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韩金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7-17
/ 2

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韩金玲

韩金玲

韩金玲山东省寿光市洛城二中262700

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的体现,阅读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课堂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完成信息交流传递的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阅读教学在整个中学阶段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关系到人文修养的培养,然而从整个语文教学的效果来看,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不少问题。下面就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进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

1.“应试教育”的影响。由于“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语文课堂普遍表现为“试题化”倾向,考试的阅读题型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归结点。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在课堂上尽量把课文讲深讲透,唯恐有遗漏,导致学生产生了对语文学习的逆反心理。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阅读教学,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惯性”。

2.阅读教学的模式化。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设计”教学相当盛行。应该说,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的“提问设计”对避免“满堂灌”的现象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一篇课文提出一大堆问题,在课堂上弄得热热闹闹,却不能抓住主要矛盾,缺乏一两个能带动整篇课文阅读的中心提问,其结果不但不能强化学生深入思考,深刻领会课文的特点、重点和难点,而且也不利于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和从文章中筛选有用信息的能力,既挤走了精心指导学生阅读的时间与空间,又使一部分学生的语文知识有所缺漏。长期如此,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分析形成了对教师的依赖,拿一篇文章给学生自己读,他们便不知怎样去把握重点。对此,老师们往往归因于学生阅读能力太差,所以尽量加大阅读训练的力度,殊不知,如果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也是难以提高的。

3.阅读教学评价目标单一。传统语文教育评价从内容到方式都有定型化倾向,用单一的目标衡量千差万别的学习对象,评价缺乏导向、激励的功能。在阅读教学中,评价目标单一化致使学生没有参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没有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学习积极性,就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人的阅读学习欲望,不同层次的学生就不能得到不同起点标准的肯定评价,学生便不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不利于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

二、培养策略

1.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一贯提倡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反复训练,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稳固的语文学习习惯,是语言功能发展和语文能力提高的必要条件之一。学生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便能够自觉地认真阅读、潜心体味,对语感的提高是非常有利的。考查语文成绩优秀学生的学习经历不难看出这一点,他们都有一些良好的读书习惯,良好的读书习惯使他们建立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成为他们在语文阅读活动中的一种心理需要和行为定势。这对他们阅读能力的发展起到了保证和促进的作用。

2.教师改变教学思路。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摒弃“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从整体上来把握文章的内涵、外延。读一篇文章,我们一定要去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要把握文章的主旨。写作是讲究气势的,整体把握课文才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章中心思想,在此基础上做到精读、细读。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勤于动笔、划要点、编提纲、摘佳句、作批注、写心得等。要提倡朗读,在精读、细读这一过程中,朗读的作用要不断加强。文字是思想和情感的表达,通过朗读才能将文章中蕴涵的思想深刻体会。

3.语文阅读教学注重创新。阅读教学要采用虚拟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虚拟提问是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自己主动去解决问题的开始,只有把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出来,才能更有效地使语文课上得有内容、有意义。教师要注重提问的启发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启发性的课堂提问能够激起学生的主体功能,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潜能,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语言表达等各个方面的创新能力。阅读教学要突出文章的重点和中心,优化阅读课堂教学结构。

4.恰当的评价。评价具有导向、激励的功能。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起点为标准的相应评价,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保持他们良好的学习自信心。评价与对学生要求的学习目标相对应,能较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性。特别对较差的学生,一旦达到目标的要求,教师要适当地肯定,进行适度的鼓励性评价,这会成为学生不断进取的催化剂。评价要与相互学习相结合。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在教师指导下依据恰当的评价标准让学生相互评价。相互评价有利于形成宽松的氛围,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有助于学生取长补短,掌握语文知识,提高鉴赏能力。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时的某些心理障碍,激发学习欲望,不断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5.注重理论与个性化建构。新课标强调阅读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思考以及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对话,要真正实现学生、教师、编者、文本四者之间的多重对话。这是当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所面临的新课题,也是接受理论的文学观。它对读者的重视和强调,纠正了历来对文学认识的片面性,让我们对文本和读者的相互关系有了新的认识。这种关系的动态性和双向性,打破了把艺术欣赏视为单向的审美静观的传统理解。这种辩证关系更符合实际,也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对读者的尊重,读者能真正得到新的艺术经验和审美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