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A检查及介入治疗在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DSA检查及介入治疗在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买志峰付磊

(1宁夏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宁夏石嘴山753000)

(2宁夏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宁夏石嘴山753000)

【摘要】目的:探讨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及介入治疗在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2013年6月到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介入治疗的消化道出血患者65例,均行DSA检查,其中57例患者行内镜检查,对比阳性检出率,并评价止血效果。结果:内镜检查阳性检出率为54.4%,DSA检查阳性检出率为66.2%,DSA检查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内镜检查(P<0.05);介入治疗总止血有效率为93.8%,其中DSA检出阳性患者止血有效率为97.7%,DSA检出阴性患者止血有效率为86.4%。结论:DSA检查在消化道出血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对于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可以明确出血部位,检出阳性率高,且采用栓塞治疗或灌注治疗均具有良好止血效果,且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优点。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DSA检查;介入治疗;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4-0059-02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病,属于急症,患者大量出血,病情比较严重,而短时间内大多难以明确出血原因,因此治疗上存在较大的难度。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DSA检查也获得了进步,在消化道诊断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本文特选择消化道出血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DSA检查和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65例我院2013年6月到2016年6月收治的行介入治疗的消化道出血患者。纳入标准:经相关检查确诊为消化道出血;出血原因不明,而行DSA检查和介入治疗者。排除标准:合并有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肌梗死、动脉粥各样硬化以及外周血管性疾病者;由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者其它外伤导致的消化道出血者;有凝血功能障碍者。本组65例,其中51例为男性,15例为女性,年龄16~78岁,平均年龄(48.5±9.7)岁。65例患者均行DSA检查,其中57例已经接受过常规内镜检查。

1.2方法

设备采用飞利浦FD-20,采用碘帕醇作为对比剂,对患者腹腔动脉、肠系膜上、下动脉进行DSA检查,若发现血管有异常则进行超选择性造影,确定出血部位,然后行采用PVA颗粒、明胶海绵颗粒、不锈钢圈对患者进行栓塞治疗,然后再次造影,若无出血征象,则完成治疗。对于不宜行栓塞治疗者或无血管异常者,则采用垂体后叶素对患者予以药物灌注治疗,造影复查,若无出血征象,则完成治疗。

1.3观察指标

由本科室主任医师和资深主治医师共同评价止血效果,以介入治疗后48h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为依据,若患者临床体征平稳,无出血症状和体征表现,则判断为止血有效;介入治疗后3个月内再出血者,为复发[1]。

1.4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的研究结果,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检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是P<0.05。

2.结果

2.1内镜检查结果与DSA检查结果对比

内镜检查结果显示,31例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54.4%(31/57),DSA检查结果显示,43例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66.2%(43/35),DSA检查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内镜检查,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介入治疗术后止血效果

65例患者均行介入治疗,DSA检查阳性患者43例,其中29例患者行栓塞治疗,均止血成功,而1例患者栓塞治疗后复发出血;14例患者行垂体后叶素灌注治疗,1例患者在拔管后48h内再次出血,其余均止血成功,无1例复发,止血有效率为97.7%(42/43)。DSA检查阴性患者22例,均灌注血管加压素,术后48h内有3例出现再出血,止血有效率为86.4%(19/22)。介入治疗总止血有效率为93.8%(61/65)。

3.讨论

消化道出血原因不明,或者出血部位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断,会延误患者治疗时机,进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近年来,该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死亡率也随之升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导致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比较多,针对不同出血原因,临床上检查方法有多种,但是对于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中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消化道内镜可以直接观察病灶,但是对于处于活动性出血期的患者来说,由于肠腔内充满血液,因此诊断受到限制。而DSA检查则能够通过造影剂来对出血部位进行明确,同时还可以显示病变血管和周围血管的基本情况,有助于对病变的性质进行推测和确定,进而对疾病进行定性诊断,尤其是在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诊断中具有特殊优势[2]。此次研究中特选择消化道出血患者,对其DSA检查和内经济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内镜检查阳性检出率为54.4%,DSA检查阳性检出率为66.2%,DSA检查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内镜检查(P<0.05),这与其他相关文献结论相符[3],再次证实了DSA检查应用于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可行性,可为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参考依据。此次研究还显示,介入治疗总止血有效率为93.8%,可见通过栓塞治疗或灌注治疗可有效止血。介入治疗与血管造影一体化,不仅大大简化了操作,可有助于迅速止血,同时也避免了手术的盲目性,降低了手术风险。

总的来说,DSA检查在消化道出血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对于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可以明确出血部位,检出阳性率高,且采用栓塞治疗或灌注治疗均具有良好止血效果,且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优点。

【参考文献】

[1]陈燕浩,谭国胜,殷云志,等.急性消化道出血DSA诊断与介入治疗疗效探索[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3,7(6):28-30.

[2]刘志伟.DSA诊断及介入治疗用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9):2264-2265.

[3]苏国强,马建华,卢立军.消化道大出血的DSA检查及介入治疗[J].医疗卫生装备,2014,35(1):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