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与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与措施

招凤彩

招凤彩(广东省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儿科广东中山528429)

【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措施的有效性。方法对比分析干预组和对照组的DQ得分及父母照顾压力。结果两组患儿总体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在干预后12M及干预后24M,干预组患儿DQ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3.121,p=0.002;t=2.968,p=0.004);除躯体化因素外,干预组在敏感、抑郁及焦虑等因素得分较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得分。结论以以听觉练习、语言训练、视觉训练为主的干预措施对于提高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智能发育有积极作用,对患儿主要照顾者的心理支持干预能有效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智能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9-0053-0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多数是由于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引起,可造成患儿在其新生儿期之后出现智能低下、脑瘫、运动发育迟缓、视力或听力障碍、社交能力下降等问题[1-2]。同时会对患儿主要照顾者心理健康产生影响。我科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实行了以听觉练习、语言训练、视觉训练为主的干预措施,同时对患儿主要照顾者心理支持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科学会新生儿组提出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共纳入93例,按随机数据法将全部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对照组47例,中度缺氧缺血性脑病36例,重度11例,其出生时平均体重为2.4±0.3Kg,平均孕周为34.3±4.2周,Apgar评分小于或等于3分者29例,得分为4-7分者18例;干预组46例,中度缺氧缺血性脑病37例,重度9例,其出生时平均体重为2.3±0.4Kg,平均孕周为34.6±2.9周,Apgar评分小于或等于3分者32例,得分为4-7分者14例;干预组与对照组在Apgar评分、临床分度、CT分度、孕周、14d时NBNA得分、出生体重、分娩方式及父母文化程度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同质性较好,具有可比性,见表1、表2。

表1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表2两组患儿父母一般资料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及定期体格检查。干预组实行患儿语言训练、视觉训练等,对干预组患儿主要照顾者提供心理支持干预。其中,患儿干预内容参考国内鲍秀兰提出的0-3岁早期干预内容,主要措施包括:1)听觉练习:在患儿睡眠前后播放分贝较低的声音或是轻柔音乐,对患儿进行声音刺激,并在患儿精神饱满时让患儿主要照顾者多说话,并可用铃声或鼓声等给予声音刺激;2)语言训练:在患儿6M后开始进行语言训练,在患儿6M至1y时,以语言模仿为主要内容,在患儿1-2y时,以患儿自己进行语言表达为主;3)视觉训练:进行视觉训练时,可在患儿清醒时,利用对视觉敏感的颜色(如绿、红、蓝、黄等)的绒毛玩具或是气球实现间断刺激,并在患儿房内放置不同形状的玩具,室内要求色彩鲜艳[3]。患儿主要照顾者心理支持干预主要包括:1)开展缺氧缺血性脑病健康教育:以多种形式(如发放健康教育材料、播放缺氧缺血性脑病录像)向家属提供有关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知识,提高患儿主要照顾者的信心;2)提供精神支持:将患儿的护理扩展到家庭中,多与患儿主是照顾者交流,提供精神支持;3)共同制定康复计划:与患儿主要照顾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其参与患儿康复计划的制定,提高康复计划实施的依从性。

1.3研究工具

1.3.1Gesell智能发育评价

目前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智能发育情况的评价多采用Gesell智能发育检测,Gesell智能发育主要对患儿的个人社会行为情况、大运动、精细动作、言语能及应物能等五个维度进行评价。本研究Gesell智能发育评价采用双盲法,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人员完成。

1.3.2SCL-90

为考察患儿主要照顾者的心理健康情况,本研究选取了SCL-90中躯体体、敏感及抑郁、焦虑四个因素部分作为患儿主要照顾者的心理健康的评价指标。对两组患儿主要照顾者在干预前后在上述四个因素得分变化情况进行比较。

1.3.3总体疗效判定

总体疗效的判定主要依据患儿DQ得分、姿势、运动及肌张力、反射等五项。其中治疗3M以上无明显变化者判定为无效,上述五项指标中有多于一项得以改善判定为有效,有两项指标明显改善为显效,上述五项指标均为正常判定为痊愈。

1.4资料收集及统计学处理

数据收集时间为干预前、干预12M及干预24M。数据录入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患儿及患儿父母一般资料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对两组患儿DQ得分采用t检验,对两组患儿总体疗效差异采用秩和检验,对患儿主要照顾者心理健康差异采用t检验,所有检验均以0.05为检验水准。

2结果

2.1两组患儿DQ得分变化比较

两组患儿DQ得分变化比较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儿DQ得分无差异,具有可比性。干预后,两组患儿DQ得分均表现为上升趋势,但在干预后12M及干预后24M,干预组患儿DQ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3。

表3两组患儿DQ得分变化比较

2.2两组患儿总体疗效比较

两组患儿总体疗效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15例痊愈,25例显效,6例有效,1例无效,干预组21例痊愈,23例显效,2例有效,两组患儿总体疗效比较干预组优于对照组,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两组患儿总体疗效比较

2.3两组患儿主要照顾者SCL-90得分比较

两组患儿主要照顾者SCL-90得分比较结果显示,除躯体化因素外,干预组在干预后的敏感、抑郁及焦虑等因素得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而对照组在上述四个因素得分均无显著变化。同时,干预组在敏感、抑郁及焦虑等因素得分较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得分,见表5。

表5两组患儿主要照顾者SCL-90得分比较

注:*:与干预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原因主要包括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而宫内缺氧缺血影响胎儿脑细胞能量代谢,导致其出现缺氧性脑病变,可造成患儿在其新生儿期之后出现智能低下、脑瘫、运动发育迟缓、视力或听力障碍、社交能力下降等问题。由于出生后0-24M是婴幼儿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同时这一时间也被看作是脑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有研究显示,有计划、有目的性的视、听觉刺激和丰富的外界环境对大脑功能生理和生化的改善均表现为正向作用[4]。本研究以国内鲍秀兰提出的0-3岁早期干预内容,在婴幼儿时期实行了以听觉练习、语言训练、视觉训练为主的干预措施,结果显示,虽然两组患儿总体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干预组在干预后12M及干预后24M,干预组患儿DQ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3.121,p=0.002;t=2.968,p=0.004),提示以听觉练习、语言训练、视觉训练为主的干预措施对于提高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智能发育有积极作用。

同时,本研究还对患儿主要照顾者心理支持干预,以发放健康教育材料、播放缺氧缺血性脑病录像等多种形式向家属提供有关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知识,并向其提供精神支持,让其参与患儿康复计划的制定,提高康复计划实施的依从性。结果显示,除躯体化因素外,干预组在干预后的敏感、抑郁及焦虑等因素得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而对照组在上述四个因素得分均无显著变化。同时,干预组在敏感、抑郁及焦虑等因素得分较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得分,提示对患儿主要照顾者的心理支持干预能有效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牛鹏姣,王育红.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智能发育的影响研究[J].护理研究:中旬版,2007,21(12):3254-3255.

[2]王勤,杨丽娟,毕绘珍.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2):54-55.

[3]崔艳芳.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糖异常与临床分度的关系及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0):1849-1850.

[4]魏月琴,唐淑芬,王荣芬等.早期家庭护理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智能发育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04,7(5):34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