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背景下的作业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1

浅谈新课标背景下的作业模式

殷开红

江苏连云港市岗埠中学殷开红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不应仅限于课堂,而应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英语课外作业就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手段。这些教育理念的更新必定要求改变英语作业的传统模式,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作业观和学会科学地布置作业。

传统的英语作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背诵单词和课文,第二类是抄单词和课文,第三类作业则是翻译、句型转换、回答问题等形式。传统作业在培养学生记忆能力方面非常有效,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但伴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传统作业的缺陷也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这些作业偏重记忆,而缺乏应用。因此,传统作业不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传统作业重复且繁多,缺乏研究,大部分教师布置的作业在质和量都比较随意,对所提供的作业资料基本上都采取“拿来主义”的方式。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采取“题海”战术,这也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另外传统的作业缺乏层次,这忽略了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同时,由于传统作业是书面的多而口头少,这忽视了英语的口头交际功能,这样容易形成“哑巴”英语。

一、作业改革的理论依据

1、《英语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而新课标强调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并形成一定的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2、培养学生兴趣,树立自信心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兴趣是天赋的资源,是未投入的资本,孩子生动活泼的成长是依靠这些天赋资源的运用获得的。我国学者吴也显(1999)在他的著作《教学论新编》中指出:“作业系统如果安排的好,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法”。

二、作业新模式的实践与方向

1、学生自主选择作业

一直以来,作业的形式、内容都由教师作统一的规定,完全忽视了学生的需要。《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把凡是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做的事情都给学生留出空间,让学生有时间去选择、去决定、去思考、去体验、去创造、去实践、去应用。”学生是完成作业的主体,他们是不同的个体,他们对于事物的体验、兴趣各不相同,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承认个性差异。因此,英语作业在考虑共性的同时,也应兼顾学生的个性,所以作业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园地。我在实践中采用了“作业超市”的形式,让学生自选作业,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事实表明,学生自主地完成自选的作业,积极性明显提高了,拖拉作业的现象减少了。学生选择自己想完成的作业,多了选择的空间,多了自主的权力,作业在他们的眼里增添了乐趣。

2、分层作业在教学中的实践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或光明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转引自李丹,1987)而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学习缺乏持久的兴趣和毅力,不喜欢长时间重复做同一种类型的作业。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时有效地落实新课标,我采取“分层作业”的模式布置作业。“分层作业”不但将学生分层,在作业的内容上也分层。学生个体的分层是指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所谓的内容分层,即设计有层次差异的练习题,使得每个学生均能得到“最优”的发展。分层作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厌学、抄袭的现象大为减少,并解决了“吃不了”和“吃不饱”的问题,使得基础好的学生看到山外有山,强中更有强中手,只有不断拼搏,才能勇攀高峰。而对于班中的“弱势群体”——通过完成这些难度适中的作业,既可以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专题作业在教学中的实践

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要求学生利用所给的要求主动地学习,强调自我思考和探索事物,而不是消极地去“接受”知识。因此,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应注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目的,因此,我采取了专题作业的模式。为了使学生摆脱在“专题作业”主题选择上的盲目性,我最终确定了几个全体学生可以选择的主题——日常用语类,专题作文类,文学欣赏类,力求使主题的范围对学生能起到引导的作用。

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的一种积极态度。创造性的作业布置,能给每个学生不同程度的收获,使他们最终能积极投入到各项英语作业中去。当然每一项改革都存在一定的弊端,这需要我们不断去发展,不断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