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泰语翻译教学现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2

浅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泰语翻译教学现状

吴克慧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职业高级中学

摘要:西双版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泰语教学中的泰语翻译教学对于泰语教师来说是一个教学难点。一直以来,主要是教师面向学生群体,以教师教授为主,学生以听为被动的接受方式来完成教学的一种模式,这明显跟不上时代的进步。

关键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泰语翻译教学

引言

西双版纳地区的泰语专业已有十多年的历程,纵观泰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泰语听、说、读、写的一个技能的过程,最终能够把学习到的泰语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就涉及到语言与语言之间的交流、沟通,语言与语言之间的翻译。

现针对我校的泰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做一个浅析:

一.边疆地区泰语翻译教学现状

边疆地区的泰语教学中,课程的设置中通常设有翻译课,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翻译基础理论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互译特点有一定的认识,通过课堂上的训练,使学生在笔译和口译方面获得一定的知识。对于我校的泰语专业的学生来说,翻译课一般安排在二年级,因为学生有了一些泰语基础知识,对于所教授的泰语翻译知识都是一些较为简单的内容,在泰汉和汉泰方面对学生做一个最基础的训练,使他们对于汉语和泰语之间的特点及翻译方法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但从这些年的泰语翻译教学来看,学生对于泰汉翻译和汉泰翻译掌握的并不是很好,无论是笔译还是口译,学生的翻译技巧不够灵活,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学生在翻译技能、运用方面的训练有待加强。其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翻译的技能,在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翻译才能。

二.边疆地区泰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边疆地区泰语翻译教学方式问题

由于西双版纳处于边疆地区,教学方式较发达地区较为落后,所采用的翻译教学方式为较为落后的传统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面向同一个群体,难以针对个体差异进行教学。学生主要以听为主,处于被动的信息接受地位,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无法有效地发挥自身的优势。教师也更多地采用照葫芦画瓢、照本宣科、死记硬背的方式来教授学生。学生的学习内容只能是一味地被动摄取,而没有让自己的思维得到训练和开发。教师的教学方法一直以来都是翻译课的任课老师围绕教材讲一遍课文内容的翻译,再让学生做一定量的的纸质的翻译练习,之后再由老师对学生的练习做出点评。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如果以现成的教材或收集资料做成的讲义形式进行翻译教学,就会显得枯燥无味,同时也限制了翻译教学信息量及实事信息的输入,这样不仅影响了翻译课的教学效果,而且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不能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二)教材问题

教材的选用很关键。因为教材是学习者的依据,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教材的内容对学习者来说,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考虑到学习者所需要的、常用的、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教材。目前,边疆地区的翻译教材,特别是我校所能够应用的翻译教材在市面上仅有少量可作为参考,难以针对学习者的实际情况选用到较为合适的教材。同时,教材的内容不易更新,或多或少会显得要么陈旧,要么内容难度大,要么没有时效性,无法跟上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与时俱进的时事状况,因而在翻译教学方面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对于担任翻译课的教师既要能选用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翻译内容为教材,又要能收集大量的、实用性较强的翻译材料来开展课堂教学,以获取更大的教学效果。

(三)泰语教学师资的缺乏

边疆地区的泰语教师,一个是师资能力的缺乏,很多教师对于简单的听、说、读、写都能够胜任,但是对于难一些的课程,像泰语翻译这门课程不是每个教师都能够胜任,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因此师资能力的缺乏是翻译泰语教学中一个较为严峻的问题。另一个是泰语教师在泰语教学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培训机会,教师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空间很小,几乎为零。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不可借鉴和学习的机会,让教师只能局限于自己的教学经验,固定了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这也是滞碍翻译泰语教学方法探索和创新的一大问题。

(四)学生问题

边疆地区的学生普遍存在着这样的情况(以我校职高生为例):

1学生学习的惰性。我校的学生普遍在学习上都存在着厌学情绪,学习上较为懒惰。上课不认真听讲,喜欢睡觉,讲小话,作业不认真完成,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对于老师在课堂上的要求从来不关心,不在乎。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很多时候只能爱莫能助。所以,在很大的程度上,老师在扮演着唱独角戏的角色,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效果。

2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我校的职高生,普遍都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很多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而来,为什么而学,有的只是看着他们像一只无头苍蝇盲目地乱窜,在美好的时光中任意挥霍着自己的青春年华。如此的学生缺乏学习的目标性和主动性,对于教师的教学来说,想获得明显的教学效果是一件很难的事。

3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职高生普遍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一个是学生的中文基础知识薄弱,有些学生写一张请假条都是错别字连篇,最基本的中文母语都掌握得较差。另一个是学生对于一年级的泰语基础知识,即语音知识掌握的不够好,虽然泰语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都是零起点,但是大部分的学生由于学习的惰性,学习的目标不明确,其兴趣性及主动性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很多学生的语音关都没有过,再加上词汇量的积累不够,严重地给教师的教学,特别是泰语的翻译教学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三.边疆地区的泰语翻译教学的整改

(一)泰语翻译教学方式的改变

泰语翻译教学中,尽可能从传统的单一教材教学改变到应用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它可以将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元素组合在一起,学生不但能听到而且能看到教学材料的内容,有利于提高其语言技能。同时,多媒体教材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学生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可以说,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便利条件。尤其对于翻译教学来说,更是可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更快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如今,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资源充分运用于翻译教学中。网上信息或电视节目随时更新,教师可以筛选具有实用性的内容,采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给学生创建真实的语言环境,获得个更好地教学效果。

(二)教材的合理选用

教材的选用要符合中职学生的特点,要以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为依据,建立一套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材。

(三)师资能力的提升

对于泰语教师,需要为教师创造尽可能多的培训机会,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时代在发展,而作为教师的我们更需要紧随时代的步伐,不断获取新知识,才能成为学生前沿的引导者。

(四)学生学习观的转变

中职学生厌学、懒惰等不利于学习的状态要转变。利用学生活泼好动、个性张扬的特点,引导到积极的学习生活中,帮助学生建立适合的学习方法、学习观,为学生的学习指引一条前进的学习之路。

结束语

职高的泰语翻译教学对于泰语教师来说,是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的。作为泰语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来说,我们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