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3D-ASL在脑缺血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磁共振3D-ASL在脑缺血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刘枫任静

刘枫任静

(淇县人民医院;河南淇县456750)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3D-ASL在脑缺血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8年6月-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脑缺血疾病患者为对象,患者均进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3D-ASL脑灌注成像技术检查,对MRA和3D-ASL检查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RA检查用于诊断脑缺血疾病诊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0%、66.7%,3D-ASL检查结果依次为93.3%、93.1%,且3D-ASL检查阳性和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MRA检查,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磁共振3D-ASL在脑缺血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字:磁共振3D-ASL;脑缺血疾病;诊断;效果

临床对脑血管疾病进行诊断中,常使用的检查方法包含X线、CT等。近些年,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磁共振技术在医院临床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磁共振3D-ASL(3D-arterialspinlabeling,3D-ASL)是一种安全性、可靠性非常高的诊断方式,不需要使用对比剂,对于诊断短暂性脑缺血敏感度、特异度均比较高[1]。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MRA)实际使用中对于血管形态及其血流速度变化更敏感,可以清晰的显示患者病灶,进而准确反映出血管病变情况[2]。本次研究以120例脑缺血疾病患者为对象,探究实施磁共振3D-ASL检查脑缺血疾病的效果,以期待为类似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缺血疾病患者(120例)为依据,男性、女性分别为62例、58例,患者的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58.7±8.9)岁。此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选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订同意书。

1.2方法

使用3.0T磁共振成像仪和8通道对患者进行检查,所有患者给予常规扫面序列为:TlWI、T2WI、T2FLAIR、DWI。开展3D-ASL检查扫面参数设定为:TR、TE分别为4632ms、10.5ms,层厚设定为4mm,标记后的延迟时间为1525ms,层数设置为72层,视野设置为24cm*24cm.MRA利用三维时间飞跃法进行扫描,TR、FOV以此为25ms、22cm,TE为2.7mm,重建矩阵为320*19。将3D-ASL数据上传至工作站,自动形成彩色图像,分别采用深红色至深蓝色代表,其中,深红色表示高灌注,深蓝色表示低灌注,并于侧脑室上方、大脑的中动脉工学灰质区域当做测量部位,并求解相对血流,进一步评估患者病变情况。以上数据交由两名经验丰富的诊断医师进行分析,且要达成一致意见。

1.3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20.0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用x2检验,若P<0.05,则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MRA检查结果可知,阳性、阴性预测值依次为67.7%、69%,3D-ASL检查分别为90.3%、93.1%,且3D-ASL检查敏感度、特异度明显高于MRA检查方法,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3.讨论

脑血管疾病作为致残率、死亡率较高的一种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病率处于70%-80%范围之内[3]。脑缺血疾病发病原因较复杂,脑供血血管闭塞等均诱发这种疾病的主要因素,缺血性脑梗死、脑出血等是比较常见的类型。3.0T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属于一种血管显示技术,具有无创性,不需要对比剂,近年来,其敏感性、准确性在飞速发展的MRI设备、后处理技术及日益广泛应用的3.0T场强磁共振作用下日益提升。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属于一种全新容积灌注扫描技术,在脑血流灌注的评价中,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在临床得到广泛的使用。

有学者研究指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3D-ASL脑灌注成像技术和3.0T场强磁共振MRA血管成像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比较,发现和MRA相比,3D-ASL具有较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可以充分展现患者脑白质血流分布状况,对于提高诊断特异性、敏感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此外,对小面积脑梗死或者短暂性缺血者诊断时,上述疾病一致性较低。但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诊断时,二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大多数小面积脑梗死患者实施MRA检查,可以显示脑部大动脉病变状况,但难以充分显现穿支动脉阻塞情况。

MRI所得的图像能够旋转或者切割任何的平面,显示微小的病变。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进行诊断时,MRA无法明确显示患者供血血管异常情况,与MRA方法比较,3D-ASL诊断具有独特的优势。磁共振能够将血流动力学的情况充分的展现出来,具有较高的诊断特异度和敏感度。磁共振检查属于集体软组织检查具有最高分辨率的影像检查方法,对比X线检查具有较多的优势,磁共振在诊断中心性病灶方面较为可靠,并且其特异性、敏感性高达90%以上,3D-ASL在脑局部血液微循环状态的评价中较为灵敏[5]。3D-ASL作为无创、不需要对比增强的磁共振灌注技术,它通过磁化标记的动脉质子迁移至脑组织,实现三维快速成像,从而得到相应的3D-ASL信号。有学者研究表明,3D-ASL具有扫描范围广泛、标记技术高等特点,配合三维采集方法能有效降低伪影,后处理比较简单,可以准确显示异常灌注信息[6]。与MRA相比,3D-ASL比MRA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能够将有效的理论依据提供给临床的诊断工作。本研究结果表明,MRA与3D-ASL检查中阳性及阴性预测值、敏感度存在明显的差异,且3D-ASL检查方法检查特异度明显高于MRA,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脑缺血疾病采用磁共振3D-ASL检查效果明显,不仅可以提升阳性、阴性预测值,也能提高检查特异度及敏感度,是一种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综上所述,磁共振3D-ASL在脑缺血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MRA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贾芮.磁共振灌注成像对老年人后循环缺血的研究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5(5):391-393,397.

[2]王圣军,马函.复合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医药卫生,2016,(3):435-437.

[3]唐桂林.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6,24(7):617-622.

[4]陈明磊,何超明,林康等.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纤维束与肢体肌力恢复的相关性[J].重庆医学,2017,46(23):3203-3205.

[5]吕耀国.低场强磁共振弥散成像在早期脑缺血中的应用价值[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z1):46-47.

[6]赵辉,闫俊强,张育德等.MRI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8,16(8):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