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费风险及防范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谈电费风险及防范对策

闫红霞齐鑫山李霞王慧雷鹏李晓兰

(国网朔州供电公司山西朔州036002)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而电力回收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供电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故此,在电力回收中,加强对电费风险的管理,进而保障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正常运转。本文从电力回收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以及电力回收全过程加强对电费风险管理的思考等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和研究,进而为电力回收的电费管理提供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进而保障供电企业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电力回收;电费风险管理;分析

引言

当前,电力回收是电力企业的向电力用户提供电力资源与电力服务,实现电力收益的一种重要形式,加强对电力回收中的电费风险管理成为其中的关键,但是,在电力回收中,其风险管理的体制不健全,风险管理的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加之电费风险管理体系不科学,进而影响电力回收的风险管理水平和质量。故此,在电力回收中,通过对电费风险、管理风险以及业务拓展风险的研究,进而保障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长足进步和发展。1、电力回收中的1、电费风险类型

1.1用电报装过程的电费风险

用电客户在使用电能的过程中有时可能会出现其他形式的用电需求,这时用电客户应以书面形式向供电单位提出申请,然后再由供电单位根据用户的客观情况给出供电方案。但是在我国地区,由于很多用电客户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常常在没有向供电单位通报的情况下私自改装或增设线路,因此带来了电能应用合法化、生命周期及行业门类等方面的风险。

1.2供用电双方的电费风险

在应用电能前,供电方与用电方在事前需签订用电合同,以明确供用电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其中存在的风险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电费的标准,另一方面是用电客户缴纳电费的时间。前者容易受到国家对农村电力政策改变的影响,一旦遇到国家对农村电力供应政策发生变化的情况,就需要对供用电双方事先签订的用电合同进行修改和补充,因而会给供电单位的电费回收工作造成影响,形成电费管理风险;而后者则容易受到用电客户主观认识或生活习惯的影响,农村生活节奏比较缓慢,时间观念相对松弛,因此缴纳电费时常常会有意无意地拖延时间,由此造成供电单位收缴电费的延误风险。

1.3用电计量的风险

这种风险的存在主要也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工作人员在计量电能消耗时常常依据用电总量和用电时间段对电能的消耗情况进行判断,由于缺乏用电计量的准确性而造成电费收缴的不准确风险;另一方面是在用电的计量方式上,尽管传统的一表乘三的用电计量方法已经非常落后,无法满足现代电力市场的回收需要,但是在一些偏僻的或者山区,一表乘三的用电计量方法仍然在大范围使用,给供电单位电费收缴任务的完成带来了风险。

2、电力风险的防范及管理控制对策

2.1完善企业内控体系

为提高电力企业的电费回收效率,使电费风险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应及时完善企业内控体系,使电力风险的防范及控制得以顺利进行。首先,要充分发挥企业领导层的作用,实行责任制,将企业领导作为电费回收的主要负责人,确保电费回收的负责人能够带领小组对电费风险进行深入研究,找出解决电费回收障碍的有效方法,主动参与到电费风险管控中,为企业员工树立优秀榜样,使电费风险防范及控制工作能够落实到底。其次,企业需要对责任范围进行细化,比如在特定时间内,做好对用户信息的核对工作,做好抄表记录工作,若是发现电力使用异常,要及时向上级汇报,做好对电力使用异常的全面审查。对于存在电费拖欠问题的用户,要及时安排专项人员进行催缴,及时提醒用户进行缴费,以此有效确保电力费用的回收率。最后,企业应积极加强岗位考核及奖惩力度,对考核项目进行细化,对电费风险防范小组、电费回收工作及个人绩效进行科学整合,使企业员工的责任感得到有效增强,为电力企业的电费风险防范及控制提供有利支持。

2.2完善电费回收预警机制

为实现对电费风险的有效防范,企业需要深入研究企业内部管理缺陷、宏观调控政策、产业结构调整及不规范的市场行为所造成的电费风险,不断完善用户预警档案,将风险分析、风险判断及风险防范作为电费回收预警机制的主要工作链,使电力企业的经营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使电力回收中的电费风险得到有效减少。首先,企业需要将电费风险防范及控制纳入到电费管理工作中,定期分析电费回收情况,做好对电费风险的预测,对可能存在电费风险的用户进行分类管理,并结合电费风险的等级及类别进行综合考虑,建立电费坏账风险防范的有效方案,安排专业人员进行负责,以此实现对电费风险的事前控制。其次,应积极做好电费回收全过程的信息管理工作,将其中存在风险的价值信息提取出来,通过分析和评估结果发布预警信息,进而制定可靠的预警方案,有效提高对电费风险的事前预警、事中控制及事后管理,使电力企业的电费风险防范及控制目标得以顺利完成。

2.3提高业扩报装的管理力度

在进行业扩报装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业扩报装的流程进行合同签订,在合同签订之后提供用电服务。在办理增容、变更及新增等用电业务的时候,对于一些存在电费拖欠的用户,要及时清偿电费,或是在双方对电费拖欠问题的处理达成一致意见之后,才能够继续进行业务办理,对于违反合同、拖欠临时电费的用户,要中止送电服务。其次,应加强对用户资质的审核力度,对用电企业的资信进行深入调查,对用户的相关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对于租凭生产场所、注册资金不足的用户,要提供风险担保,或是将其列为临时用户,实行随用随收制度,使电费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同时,对于外地自然人的用电申请,要经过本地人担保之后,才能够向其提供送电服务,对于基建用电要按照临时用户管理的要求,及时向其收缴临时用电费用,规范建筑承包商及业主之间责任不明造成的电费风险,使电费风险问题得到有效控制,使电力企业的电费回收率得到有效提高,为企业的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4建立信息化的科学管理系统

在电力企业的电费风险管理中,通过建立信息化的科学管理系统,进而提高电费风险管理质量。现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多媒体的技术在社会各行各业中的运用也逐渐推广,故此建立信息化的科学管理系统也成为电力企业的电费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故此,在电力企业的电费风险管理中,可以借助信息化的手段,成立专门性的电费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部门,派遣专业人士对该信息系统进行补充与完善;同时,在电费风的管理中,要定期的对电费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维护和整修,进行最大的发挥信息系统的作用。所以,在电力企业的电费风险管理中,建立信息化的科学管理系统进而确保信息系统持续性地为电费风险管理以及电力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供电企业中,电力回收作为电力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电力回收中的电费风险管理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正常运行。故此,在电力回收的电费风险管理中,利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构建健全的风险管理体制,加强对电费风险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同时建立信息化的科学管理系统,进而减少电力回收中的电费风险,保障电力企业的经济利益,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和电力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邱岚.电力企业电费资金风险防控浅探[J].新会计,2017(08):57-58.

[2]徐松.基层供电企业电费风险的防控[J].云南电业,2016(08):45-46.

[3]许庆.供电企业营销全过程电费的风险防控与管理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