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林美玲

林美玲(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福建厦门361022)

【摘要】目的探讨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原因以及相关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2年在我院产科住院的78例产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原因,总结相关的护理方法。结果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原因主要有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及社会因素,78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抑郁症基本消失,病情得到好转。结论对产妇产后抑郁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减少对产妇身心健康以及婴儿发育的影响,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原因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4-0295-02

产后抑郁症是产妇分娩后的常见病症之一,是妇女在分娩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紧张、疑虑、内疚、恐惧等,极少数严重的患者会有伤害婴儿或者自杀的想法和行动。产后抑郁症是女性精神障碍中最为常见的类型,是女性在分娩之后,由于性激素、社会角色及心理变化所带来的身体、情绪、心理等一系列变化。我国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在15%~30%之间,多发生在生产后的1个月~1年内,不仅影响产妇和婴儿的健康,甚至还会影响到婚姻、家庭和社会,因此,医护人员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对产妇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同时要做好相关护理工作,降低抑郁症的发生率。本文通过对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找出病因,总结相应的护理方法,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至2012年在产科住院的78例产后抑郁症患者,均为足月初产妇,意识清醒,产前无妊高症、心脏病或其他内科疾病。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27.3岁,其中自然分娩31例,剖宫产47例。

1.2临床表现。①产妇常感到心情压抑、沮丧,不愿与人交谈、孤独、伤心或者流泪,情绪焦躁、易怒;②自我评价降低,自责、愧疚、自暴自弃,有时对身边的人充满敌意、戒备心理,与家人、丈夫关系不协调;③创伤性思维受损,行为上反应迟钝,注意力难以集中;④对生活失去信心,出现厌食、睡眠障碍、易疲倦,有时陷于错乱或昏睡状态,严重者表现为反应迟钝,对生活失去兴趣,丧失社会能力,并且伴有自杀或者残害婴儿等倾向。

2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原因

2.1生理因素。内分泌的变化是导致产妇产后抑郁症的重要生理因素,产后抑郁症妇女雌激素持续性低水平,而孕激素则保持相对较高水平,从而使二者的代谢平衡紊乱。产时产后的并发症、滞产、难产、手术产是产后抑郁不可忽视的原因,由于分娩带来的疼痛与不适,对产妇的生理和心理都会造成一定的伤害。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率会相对较高。

2.2心理因素。由于产妇缺乏对分娩过程的正确认识,而分娩痛也会使90%产妇对分娩存在着紧张、恐惧心理,同时对婴儿是否健康、性别是否理想等的担忧,也会导致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另外,负面性生活事件比如事业、生病、先兆流产等,也是促发抑郁的重要诱因,并且孕期的负性生活事件越多,产妇患抑郁症的可能性越大。对母亲角色的不适应、性格内向、保守固执的产妇好发此病。

2.3社会因素。不同的分娩方式会使产妇产生不同的担忧,剖宫产和自然分娩相比较,剖宫产对心理影响较大,若分娩后出现死胎、死产、胎儿畸形等不良的分娩结局,也会诱发产妇产后抑郁症。产妇分娩完成以后,需要在家静养一个月,而在此期间与外界的接触减少,生活范围缩小,产妇容易变得烦躁不安、厌倦、忧虑,最终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3产后抑郁症的护理

3.1产前护理。分娩前医护人员要做好相关分娩知识的介绍与讲解,使产妇充分认识到分娩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对分娩时的痛苦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积极面对。在分娩期医护人员要严密观察产程的进展,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缓解紧张心理,尽量减少分娩痛对产妇身心的不良刺激。可以允许产妇家属陪伴,减少孤独感,增强分娩信心,对于剖宫产的产妇要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减轻对手术的恐惧和担忧。

3.2心理护理。注意保持病房环境的安静舒适,让产妇有充分的休息,主动与产妇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个性特征,并且给予鼓励和指导,告诉产妇愉悦的心情可以促进乳汁的分泌,激发产妇积极的心理反应。保证良好的社会、家庭氛围,可以运用暗示、引导等技巧制造温馨气氛,增进产妇与家人的关系,消除产妇心理上的焦虑、抑郁、烦躁情绪,从而减少抑郁症的发生。

3.3发现征兆及时处理。产后6周是抑郁症的高发期,在此期间要高度重视产妇的心理状态变化,一旦发现产妇出现焦躁、郁闷、压抑等情绪时,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态度要和蔼,语言要恳切,让产妇感受到医护人员的真诚与关心,树立产妇的自信心。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身体的恢复,也会对婴儿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家属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关注产妇的生理、心理变化,给予产妇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帮助,及时消除产妇的不良情绪,进行适当的有针对性的护理,降低抑郁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李会莉.48例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J].当代医学,2009,15(19):144-145

[2]黄健桃.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因素和预防措施[J].医药世界,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