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甘草酸苷佐治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10例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1

复方甘草酸苷佐治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10例临床观察

陈景春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第一医院福建漳州363100)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1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对照组100例,观察组110例,对照组给予病毒唑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对比2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可有效降低患儿体温,迅速改善患儿症状。

【关键词】复方甘草酸苷;病毒唑;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4-0298-01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时期的多发病、常见病,约有90%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其主要临床症状是发热、咳嗽、流涕、鼻塞、咽痛等,现代医学多采用病毒唑口服或静脉点滴抗病毒及对症治疗。我院儿科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10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在抗病毒治疗的同时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取得明显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为我院儿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共210例。年龄6月至6岁。所有患儿的诊断均符合《实用儿科学第6版》中关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入组标准:发热38℃~40℃;具有喷嚏、咳嗽、咽痛、鼻塞、流涕、食欲减退及全身不适等临床症状,查体咽腔充血;排除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免疫疾病及其他系统严重疾病的患儿。全部病例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110例,对照组100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mg/kg·d分两次给药,按0.1%的浓度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3d。体温超过39℃给予温水擦浴、冰敷等物理降温,酌情使用退热及止咳等对症治疗;白细胞、C反应蛋白增高者加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每片含甘草酸苷25mg),剂量为甘草酸苷2.5mg/kg·d,分3次口服。分别于治疗后3天统计两组的临床疗效。

1.3疗效评定

①显效:用药24h体温下降至正常且无回升,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症状基本消失;②有效:用药72h体温下降至正常,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症状明显好转;③无效:用药72h后体温未下降至正常,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症状无改善。

2.结果

观察组110例经治后,显效56例,有效4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9.1%。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对照组100例经治后,显效25例,有效40例,无效35例,总有效率65%,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及副作用。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说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90%以上由病毒引起,对该病多采用抗病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如不及时给予正确的治疗,极易因出现高热导致惊厥,严重者可危及患儿的生命。因此,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尽快控制疾病的症状是治疗的关键。对此作者选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从而使患儿的发热、咽痛、咳嗽症状得到较快缓解。近年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1]:①甘草酸苷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减少呼吸道细胞对病毒的摄取等作用而具有抗病毒活性,且已证实对抗禽流感病毒、A型流感病毒等有效;②甘草酸苷通过抑制磷脂酶A2的活性,减少促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降低呼吸道、肠道等部位的炎症因子的水平而达到明显的抗炎作用,从而抑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减少呼吸道黏液过度分泌,减轻炎症导致的呼吸道收缩。一直以来甘草酸的抗炎作用被认为与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receptors,GRs)有关,但是最新研究发现甘草酸的抗炎作用虽然是糖皮质激素样作用,但是其作用方式与糖皮质激素受体无关。同时甘草酸苷能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所以具有双向免疫调节的作用;③甘草酸苷有显著的保肝解毒作用。有报告指出甘草酸苷与利巴韦林联合应用时可以明显减少后者谷丙转氨酸水平升高的发生率;④作者在临床应用复方甘草酸苷片中发现该药有明显的增进患儿食欲,改善患儿精神状态的作用。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综上所述,甘草酸苷抗病毒、抗炎、增强免疫力、保肝解毒、增进食欲等多种药理学作用,在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取得明显疗效,而且未发现任何副作用,不失为一种可供使用的临床治疗方法。本报告病例数较少,仍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参考文献】

[1]韩瑶聃等.甘草酸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12;21(21):2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