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探究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护理体会

马环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儿科;护理

儿科护理主要针对从出生到14岁的儿童。由于不同环境的成长和对认知能力的理解,这一时期的儿童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性化护理以人为本,根据不同的护理对象,在满足、理解和尊重护理对象的基础上,提出护理工作的总体要求。2015年,我院开展了儿科护理人性化护理推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选取我院2015~2016年收治儿科患儿138例,男75例,女58例;年龄2.4~12.8岁,平均8.1岁;住院时间7~32天,患者随机分为69例实施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和69例参考组(常规护理)。两组之间在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和疾病类型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个性化护理细节:①营造温馨的医院环境:由于儿童心理和认知功能的发育不完善,新环境的变化很容易引起心理恐惧和不适。保持环境清洁,通风,营造温暖舒适的医疗环境,可以显着降低孩子在医院的早期抵抗力和紧张感。②注意孩子的沟通:孩子的心理系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慢。随着与事物接触的机会增加,他们的智力进入快速发展期。儿童在成长和发育过程中的认知功能有逐步改善的过程。儿童的心理认知和事物接受的变化不仅需要父母的正确指导,还需要正确的护理工作指导。通过表达微笑,孩子的亲密运动,例如拥抱和抚摸孩子,可以增加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并减少孩子的恐惧和焦虑。③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错误:高质量的护理水平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加强临床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的培养,提高技术水平,是保证优秀护理队伍建设,提高临床护理效果的关键。由于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儿科对临床护理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儿科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熟悉临床输液的操作要领,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儿科护理人员必备的专业素质。在临床护理操作中,需要做三次调查和七次调查,注意药物的配伍要求和禁忌症,并在配置液体时注意无菌操作要求。在临床护理巡逻中,要仔细观察细节,不要看起来像形状,要事先了解医疗中的安全隐患和护理工作中的错误。由于缺乏表达能力,临床护士应在输液和治疗过程中实施精细化管理,以确保护理治疗的质量。由于儿童的身体抵抗力和表达能力较弱,不仅必须在护理工作中完成规定的护理工作,还应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和身体变化,如咳嗽,皮肤紧张,精神状态,排尿等。早期发现临床治疗条件的变化。掌握常见疾病的临床知识和病理变化可以正确评估病情变化,便于早期发现问题。④注意父母的沟通:大多数儿科护理纠纷发生在医务人员和家庭成员之间。良好的沟通是减少医患之间矛盾的关键。大多数家庭更关心孩子,在孩子住院后,家庭成员对医务人员的要求很高,增加信任可以更好地沟通医生和患者。

1.3疗效判断标准完成治疗后对儿童和父母意见的综合评价,排除相关人为因素的干扰。效果评价采用问卷调查表进行分析,分为5个级别进行效果评定: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最终进行总满意率的比较。

1.4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软件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在出院时对住院儿童及家长的意见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根据评估标准评估了临床护理满意度。实施组与参照组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疗效比较(例)

组别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满意率实施组(n=69)352652097.10%参照组(n=69)1631135486.96%

3讨论

人性化护理首先由美国人Watson提出,其主要目的是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需求,并在整个护理工作中融入护理工作。人性化护理的提出是适合社会发展的护理工作的需要,是新时期护理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因为小儿护理工作不仅要面对孩子,还要通过父母的积极引导,才能更好地完成临床治疗。由于身心发育和认知功能较弱,儿童对陌生的环境和医疗有很大的恐惧和抵抗力。与此同时,父母对孩子的健康和痛苦过度关心和敏感,并且对医疗保健治疗存在着不同水平的“高要求”和“零容忍”使得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尤为重要。

由于服务群体的不同,人性化护理在具体护理工作中存在差异,但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促进对生命的热爱是人性化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表明,接受人性化护理的儿童在临床护理满意度方面与常规护理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这表明大多数儿童和父母在儿科护理中已经认识到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帮助儿童改善身心发展,积极配合临床医疗,减少相关的医疗纠纷和安全事故。人性化护理工作始于儿童自身需求,注重细节和人文关怀,临床护理满意度高,可作为临床儿科护理的重要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徐志萍.儿科护理中的心理护理及人文关怀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0):286-287.

[2]汪镅欣.人性化护理管理用于儿科护理管理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04):168+171.

[3]孙琼.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0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