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子宫内膜采集器在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子宫内膜采集器在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效果

许冰梅

许冰梅

齐齐哈尔讷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61300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子宫内膜采集器在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需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80例,应用子宫内膜采集器采集子宫内膜组织,随后应用宫腔镜评价标本采集范围并直视下活检内膜组织。所有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80例患者中,宫腔镜检查发现满意标本率82.50%(66/80),14例不满意标本。满意标本66例患者中,分别有42例和21例异常子宫出血或无症状超声发现宫腔占位,3例由于乳腺癌术后子宫内膜增厚。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子宫内膜采集器应用于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综合护理;子宫内膜采集器;子宫内膜癌;筛查

子宫内膜为构成哺乳类子宫内壁的一层,可随性周期发生显著变化。近年来,随着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发病率上升,子宫内膜疾病发病率增加,因此对此类人群进行确诊及早期治疗可有效避免恶性子宫病变[1]。子宫内膜采集器为子宫内膜疾病活检常用诊断方法,其获取的有形成分可进行组织学诊断。我院自2017年1月~2017年12月对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疾病患者行子宫内膜采集器取宫腔组织进行病理诊断,并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需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80例。患者年龄21~68岁,平均(43.29±10.53)岁,所有患者均可耐受宫腔镜检查术,并至少出现以下临床情况之一:①异常子宫出血;②超声提示宫腔占位;③乳腺癌术后子宫内膜增厚。

1.2检查方法

患者采用静脉麻醉,应用净优采集器(北京赛普九洲,SAP-1)采集子宫内膜组织。将采集器在外套管保护下缓缓送入宫底,回缩外套管,暴露毛刷顺时针方向转动10~20圈,将毛刷退回外套管,取出,作为标本1放入采集器专用固定液中,送组织学检查。然后再次放入4.5mm的宫腔镜检查毛刷取材的范围,并直视下活检内膜组织标本2,送病理学检查。

1.3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检查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如下:①检查前护理:患者因为首次进行结肠镜检查,易产生紧张、恐惧和疑虑心理。在患者进行预约检查时,责任护士应与患者诚恳、亲切地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实施相应的心理干预。如告知患者检查的必要性、检查步骤、插管过程及注意事项,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以提高其检查的信心,降低其心理负担。讲解情绪与疾病及其所产生症状的关系,介绍检查室的环境、仪器设备等,可减轻患者的应激状态。②检查中护理:主动引导患者进入检查室,协助患者采取合适体位,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给予理解和尊重。其次,在检查过程中心理护理不能间断,如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安慰放弃一些不现实的想法。③检查后护理:对患者疾病的诊治、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饮食及休息进行指导,注意观察有无腹痛、便血等并发症,如出现面色苍白、腹胀、剧烈腹痛、血压下降、脉率及心率增快等,应及时报告医师。

1.4判断标准

(1)满意标本:宫腔镜下可见宫腔四壁、宫底、双输卵管开口均有明显擦痕;且有足够量的腺上皮细胞,包括5~6堆内膜细胞。(2)不满意标本:①宫腔镜下仅见宫腔四壁有擦痕,宫底或双侧输卵管开口任一处无明显擦痕;②组织标本过少,不够做出病理诊断。

2结果

80例患者中,宫腔镜检查发现满意标本率82.50%(66/80),14例不满意标本。满意标本66例患者中,分别有42例和21例异常子宫出血或无症状超声发现宫腔占位,3例由于乳腺癌术后子宫内膜增厚。宫腔镜直视下活检发现:正常子宫内膜20例(30.30%);子宫内膜癌/不典型增生9例(13.64%);其余为良性增生性疾病37例(56.06%),其中息肉14例(21.21%),肌瘤3例(4.55%)。不满意标本14例患者中,3例(4.55%)组织过少,无法制片;11例(16.67%)擦痕不能遍布整个宫腔,其中7例为双输卵管开口处不能见到擦痕,4例未能进入宫腔。见表1。

3讨论

早期筛查出子宫内膜癌和不典型增生,无疑可以为尽早治疗创造条件。传统上,我们习惯使用分段诊刮或宫腔镜检查以获取组织学标本。后者可以发现宫腔内微小的病变及位于某些特殊解剖部位如宫底/角部的病灶,可确诊发生部位、形状及大小,克服了分段诊刮的盲目性[2]。很多研究认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活检是内膜检查的金标准。但它们在操作时都需要专门的手术间,并会引起患者的不适。使用子宫内膜采集器,具有取材成功率高、出血少、基本无痛、简便安全的优点,患者的耐受性、依从性以及重复检查的接受性较好,适用于对个体病情的长期监测以及高危人群的筛查,而且可作为分段诊刮取材不满意者的补充取材手段[3]。由于子宫内膜采集器检查过程中患者存在紧张、担心、恐惧等心理不适,影响检查顺利进行,甚至导致检查失败。因此,护士的护理服务行为直接影响检查质量。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更加注重“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在子宫内膜采集器检查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分散患者注意力,使其在生理及心理等方面达到舒适,增加患者的安全感,从而在安全、舒适、放松的氛围下完成检查。本研究结果表明,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子宫内膜采集器应用于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蓉,沈丹华,唐志坚,等.子宫内膜采集器在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3,14(3):242-244.

[2]姜翙,陈悦,周烨,等.子宫内膜采集器在筛查子宫内膜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J].2013,21(9):624-626.

[3]苏银枝.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子宫内膜采集器在子宫内膜疾病患者保守治疗随访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8):1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