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现状与解决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现状与解决措施研究

卢忠凤

诸城市相州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诸城262212

摘要:基层水利工程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本文通过对我国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发展、存在问题及远期改革目标进行论述,提出应通过明确改革目标、加强重视程度、实行具体责任制管理措施等进一步完善改革。

关键词: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基层水利工程作为农业发展、农村生产中水利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粮食生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的紧迫任务,是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主线。抓住新时期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机遇,加快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基层水利工程供给质量与供给效率,有利于加速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1我国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

1.1产权制度改革后的基层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

现如今,我国的农村经济体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以往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已经无法适应农村乡镇经济建设的发展需求。另外,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与农村的运营方式也有着很大的差距,且对基层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难,致使基层水利工程很难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后,基层水利工程在产权制度上也逐渐开始了新的尝试,以不同的方式对产权进行了重新划分,且对小型水利工程的产权给出了明确的规定,并对计划经济体系中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完善,保障了农村群众在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中主导地位。

1.2基层水利工程为我国农业结构调整提供支撑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国家对城镇化建设越来越重视,也对农业结构的调整提出了更高要求。城镇化建设,需要更多农村人口从农村转移出来,大量农业人口需要从土地中脱离出来,这就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经济生产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生产力的提高,需要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发展规模化农业,这两方面都对基层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有着很高的要求,即要求基层水利工程为提高粮食产量和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提供很好的支撑。

1.3我国现阶段的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特点

首先,我国基层的水利工程项目还保持着公益性的特点,主要以服务于广大的农民群众,使其能够有效的进行抗旱减灾,确保其正常的生产生活,而且极大地满足了农村的建设发展需求。其次,基层水利工程还具有互利互惠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要求,在大面积辐射建设中,提高了用水效率。最后,还具造福于民的福利性特点,不仅工程性质具有富民公共属性特点,而且维修管理也是政府行为。

2我国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现状

2.1管护经费投入依然不足

大部分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经费无财政投入渠道,管理经费大都靠自筹解决;同时,由于小型水利工程不配套、地理位置偏远等因素,导致其经营面较窄,经营效益较差,即使部分效益较好的小型水利工程也未能将经营收益用于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中央针对小型水利工程出台了维修养护财政补助政策,但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小型水利工程数量较多的地区,本身处于山区,地方财力有限,工程管护资金还未完全落实到位;由于维修养护经费短缺,小型水利工程在运行过程中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维修和保养,造成工程带病运行现象增多,影响工程及其周边的安全。

2.2产权性质不明确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经济体系有了很大的变化,原有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方式与农村生产体系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在此前,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通常需要依靠国家政府和农村自行筹划,而建设完成后的工程产权是归国家政府和农村群众共同所有。此后,农村联产承包制度的实行,使农村经济运营方式从以往的集中运营逐步转化为了分户式运营。在这样的情形下,就很难明确政府机构和农村群众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上的产权划分,给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碍。随着社会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也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有了进一步的完善,且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产权问题给出了很好的解决办法。然而,现有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还是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去完善和解决。

2.3管护人员缺乏和管护技术力量不足

管理队伍中专业技术人员少,管理人员业务知识不足,安全责任心不强,管理手段和设施也很落后,无法满足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需要。管理人员大多是在当地农村招募,文化程度不高,缺乏专业和管理技术培训,不能适应现代水利工程管理的需要。非专职管理人员管护责任还不能完全到位。尽管许多地区建立了巡查制度,但大量聘用的兼职人员因技术力量、业务素质、个人意识等方面的不足,无法真正落实工程的管理制度和直接管护责任。

3加快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

3.1统一推进地权、工程产权、水权改革

鼓励和支持农村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长期流转。同时,推进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和农业用水水权制度改革,引导农户自愿“互换并地”、“化零为整”,充分发挥不同规模经营主体的优势和作用。

3.2加强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提升工程管护水平

3.2.1加强小型水利工程建设

强化工程类型和规模的协调建设。既要推进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解决好“最先一公里”的问题,还要加快“五小水利”工程建设,解决好田间地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3.2.2加大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科技投入

加快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由传统型管理模式向信息化管理模式转变,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大水利设施管护及运行的科技研发及投入,尽快建立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

3.2.3明确小型水利工程分级管理责任机制

明确层级管理机制,对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明确各级各部门管护责任。

3.2.4建立小型水利设施长效管理机制

全面落实小型水利工程管护行政首长负责制,做到小型水利基础设施有专人抓、专人管,定工程、定人员、定职责,分级负责;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将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纳入乡镇年度绩效考核内容。

3.3实行具体的责任制管理

根据我国的国情,对于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首先,要清楚改革的具体方向,将工程的产权进行清楚的划分。政府部门要充分结合分级管理和专业管理等方式,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对工程效益和性质进行科学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正确的管理方向。对于小型的乡镇饮水工程也要引起足够重视,根据实际情况,乡镇政府要进行合理的管理,同时,对其抗旱工程也要全面改善,并筛选出高技能的专业人才来完成这项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从始至终都将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放在了经济建设的首要位置,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就是其首要任务。然而,我国原有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有着许多的缺陷,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改善,且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解决方案,让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得到全面的改善和发展,充分利用其优势推动我国的农业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小勇,王冠军,王健宇,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研究:进展情况及问题诊断[J].中国水利,2015(2):11-13.

[2]姜浩,徐金有.桐庐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管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J].当代经济.2017.(08):76-78.

[3]许晖.我国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3(22):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