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术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射频消融术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护理

林东娟

林东娟(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福建福州350001)

【摘要】目的总结射频消融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护理,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18例射频消融术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患者进行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和护理。结果18例患者全部消融成功,随访无一例复发,亦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射频消融治疗频发室性早搏安全、有效。加强心理护理,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后密切观察和护理,对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频发室性早搏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5-0280-02

室性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指在窦房结冲动尚未抵达心室之前,由心室中的任何一个部位或室间隔的异位节律点提前发出电冲动引起心室的除极。频发室性早搏是指一分钟内有六次以上的室性早博。对于临床上无症状、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早多不予抗心律失常治疗[1]。然而对于有些早搏触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致晕厥或黑蒙、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拒绝长期服药的顽固性、频发性室早患者,采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是可取的选择。经导管射频消融对右室性流出道室性早搏有较高的根治成功率,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4月对18例右室性流出道室性早搏的患者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均获根治。现将该类患者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患者,男12例,女6例,年龄30-75岁,平均(41.3±8.5)岁,术前均经12导联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证实为频发室性早搏。18例心电图指示起源于右室性流出道,其中7例单纯频发室性早搏,11例频发室性早搏伴短阵室速。所有患者根据病史、体格检查、胸部、X线片、超声心电图、心肌酶、生化等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均有显著的临床症状:伴严重发作性心悸、胸闷、气短、先兆晕厥等;术前均曾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显著效果、因症状严重拒绝长期服用或无效。且无射频消融禁忌症。

1.2方法局部麻醉后通过血管穿刺方法,在X线透视下将介入导管推送至心脏特定的部位,通过一系列严密的心腔内电生理检查,明确心律失常的发作机制及维持心动过速的关键部位;通过电极导管将射频电能引入到心脏的病变处,通过定量释放能量消融病灶,术结束后拔除导管,压迫止血。以射频消融术后有临床意义的室性早搏消失为成功标准。

1.3结果18例患者全部消融成功,其中2例右室性流出道室性早搏术后2h内复发,立即返回导管室二次消融成功。出院后随访3-6个月,未服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18例患者症状均消失,无复发,亦无手术相关并发症。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射频消融术治疗频发室性早搏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患者对射频消融治疗缺乏了解,担心手术风险,患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和恐惧心理。护士应主动与患者及家属交谈,了解其思想状态,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排除不良因素,稳定患者情绪;与医生一起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该项技术的优点、手术过程、术中配合方法和注意事项,使患者对医生在手术中的基本操作过程及患者如何配合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图片和数据资料介绍手术的优点、安全性和预期疗效,请手术成功病人现身说教,消除病人思想上的顾虑,以良好心态配合手术。

2.1.2术前准备所有患者术前停服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2],(至少3-5天);术前协助患者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如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24h动态心电图、心肌酶、生化等,必要时进行食道调搏;清洁局部皮肤,训练床上大小便;向患者讲解术后术侧肢体伸直卧位的重要性;避免增加腹压,以减少出血机会;术前晚保证充分睡眠,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2.2术后护理

2.2.1病情观察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予持续心电监护,观察有无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尤其是室性心动过速;经常巡视病房,重视患者的主诉,严密观察有无心悸、胸闷、气促、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观察有无心包填塞及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术后每日测量体温4次,连续3天。术后常规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术后3天复查动态心电图,观察手术效果。本组2例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术后2h主诉胸闷、心悸,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立即返回导管室二次消融成功。

2.2.2预防并发症拔管后压迫止血,按压力度要适当,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皮下血肿和穿刺处有无深压痛等症状,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和皮肤颜色、温度、感觉有无异常等;如有异常,应立即检查压迫是否过紧,如适当放松后仍有上述症状,应考虑血管痉挛及血栓的可能,应及时处理;嘱患者卧床休息,穿刺部位砂袋加压6h,穿刺侧肢体制动24h[3];以防出血。保持穿刺处敷料的清洁干燥,注意体温变化。本组病人术后未发生并发症。

2.2.3出院指导告知患者术后1个月避免重体力劳动,活动要适度,以维持日常生活自理即可,待心功能恢复后再逐渐加大活动量,以保护心功能;严格按医嘱服药,口服阿斯匹林1-2个月,以免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预防血栓性疾病的发生;教会患者测量脉搏并记录;术后定期来医院复查,出现异常及时就诊。

3讨论

射频消融是治疗室性早搏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射频电流频率较高,对肌肉及神经无刺激作用,消融放电过程中仅有温热的感觉,并无疼痛感,手术过程只需30-90分钟,患者一直处于清醒状态。手术创伤小、成功率高、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可作为不能耐受药物治疗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患者的又一种选择[4]。护理关键是术前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完善各项检查,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细致的护理,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并发症,多饮水,减少静脉血栓形成,完善出院指导。加强随访工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陈新主编.临床心律失常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00.

[2]周巍,骆合德,冯金忠,等.单导管法射频消融顽固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J],吉林医学,2011,32(2):302.

[3]冯培青,朱秀兰,胡健.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27(02):136.

[4]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指南(修订版)[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2,16(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