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梗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梗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施建光

(云南省玉溪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云南玉溪653100)

【摘要】目的:对比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梗的疗效。方法:择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心内科就诊的90例急性心梗病人,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这些病人纳入A、B、C三组,三组均施予常规治疗,同时,A组予以40mg/d阿托伐他汀,B组予以20mg/d阿托伐他汀,C组予以10mg/d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评价三组病人的疗效及相关情况。结果:经治疗后,A组病人左心射血分数显著高于B组、C组(P<0.05);A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C组(P<0.05)。结论:40mg/d剂量阿托伐他汀用于急性心梗治疗中的疗效最佳,在改善病人心脏功能方面的效果更好。

【关键词】心内科;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急性心梗;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1-0109-0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内科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急重症,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出现游离栓子,致使冠脉完全或者不完全阻塞所诱发的急性心血管疾病。针对心肌梗死急性期病人,应及时采取积极治疗,以最大限度保护其心脏功能,避免梗死扩大,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出现几率。他汀类药物属于HMG-CoA还原抑制酶,可由自身竞争性减少胆固醇而产生,对心力衰竭有着较好的缓解作用[1]。为进一步了解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用于AMI治疗中的效果情况,此次择取在我院心内科就诊的90例急性心梗病人为对象,将这些病人纳入A、B、C三组,分别予以高、中、低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以评定其疗效差异,汇报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心内科就诊的90例急性心梗病人,入组病人临床接触、诊断均符合急性心梗相关诊断标准;经心电图检查可见动态演变,存在持续性胸痛(发作时间在30分钟以上),心肌肌钙蛋白T升高2倍以上;排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感染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病人;临床资料完整,病人或家属签订了此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包括47例男性,43例女性;年龄49~80(68.2±8.76)岁;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这些病人纳入A、B、C三组,各组30例,三组病人一般资料经对比并无显著差异性(P>0.05)。

1.2方法

三组病人均实施防感染、调整电解质、控制血压及血糖等常规的基础治疗,在此前提下,A、B、C三组分别予以高、中、低剂量阿托伐他汀(厂家: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40329,规格:10mg×7片)进行治疗,A组病人入院后12小时内,口服40mg/d阿托伐他汀;B组病人口服20mg/d阿托伐他汀;C组病人口服10mg/d阿托伐他汀;持续给药1周为1疗程,三组均治疗4个疗程,期间不可同服其他降血脂、消炎及影响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药物。

1.3疗效标准

使用超声心动图监测病人的心脏功能,记录其左心射血分数;对三组疗效进行评定,具体标准:如果病人临床症状得以显著改善,心电图抬高ST段经治疗后2天内恢复至正常状态,没有出现心肺并发症,视为显效;如果病人经1~2周治疗后临床症状得以改善,心电图抬高ST段基本恢复,没有出现心肺并发症,视为有效;如果病人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心电图均没有改善,或有持续加重的趋势,视为无效[2]。

1.4数据处理

使用SPSS22.0软件对各项数据予以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表达为(x-±s),数据比对经t检测;计数数据表达为(n/%),数据对比经χ2检测;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时以P<0.05来表示。

2.结果

2.1三组病人心脏功能情况

治疗前,A组、B组、C组病人的左心射血分数分别是(42.7±5.15)%、(42.6±5.28)%、(42.5±5.13)%,三组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A组、B组、C组病人的左心射血分数分别是(55.7±5.08)%、(48.4±3.18)%、(46.5±3.14)%;A组病人左心射血分数显著高于B组、C组(P<0.05)。

2.2三组病人临床疗效情况

A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C组(P<0.05),详细数据见于表1。

表1三组病人临床疗效对照(例)

3.讨论

急性心梗具有发病急促、病情危重等特点,对病人实施治疗时先要考虑缩小梗死面积,尽量保护其心肌功能,预防心肺并发症出现。阿托伐他汀是第3代他汀类降血脂药,能够降低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活性,以抑制人体中产生内源性胆固醇,通过受体途径帮助肝脏摄取较低密度的脂蛋白胆固醇,使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上升,促进斑块内胆固醇逆转运,降低其中的脂质成分,以抑制斑块生成[3]。由于急性心梗的主要病因是斑块局部炎症细胞发生浸润,采取阿托伐他汀对其进行治疗,有助减轻病人病情。该项研究中,A、B、C三组病人分别予以40mg/d、20mg/d、10mg/d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结果指出:经治疗后,A组病人左心射血分数显著高于B组、C组(P<0.05);A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C组(P<0.05)。从这里看出,40mg/d剂量阿托伐他汀用于急性心梗治疗中的疗效最佳,在改善病人心脏功能方面的效果显著,值得推荐应用。

【参考文献】

[1]罗友斌.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梗患者的临床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34(S1):145.

[2]熊巍,叶华,佘姝娅,等.麝香保心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8,13(05):1198-1201.

[3]吴艳丽.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梗的临床疗效对比[J].北方药学,2018,15(09):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