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歌圩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浅析歌圩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黄春玲

(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南宁530000)

摘要:广西壮族歌圩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深刻的思想教化功能。广西壮族歌圩文化与农民的思想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天然的联系,对农民的价值观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研究和挖掘歌圩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于做好广西壮族地区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广西地区;歌圩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其中壮族历史尤为源远流长,勤劳勇敢的壮族人民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民族文化,如刘三姐文化、歌圩文化、梯田文化等,其中歌圩文化在广西壮族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尤为突出。歌圩的内容主要是山歌对唱和一些具有壮族特色的民俗活动,如板鞋舞、抢花炮、碰红蛋、唱壮剧等。这些民俗活动与山歌对唱构成了独具壮族特色的歌圩文化,其中山歌对唱是重头戏,它与农民的生活联系更为紧密,也生动地体现壮族人民的精神生活。

一、歌圩文化与壮族农民具有紧密联系

《尚书、禹典》中说“诗言志,歌永言”。壮族人民就是用山歌来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传递情感,交流感情的,虽然大多数古代的壮族人民不会看书识字,但是智慧的古代壮族人民却用歌声的方式一代代传递了许多关于伦理道德、为人处世、社会生活、恋爱婚姻、岁时农事、天文地理等知识。在现代,歌圩被当成是壮乡最佳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地方政府通过举办歌圩,以歌圩为载体,用唱山歌的方式来传达我们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广西河池市就充分的利用了歌圩的这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河池市的各个地方举办歌圩,开展主题为“山歌大擂台,唱响中国梦”的基层宣讲。这种以举办歌圩的方式传播党和国家最新的文件精神,不仅受到了广大壮族人民的欢迎与支持,也有助于壮族人民在山歌擂台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山歌代替语言所传播的东西要比语言更加生动、也更加易于人们接受。因此,要积极挖掘歌圩文化中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资源,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壮族人民从小就学唱山歌,山歌是壮族人民日常生活交流的重要方式。在传统育人教人功能的基础上,现代歌圩文化被赋予了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如育人功能、激励功能、导向功能和传承功能。

二、歌圩文化的育人功能

歌圩是壮族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壮乡,无论是在喜宴婚宴或者田间劳作中,只要有人就有歌圩。歌圩上壮族人民用歌声唱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期盼,也用歌声传递给下一代许多具有哲理和教育意义的道理和故事。因此,歌圩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文化。这种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以歌圩文化为媒介,传唱具有教育意义的山歌。尽管壮族人民没有创立自己本民族的文字,但是智慧的壮族人民却用歌声的方式传递知识,这也是壮族文化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壮族人民用歌声代替文字,用歌圩代替学堂,以口头相传的歌声方式,把壮族文化一代代传递下来,也把先辈积累的关于天文地理,伦理道德,为人处世的道理传给下一代。如《劝农歌》“泥鳅不怕土巴头,做人不嫌屎脏身”,劝诫人民群众劳动不要怕苦怕累,要勤劳勇敢。对于孝敬父母山歌中还唱到:“莫忘父母恩,辛苦养成人。儿孝敬双老,邻里传佳名”。这些山歌所传唱的内容,比传统的书本知识更加生动形象,让人感同身受。地方政府适时地利用了歌圩文化这一功能,通过在广西各个壮族人民聚居地区举办歌圩,请当地的“歌王”、善唱山歌的壮族人民上台用唱山歌的方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武鸣县,地方政府举办了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团结各族同胞”为主题的歌圩会,受到了当地壮族人民的支持,也让人民群众在歌圩会中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各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

第二,以歌圩为媒介,对壮族人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壮族歌圩中,山歌对唱是重头戏,但是期间还会有许多具有壮族特色的民俗活动。如板鞋舞、抢花炮比赛和壮剧表演等。板鞋舞和抢花炮考验的是参加者的默契度和团结意识,因此,参加活动的人必须要团结一致,配合默契才能赢得比赛,这也就使得壮族人民在活动中认识到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性。而壮剧则是用表演富有教育意义的民间故事告诉人们关于为人处世的人生道理。如壮剧中著名的《夜送寒衣》和《木兰从军》。这些富有壮族特色的民俗活动,给壮族人民上了一场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壮族人民在活动中学到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思想道德素质观念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

三、歌圩文化的激励功能

壮族歌圩文化不仅具有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也有使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激励功能。广西地方政府通过以歌圩文化为载体,宣传先锋模范人物事迹,激励人民群众学习和弘扬先锋模范人物的先进精神。在广西,几乎人人都知道刘三姐的故事,刘三姐代表了古代壮族人民不畏强权、追求自由的人生态度,更代表了一种积极乐观、不怕困难的人生态度。刘三姐的故事就是壮族人民在歌圩上以山歌演唱的方式一代代传唱下来。现如今,地方政府通过举办刘三姐歌圩会,以山歌故事演唱的方式,传扬刘三姐的传奇事迹,使壮族人民在歌圩活动中感受到刘三姐坚强勇敢,不畏困难的精神,对壮族人民起到榜样示范作用。也让壮族山歌文化在刘三姐歌圩会中不断得到发扬壮大。例如,今年4月8日到4月11日在宜州举办的“三月三”刘三姐歌圩会,不仅有刘三姐大型实景演出、还包括了刘三姐歌王歌圩擂台赛。让壮族人民在此次的歌圩会中不仅能看到刘三姐当年反抗财主的精彩故事场景,也能让大家体会到刘三姐身上坚强不屈,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而像印象刘三姐这样的大型故事实景演出,不仅生动地再现了刘三姐的传奇故事,融合了漓江独特的风土人情,也使得刘三姐的人物形象更加饱满生动,而且让大众更加了解到刘三姐身上那种积极乐观、不屈不挠的精神态度。通过刘三姐歌圩会以及印象刘三姐大型实景演出,有利于壮族人民将刘三姐的这种不畏艰苦、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内化为自己的人生信念,从而激励着壮族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努力。

四、歌圩文化的导向功能

歌圩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同样也具有政治导向的功能。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以歌圩文化为载体,发挥歌圩文化政策导向功能。地方政府通过举办歌圩活动,以歌圩为载体,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此来引导人们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壮族人民积极拥护和支持党的方针政策路线。如上思县举办山歌巡唱会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十三五规划,使壮族人民了解到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六大目标。从而为建设伟大复兴中国梦目标而不断努力奋进。

第二,以歌圩文化为媒介,发挥舆论导向功能。通过举办歌圩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主义舆论氛围,让壮族人民在弘扬以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舆论氛围中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如在广西各个地区举办的各种山歌巡唱会、歌圩、山歌擂台等活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美德,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社会主义舆论氛围,有利于较好地引导人们的思想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向发展。如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山歌培训暨巡回演唱会在天峨县演出,不仅受到了天峨县人民的热烈欢迎,也给天峨县人民上了一堂生动形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让天峨县的人民在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山歌会中,感受到国家的兴旺强势,并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努力拼搏。

五、歌圩文化的传承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政治文化和伦理文化的传播过程,其目的就是实现个体的政治、道德社会化。”歌圩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不仅具有育人、激励和导向功能,还具有传承功能。壮族文化就是通过壮族人民在歌圩上口口相传不断传承下来,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融入外来文化不断发展创新。广西的三月三歌圩节与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不仅将传统的歌圩文化发扬光大,而且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注入了时代气息,使歌圩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和发展。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不仅有传统的壮族歌圩中的山歌对唱,还融入了现代流行音乐和各族民歌和东南亚其他国家的民歌民谣,这样不仅让歌圩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传承,也让歌圩文化吸收了我国各族民歌和其他国家的优秀民歌,从而在不断创新发展中传承下去。如2013年举办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来自世界各地的民族被邀约来到壮乡首府南宁赶歌圩,以歌传情,以歌缔结新友谊。这次的歌圩并没有走大牌明星路线,而是回归民歌本质,以本土歌手代替大牌明星,意在挖掘民歌的内涵,使更多的人了解到歌圩文化精髓。

小结

利用歌圩文化作为壮族地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不仅可以有力的弘扬和继承壮族文化的优良传统,而且还可以利用歌圩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做好广西壮族地区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路线。这也不仅符合群众路线的要求和更有利于继承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龙海平,候峥,封秋宁.“歌圩文化”:壮族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2:84-88.

[2]刘华政.广西传统文化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研究—以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为视角[J].大学教育,2015,1:1-3.

[3]何明智.广西壮族民间山歌文化传播因素及其当代变迁[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5:6-9.

[4]许苏明.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转换[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6-9.

[5]陈万柏,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第2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江风,韦丽娇,方海任.壮乡武鸣三月三山水无处不飞歌—2015年中国壮乡武鸣“壮族三月三”暨骆越旅游文化节侧记[J].文化月刊,2015,4:38-41.

作者简介:黄春玲(1993年—),女,瑶族,广西贵港人,单位为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