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探讨

任忆

任忆

安徽远见建设有限公司安徽232001

摘要:随着科技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风景园林生态学也在不断完善,社会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风景园林工程则可以利用调节功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海绵城市理论的发展,对推动城市绿色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园林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论;风景园林规划;应用探讨

引言

随着当前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其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数量也不断增加,进而也就很容易在城市发展中出现较多的问题和缺陷,结合这些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言,内涝问题以及水资源应用不当问题是比较重要的一环,其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有序性和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具体到城市内涝问题以及水资源循环方面的问题优化和解决中来看,构建海绵城市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这种海绵城市理念的构建能够较大程度上保障其具备较强的较强的水资源调节控制效果,有助于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1海绵城市理论概述

海绵城市理论是新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以及对抗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效果。在雨量较大的情况下,能够起到良好的吸水、渗水以及储水功能;当出现干旱情况时,可以释放水源缓解干旱。海绵城市理论对生态原则进行了优先考虑,将人工措施与自然途径相结合,在保证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能够有效积存雨水,并对其进行一定的净化作用,使雨水资源得到利用。在景观设计中,运用海绵城市理论,必须包含“海绵体”,包括河湖、绿地、花园等,或者渗透地面,雨水可以从海绵体向下渗漏,达到秩序回收的功效,剩余水资源要利用城市排水系统进行外排。

2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应用

2.1风景园林路面规划

首先,风景园林规划人员应科学降低道路占地面积,适当拓展绿地规模,可参照环状路网设计原理,实现降低风景园林道路面积的目标。例如,应用曲线等路形,将直线路取而代之,与此同时,维护间隔绿化带规划面积与排水需求之间的匹配性。其次,采用分散度高、连贯性优良以及密集性大的绿化植被,替换道路两侧排列整齐的高大植被。最后,在风景园林路面规划过程中,应参照海绵城市理论去选用建设材料,通常情况下选用性能优良、功能多样、渗透性优质的路面材料,借此方式使风景园林雨水水质、雨水吸纳与雨水径流量等功能的完善有所保障。

2.2风景园林绿地规划

首先,园林规划相关人员应参照林木根系分布状况,风景园林规划的整体标准,有针对性地编制集水坑塘建设方案。其次,需结合集水坑塘地形地貌、集水效率等现状,科学布设乔木、灌木和草地等植被的分布形式。最后,相关人员在规划过程中还需精确掌握地下管网、排水口等结构的方位,将其设置为风景园林绿地规划的凭据,并和整体规划工作相整合,从而在凹洼地段实现科学布设流水通道的目标,这样的规划方式一方面与园林排水需求相匹配,另一方面也强化了景观园林绿地的趣味性。

2.3风景园林水景规划

在园林水景规划中运用海绵城市理论,需充分考虑水体与自然界的渗透与结合,并根据实际的地形需要,将水体与植物、山体等结合起来,实现水体的开放性储蓄。同时,做好水景园林的低洼地规划设计,以达到对水资源的吸收、储蓄、渗透、净化等作用,并在城市景观需要水资源时加以有效利用,以真正达到有效调节城市水资源的目的。

2.4风景园林公园建筑物规划

首先,为确保风景园林规划的整体性、美观性,相关人员应事先开展勘察工作,从而对公园建筑场地的地形、地貌、气候和降雨等信息有一定了解,在对其进行整体分析的基础上,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其次,对于雨季期间风景园林公园建筑物的规划,规划人员可采用把雨水采集至建筑暗渠中的方法,实质上就是把降落至建筑不同位置的雨水,导引至环形的滤水槽内,以滤水槽中的砾石为媒介把雨水过滤,等到雨水被过滤成可应用的干净水后就可以被直接存储于蓄水池内,实现对风景园林公园建筑物中雨水有效采集与应用的目标。

3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风景园林规划

3.1引入生态系统服务手段

对于整个城市规划工作的有效落实来看,为了较好提升其水资源协调和应用效果,还需要重点从水系统的有效规划建设入手进行严格把关,进而也就能够较好提升其对于水资源的有效处理和优化水平。这种水系统的有效构建主要就是针对相应坑塘湿地等进行合理规划,促使其能够在整个城市中进行合理分布,如此也就能够保障其在水资源的协调运用方面发挥出一定的积极作用。针对这种水系统的具体构建和布置而言,需要首先选择较为理想的区域进行布置,保障相应水系统的布置能够较好节约施工建设成本,避免浪费较大的工程量,并且能够促使其在区域水资源的协调方面具备较强作用效果,其需要着眼于整个城市发展进行全面协调,保障整个城市具备理想的海绵城市特色。这种水系统的有效构建还需要促使其能够和相应风景园林工程项目进行有机协调,进而也就能够保障水系统能够在生态性方面表现出更强作用效果,这也是海绵城市构建的重要目标所在。

3.2落实生态环境保护

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应保持景区内的自然特性,这一特性是景区的特色,也是避免园林过度人工化的关键。为了能够真正贯彻海绵城市理论,需充分落实相关生态资源保护措施,从材料、规划方式、种植技术等方面确保园林整体的生态性。比如:充分掌握景区内各地段植物的生长特性,定期做好相应的浇水、修剪等、除草等工作;利用现代互联网平台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景区内进行实时监控,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对景区绿化造成的破坏;针对景区内存在的河水、溪水、泉水等应保持其自然状态,不允许随意截流或改变流向。

3.3合理规划设计绿色建筑

对于绿色建筑物进行合理规划设计也是比较重要的一项海绵城市建设手段,绿色建筑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确实能够表现出理想的价值效果,应该逐步普及和应用。为了更好提升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效果,必须要结合绿色建筑的基本特点和具体需求进行分析,促使其能够在各个方面都反映出较为理想的水资源渗透和协调应用效果。在具体绿色建筑组成区域中,相应绿色屋顶可以说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其能够在较大程度上直接进行雨水的高效收集和直接运用,如此也就能够保障相应水资源得到较为理想的运用,避免对于整个城市生态效益的提升也能够发挥较强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完善风景园林的生态和实用功能,优化城市绿地系统,有助于整个城市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推动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汤敏.风景园林规划中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7(30)

[2]夏振平.海绵城市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环球人文地理,2017(18)

[3]孙溪娅.海绵城市理论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概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