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阴阳五行学说与“治未病”的联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探讨阴阳五行学说与“治未病”的联系

刘柯文

成都体育学院刘柯文

关键词:阴阳五行治未病

[中图分类号]R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3-ZPC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哲学思想,渗透到中医学中,与中医学的固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相结合,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中医学特有的思维方法,一直用于阐释人体的生命活动和疾病的病理变化,并指导着人类的养生和疾病的防治。而中医“治未病”作为人类养生防病的重要理论与阴阳、五行学说有着密切的关系。

1阴阳学说与“治未病”

1.1顺四时阴阳而养生防病

古人在与疾病斗争的实践中逐步认识到,治疗疾病固然为战胜疾病的必要手段,然而与其有病而治,何不如未病先防,这才是积极的办法。“与其救治于有病之后,不如摄养于无疾之前”,病而后治,则“用力多而成功少,吉凶各半矣”。要保持人体健康无病,必须“法于阴阳”,遵循自然界阴阳的二气变化的规律生活,与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协调统一,使精神内守,形体强壮。所以,顺应四时变化调养人体之阴阳真气是养生防病的根本法则。临床也常根据这一法则,对“能夏不能冬”的阳虚阴盛患者,在夏季人体阳气旺盛之时,以温热之药预培其阳,则冬不发病;对“能冬不能夏”的阴亏阳盛患者,在冬季人体阴气隆盛之时,以凉润之品预养其阴,则夏日病减。遵四时之话而预培阴阳,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此即所谓“冬病夏治”“夏病冬治”之法。

1.2维护阴阳平衡是治未病的关键

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以阴精和阳气为基础的,人体要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必须有赖于体内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相对的协调平衡,“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如果人体阴阳的协调平衡遭到破坏,出现偏盛或偏衰的局面,就会造成机体生命活动的失常而进入疾病状态。中医“治未病”的根本目的就在于维护阴阳平衡,守之则健,失此即病。另外,对阳热偏胜伤及阴者或阴寒偏胜伤及阳者,治疗在驱邪的同时应加以滋阴或温阳的药物。温热之邪致病易化燥伤阴,出现一系列阳热偏胜的症状。因此,张伟等主张治疗以驱邪为主,同时加以少量甘寒生津之物,防止津液的耗伤,防微杜渐,是“治未病”早期诊治的最好体现。[1]阴阳偏衰,即阴气或阳气的虚损不足,治疗采用“补其不足”的原则。如对于肝阳上亢证的患者,多因肝肾阴虚不能敛阳所致,因此临床上常用滋补肝肾之阴的方法治疗,“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阴阳互损,导致阴阳两虚,治疗采用阴阳双补的原则。因此,许多妇科疾病的治疗尤其重视肾阴肾阳的调治。宋清霞认为,崩漏的治疗应以调补肾中阴阳为主,目的在于益先天之阴精填补精血,佐以助阳之品,使阴生阳长,阴阳调和则崩漏自止。[2]夏桂成教授在崩漏的治疗中也特别强调应用补肾调周法,亦是恢复患者肾阴阳的平衡。[3]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因而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损其有余,使之保持或恢复相对平衡,达到阴平阳秘,是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

2五行学说与“治未病”

2.1五行生克乘侮与治未病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主要是以五行的生克乘侮理论来阐释脏腑组织之间在生理、病理方面的复杂关系。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将脏腑肢节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起来的有机整体。五脏中的某一脏有病,可通过母子相及和乘侮等传变形式影响到其他四脏。中医“治未病”思想正是根据这一规律,指出抓住时机,确定病位,将病邪消灭于未传之时,防其传变的重要性。仲景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尤为注意有针对性的阻截病邪,防止疾病的传变恶化。如《金匾要略》云:“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根据五行相传规律,肝属木,脾属土,肝病最易传脾,若肝病而素体脾虚者,宜在治肝的同时兼以补脾,以防脾虚受邪。娄玉铃等正是根据这一理论提出在治疗肝硬化的同时,用以如太子参、白术等健脾之药,截断病势的去路,从而防止其向肝硬化腹水、肝癌等疾病的转变。[4]张伟等则根据“金水相生”之理,认为温热之邪致病伤及肺胃之阴时,一方面要用甘寒之品补养肺胃之阴,另一方面要加入咸寒之品顾护肾阴,防止肾阴的耗伤,意在“先安未受邪之地”,防止疾病的进一步深入和恶化。[1]情志化生于五脏精气,五脏分别归属于五行,而五行具有生克运动规律,故情志之间也具有相互克制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根据情志之间的相胜之理,临床上可激发患者产生新的有利的情志活动,以矫治其有害的情志变化。

2.2辨五行归属而推断病情

“治未病”的指导思想一贯主张“防微杜渐”。善于了解各种疾病的致病过程及始发阶段的征兆,识别疾病到来前的危险信号,才能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素问·刺热篇》云:“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内脏有病,必然反映到体表,即“有诸内,必行诸外”。而观察分析外在的病理征象,又可推知内脏的病变。五行学说主要是以五行的推演归类分析四诊收集的资料,以五行的生克乘侮理论来推断病情。由于五脏与五色、五音、五味等都可归属于五行,五行中的同一行的事物之间相互感应,存在着某些联系,因而在病邪出现一些先兆一一渐、微之象之际,可以借助四诊,通过色、脉、声音等外征,推测五脏元真之盈亏,为早治防变提供客观依据。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可以诊断为肝有病变;面见赤色,喜食苦味,脉见洪数,可以诊断为心有病变等。

3结语

总之,中医“治未病”的关键在于预防,未病养生,既病防变。阴阳五行学说从人体自身或人与自然的整体观念出发,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机体受到病邪的侵犯时,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维护人体的动态平衡,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伟,张磊,牛阳.“治未病”对温病养阴法的指导[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4):139.

[2]宋清霞.阴阳平衡理论在崩漏中的临床应用[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2(4):6-7.

[3]钱菁.夏桂成“补肾调周”法中的治未病思想[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8):1444.

[4]史海立,赵庆华.从中医“治未病”谈肝硬化的防治[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8):1299.

document.getElementById('cnt-ad').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