上升趋势,其中社会因素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做好围生期保健知识宣传和孕期营养指导,提高产科质量,促进和支持自然分娩、科学掌握剖宫产指征、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剖宫产。

【关键词】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社会因素

剖宫产是处理高危妊娠和异常分娩,挽救孕产妇及围生儿生命的有效手段,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可降低高危孕妇及围生儿的病死率。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有些城市甚至高达70%左右[1],我们通过对3515例剖宫产原因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剖宫产变化趋势,探讨降低剖宫产的有关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分娩总数为7616例,其中初产妇5503例,经产妇2113例;年龄17-40岁。剖宫产指征包括骨盆异常、头盆不称、产程异常、胎头位置、胎心监护异常、胎盘早剥、羊水污染、羊水过少、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心脏病、前置胎盘、血小板减少及社会因素。

2、结果

5年间我院剖宫产率从2007年的34.8%上升到2011年的56.7%,呈逐年显著上升趋势,2007年剖宫产原因排在前十位的依次为:产程异常、胎儿宫内窘迫、瘢痕子宫、臀位、社会因素、羊水过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脐带绕颈、双胎妊娠及其他。2011年居前10位的依次是产程异常、社会因素、胎儿宫内窘迫、瘢痕子宫、臀位、羊水过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脐带绕颈、双胎妊娠及其他。2011年社会因素则明显增加。2011年剖宫产率与2007年剖宫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见表1。

表1:我院5年间剖宫产率比较

2007年剖宫产率与2011年剖宫产率比较:P<0.005

3、讨论

剖宫产率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卫生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目前剖宫产率增高是全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在我国表现的尤为突出。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剖宫产率明显偏高,而世界卫生组织倡议应该尽量使宫产率保持在15%以下。影响剖宫产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产科因素如头盆不称、骨盆狭窄、胎儿畸形、胎位异常、软产道异常、胎儿宫内窘迫、胎盘脐带异常、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等。亦有孕产妇因素如一些孕产妇及其家属对产前检查认识不够,不定期进行检查,妊娠合并症未及时发现、及早诊断,并且未得到及时预防、治疗。部分孕妇对分娩知识认识不够,产妇担心经阴道分娩后阴道松弛,出现阴道壁膨出、子宫脱垂等疾病。剖宫产的绝对指征是相对稳定的,如相对性头盆不称、胎儿窘迫、瘢痕子宫等。但有一些单一因素,如高龄初产、胎儿生长受限、羊水过少、超声诊断脐带绕颈或不良孕产史等均不能构成择期剖宫产指征,若有以上不利因素时,可以考虑放宽剖宫产手术指征。这要求医护人员观察严密,积极有效地准备,熟练地掌握技术,不断总结临床经验,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诊断[2]。

我们发现,社会因素在导致剖宫产率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产妇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如果能得到有效控制将会对降低剖宫产率起到一定的作用。由于医疗纠纷的逐年增多给医生带来的困扰,为避免纠纷,产科医生对孕产妇及其家属的要求采取了纵容或妥协的态度。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市场经济下也促进了剖宫产率升高。无明确无医学指针而行剖宫产,对母儿双方都会产生不良影响,能够增加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盆腔粘连、盆腔慢性疼痛、瘢痕子宫、术后感染的风险,同时增加新生儿发生湿肺、肺炎的发生。剖宫产手术是解决难产和抢救产妇及胎儿生命的有效措施,是不得已选择的分娩方式,如此高的剖宫产率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由于导致剖宫产率升高的因素较复杂,只有采取综合措施才能将其降至合理水平。如加强围生期保健知识和营养知识宣传及指导,合理饮食,避免巨大儿的出现;加强宣传自然分娩的好处,开展无痛分娩减少产妇产程的痛苦,让产妇及家属主动接受阴道分娩;目前我院已经开展水中分娩,以期能够减少剖宫产率。只有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15%以下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郭素芳,赵风敏,吴匡时,等.1971年至2003年我国剖宫产率变化趋势及社会人口学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5,8(3):145-149.

[2]、张旭梅靳晴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变化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36:5701-5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