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诊断在临床药学实践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药学诊断在临床药学实践中的应用

曹军霞刘兴东

关键词:药学诊断;临床药学实践;应用

药学服务(pharnlaceuticalcare,PC)指利用本身所学专业药学知识,药师向大众(包括病患、病患家属以及医务人员)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应用相关的包括药物信息、药物的应用知识以及药物选择等的服务,这一概念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药学联合会(FIP)在20世纪80年代共同提出的。临床合理用药与患者疾病能否得到有效治疗息息相关临床用药时,药师在合理用药中起着重要作用,除了配方发药以外,药师还应指导病患合理用药,当病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有疑问时,要及时给予解答]。药学服务的宗旨就是为了能够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最大程度发挥出药物的价值,促使患者尽早康复。

1药学诊断内容

1.1药物用法及用量

(1)关注给药方式的正确性,例如对于注射给药中还包括皮下注射与肌内注射两中方式,口服给药包括吞服、舌下含服等。(2)药物剂量,临床药师需要对药物剂量与过量之间给予重要关注。(3)对药物是否适合患者给予准确判断,并分析是否存在与本药物药效相当的替代品。

1.2治疗内容

(1)对药物的血药浓度进行严密监测,如果药物对患者个体差异具有较大影响,则需要及时地对患者血药浓度监测进行确定,同时合理地判断监测内容。(2)若在治疗的过程中药物效果并不理想,在确定药物选择没有出现差错的前提下,则考虑换上新品种药物。(3)避免出现给药重复现象。(4)效价,主要指的是患者所采用的药物是否存在替代药物,且替代药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医疗费用。(5)当患者在用药的过程中,出现说明书及相关文献未曾记载的相应症状则需要予以重视。

1.3药物间作用

(1)药物与临床检查,具体是指药物对临床检查中的一部分指标造成影响;(2)患者所用药物间的几种药物是否存在相互作用状况,以及药物疗效是否存在影响及毒副作用等;(3)临床药师要关注药物与食物间的相互作用,确保药物疗效不会受到食物影响,同时还需要考虑到饮酒与保健食品;(4)对于一部分药物应忌用与慎用,同时密切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

1.4药物代谢

(1)病理因素,主要是指患者因肾功能衰竭、肝硬化等可能影响其代谢状况;(2)不可变因素,主要是指患者性别及年龄等生理因素对药物代谢状况造成影响;(3)可变因素,主要指的是例如苯巴比妥、华发林等药物间可能出现的药效相互影响,从而改变了药物在体内的代谢状况,进而影响药效。

1.5药源性问题

(1)药物依赖病,主要是指患者对药物的戒断症状或精神依赖等;(2)过敏反应患者对于所采用的药物有或可能存在过敏症状,这就需要临床药师对患者临床症状及时地进行判断;(3)不良药效,主要体现在患者对药物已经表现出的或有可能表现出的一系列不良反应。

2提高药学诊断在临床药学实践中应用措施

2.1做好临床合理用药的开展

(1)药物监测与临床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管与评价系统》用于用药监测,审核处方中是否有不合理用药情况,具有参考价值。对存在超量用药、配伍禁忌等可能使患者造成不良后果的多种情况的处方,可利用这套用药安全监测系统,实时警告,避免药物不良事件发生。临床药师到各临床科室,将患者的诊断和药物使用情况,通过检测系统分析,查找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及可以解决的方法提供给医生。由于新药不断涌现,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在加快,根据掌握的最新资料,结合患者病情,使医生能够较快地采用并合理地使用于患者治疗。

(2)抗菌药物强化管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范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临床药学工作重点监测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强化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也制定了相应办法,加大了医院对抗菌药物使用的控制。通过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监管,对住院病人抗生素基本用药使用情况及调查,对各科室应用抗菌药物的数量、金额、药物使用百分比和强度等分析整理[6],对某种药品三个月用量都排前三名的停止使用,查找原因,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

2.2做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1)对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监测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标志着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已经开始走向正轨,开展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要求药师不断学习,配合医师制定治疗方案,对自身业务素质,必须是过硬专业知识的积累。通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组织的培训和专业学习,了解我国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的法律法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现状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的程序。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是临床药师的主要职责,不良药物事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医院药学服务的改革。负责ADR工作的药师要深入临床,通过患者个体化用药治疗观察临床效果,与医务人员密切协作,提出治疗药物方面的建议,全程参与某一特定患者的药物治疗,指导医护人员合理用药。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时临床药师对常用药物禁忌症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为保证患者的药物治疗达到最佳效果,临床药师应进一步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尽可能地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2)做好血药浓度监测工作

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很多,对安全范围窄、需要长期使用的药物,根据患者病历特点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地高辛的治疗量接近中毒量,如果患者本身血钾偏低或在使用利尿剂的同时引起电解质紊乱,合并抗菌药物和硝酸酯类药物后可影响地高辛在体内的血药浓度与效果。年龄特征超过65岁、肌酸酐清除率小于30mL·min-1的患者在服用地高辛时应个体化调整剂量,维持电解质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对于服用排钾利尿剂的患者可减少地高辛的中毒反应,通过分析地高辛血药浓度的实际影响因素及各因素对其的影响程度,注意监测血药浓度并重点关注可能发生的中毒反应是临床药学的重要监护点。临床治疗中合并用药有时不但没有起到增强药效的作用,反而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率增高,应尽可能地避免药物不良相互作用而导致的ADR和DID发生。

2.3积极与临床药学学科优势医院建立合作关系:

让“区域内”药师走出去,把优秀药师“引进来”。完善和落实药师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切实保障药师继续教育的权利。给临床药师成长的时间和空间,培养高素质人才。

2.4加快和完善临床药师绩效考核和改革:

从薪酬和晋升引导药师的学习方向和工作重点,从“调剂”转向技术含量高的医嘱审核、处方审核,用药咨询、慢病管理等。

临床药学发展落后的区域,需抓住此次医改的机遇走区域合作发展共赢的道路。国家各行业在互联网时代都面临这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价值的体现考量的是“脑力”。技术含量低的工种终将被取代,如果说以前很多调剂工作只是“药品搬运工”的话,在这次医改的开始,不积极“学习”,医院药学不积极回归药学专业知识的本质,若服务临床服务患者能力不足终将被“托管”。

总之,随着临床药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医院体制的改革,临床药学在各级医院药学部重视下也更加完善。临床药学是药学与临床联系的纽带,是药学研究的新兴领域,对促进药学学科的发展以及保障医疗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规范化管理才能提高合理用药的水平和临床用药的科学性,临床药学有义务对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建军.临床床药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世界中医药2015,11(10):419-420.

[2]蒋雪华,喜西,仁杰,等.临床药学学科与学科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药房2008,9(3):65-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