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例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100例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探讨

吴含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检验科310016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检验结果对鉴别诊断贫血患者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贫血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各100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采集外周血进行血常规检验,根据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HC)、平均红细胞容积(MCV)的检验结果值与对照组相应的检验结果参数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贫血患者的诊断过程中,血液检验尤为重要。特别是RDW、MCHC、MHC、MCV等这些检验指标在临床上鉴别诊断贫血患者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贫血患者;血液检验;结果探讨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在临床血液病中很常见的一组症状[1]。按照其发病机制可以将贫血分为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等。贫血在临床表现[2]上大多都呈现皮肤苍白干燥,指甲苍白,容易乏力,精力不好,气短心慌胸闷,头晕目眩耳鸣,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头发枯黄,皱纹增多等。贫血时因缺氧可导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有时有舌炎表现,个别患者会出现异食癖。判断自己是不是贫血,不能单凭某些症状,或者只凭主观感觉,就认为自己贫血。不同类型的贫血治疗方案也很不一样,所以在进行临床治疗前首先要确诊贫血类型。临床上对于确诊贫血必不可少的检查项目之一就是血常规检验。本次实验对100例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2月收治的贫血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再选取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60例,年龄(21-69)岁,平均(37.5±3.5)岁,其中再生性障碍贫血有30例,缺铁性贫血有48例,地中海贫血有12例,溶血性贫血有13例,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有7例。对照组男性健康体检者56例,女性健康体检者44例,年龄(19-66)岁,平均(35.3±5.8)岁。两组均排除患有恶性肿瘤、免疫系统及精神类疾病、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以及处在特殊生理时期(月经期、妊娠期、产褥期、哺乳期)等的人,且两组入选的研究人员均有良好的耐受性并且能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由同一个护士按照严格操作规程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集晨起时空腹静脉血(肘正中静脉),放置在相对应的常规抗凝试管中,在规定时间内及时送检并由同一个检验人员完成检验过程。并记录所有血液标本中RDW、MCHC、MCH、MCV的检验结果。

1.3观察指标血常规各项指标的正常参考范围:(1)RDW:10.5—14.5%之间。(2)MCV:82—92fl之间。(3)MCH:26—32pg之间。(4)MCHC:320—360g/L之间。将所有血液标本中的RDW、MCHC、MCH、MCV的检验结果与相对应各项指标的正常参考范围进行统计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液检验各项指标结果,如表1.

3讨论

本次实验研究可以发现,不同类型的贫血患者血液检验指标各项结果与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检验各项指标结果相比各有不同。在血液标本中的指标RDW、MCHC、MCH、MCV来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除了RDW的值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其余三项指标参数与健康体检者相对应的指标参数相接近;而缺铁性贫血患者和地中海贫血患者RDW、MCHC、MCH、MCV各项指标均明显与健康体检者有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然而溶血性贫血患者除了MCH与健康体检者的MCH指标参数差异不明显外,其余的各项指标与健康体检者相比有显著差异;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在MCH、MCV上与健康体检者相比有明显差异,却在MCHC和RDW上与健康体检者的相对应指标参数无异。这说明在临床工作中,通过简单方便高效快速的血液检验,根据相应的检验各项指标的参数情况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初步判断诊断是否为贫血患者和贫血程度并且可以辅助确诊贫血类型。

根据贫血发生的原因将其分为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失血性贫血三大类[3]。血红蛋白合成障碍、核成熟障碍、骨髓造血功能减低等原因造成的造血不良贫血(红细胞生成减少);如创伤致大量外出血或内脏破裂大出血、月经过多、消化性溃疡等引起的失血性贫血;红细胞内在缺陷、红细胞外在因素如免疫性,非免疫性引起的溶血性贫血(红细胞破坏过多)。鉴别贫血性质的指标[4],经常应用的是由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量计算出来的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三项指标。MCV增大,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减少,见于缺铁性贫血,增高,是溶血的指征,降低而伴有小细胞增多症,为缺铁性贫血,降低而伴有大细胞增多症,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综合MCV,MCH,MCHC三者的变化,可将贫血鉴别为低血素小红细胞性贫血及高色素大细胞性贫血(MCV增大,MCHC高于正常值)三种[5]。这对于鉴别诊断贫血类型有重要价值。

综上所述,血液检验中各项指标的参数对于临床上辅助诊断贫血患者的类型有很重要的作用,且血液检验方便高效,费用低,对患者的创伤小,患者更易于接受并配合治疗。因此,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对于不同的贫血患者,要通过血液检验进行针对性的检查,帮助提高诊断的正确率,从而进行相应的后续治疗。

参考文献:

[1]孙玉国.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2):230-231.

[2]赵静峰.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作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报,2013,34(11):1658-1659.

[3]慧双红.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临床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4(09):111-112.

[4]王凤莲.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学.2014(08):157-159.

[5]谭维贤.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的临床作用[J].华夏医学.2013(1):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