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重视”促课堂内涵更厚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两重视”促课堂内涵更厚实

王巧玲

山东省莱州市第二实验小学261400

随着效率课堂研究的深入推进,在不断的学习、实践和反思中,我欣喜地感受到自己教学上的进步,执教的数学课因内涵厚实而深受同行好评。我觉得,这主要得益于我平时做到了“两重视”,即重视“三维目标”的达成和内涵的建构。

一、重视“三维目标”的达成

在具体教学中,我们绝大多数老师往往只注重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而忽视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而我恰恰关注了后两个目标的教学与落实。

1.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教学中,我不仅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更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结合教材内容,适时地将转化思想、对应思想、假设思想、极限思想、集合思想、类比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数学建模思想等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来,使课堂具有厚实的内涵底蕴。如:教学“9加几”时,让学生操作小棒进行探究,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同时运用转化的思想,将“9加几”转化为“十加几”,借助旧知顺利掌握新知;在解决问题教学中运用线段图来理清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同时注意迁移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借助已学的简单分数应用题来解决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2.数学思维训练的教学。平日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总喜欢多追问几个“为什么”,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弄清知识背后的深层原因,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如:在执教《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时,我大胆创新,改变以往“枚举—归纳—练习”的教学模式,而是通过观察百数表引领学生探究认识3的倍数特征,然后引导学生结合2、5的倍数特征与3的倍数特征进行质疑对比,深入探究为什么2、5的倍数只看个位即可?而3的倍数要用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来判断?借助小棒图使学生明确:一个十两个两个来分,正好分完,所以整十数都是2的倍数,同理,整百数整千数等等也都是2的倍数,因此要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的倍数,只看它个位上的数就可以了。判断一个数是否是5的倍数亦是如此。但判断3的倍数却不是这样,因为把一个十三个三个地来分,最后余1,也就是说,把几个十来分最后就余几。一个百是10个十,三个三个分完后余10,把余下的10再三个三个地分,最后余1……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三个三个地分,每一位上分完后剩下的数正好是该数位上的数字,我们把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其实就是把每一位上分完后剩下的数相加,由此才能判断出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这样引导学生追根溯源,发现事物本质所在,真正达到了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效果。

3.数学精神与文化的教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我注意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在适当的地方插入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发现和数学史料的知识,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如,在《圆的周长》一课中,介绍刘徽的割圆术,告诉学生祖冲之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将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字,之后许许多多中外数学家经过艰苦卓绝的计算和验证才证明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这些介绍既让学生了解了割圆术化曲为直、极限的数学思想,又让学生了解了数学的发展历史,从而受到文化的感染。

二、重视教学内涵的建构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

1.数学知识体系的教学。《下跳棋——可能性》一课,我没有拘泥于教材中简单的红点教学内容,仅让学生学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而是对教材内涵进行了深入挖掘,使整节课非常厚实,整体结构更加完整。在新知的传授时注重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前置知识的联系,用“石头、剪子、布”、“掷硬币”等学生熟悉的公平做法及三年级学习的可能性有大有小的知识巧妙过渡到对新知的探究中。当处理完红点例题后,我也没有满足于此,而是又通过“根据袋中棋子的变化,用分数表示摸到蓝子的可能性”及“根据表示可能性的分数,回答棋子的个数”这两组题目,引导学生在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练习中自主发现并总结得出与可能性大小有关的因素、方法及范围。在学生填表格列出“摸到红子的可能性”的所有结果后,我又引导学生三次观察表格数据,将每个数值背后隐含的可能性知识都进行了深入剖析,同时将与可能性相关的新旧知识进行了有机整合,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可能性是1说明事件一定会发生,可能性是0说明事件不可能发生,可能性是介于0-1之间的;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分数越大越接近于1,说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分数越小越接近于0,说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这样学生便对可能性问题有了整体认识,全面深刻地理解了可能性的意义。这种将所学知识置于整个知识体系中,具有知识广度的课堂,是厚实的,耐人寻味的。

2.数学知识应用的教学。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我逐步引导学生明确口算、估算、笔算是计算的三种基本方法,口算是估算和笔算的基础,估算可以转化成口算,估算的结果又可以来验证笔算算得是否正确。在验证时,用末位判断法、位数判断法、排除法等多种方法快速判断。在箭头、大括号的勾画下,学生感受到知识间内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运用口算、估算和笔算这三种方法还能合理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有效沟通了这几种计算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各自的应用价值,整节课浑然一体,富有内涵。

总之,一节数学课如果教师重视了“三维目标”的全面达成,重视了内涵的建构,也就具备了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就是一节有血有肉有灵魂、内涵厚实的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