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郊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8-18
/ 2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郊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吴宇静

AnalysisoftheChangesofLandUseintheProcessofUrbanization院IntheCaseofZengchengDistrict吴宇静WUYu-jing(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广州511300)(HualiCollege,Guang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Guangzhou511300,China)

摘要院快速城市化引起土地利用/覆盖的剧烈变化,从而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并产生由生态环境变化引起的各种社会经济问题。进一步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研究有助于减缓或改善这种影响。文章以增城区两个时相的遥感影像为基础,从数量结构、空间分布等方面,分析了增城区土地利用的变化特征。

Abstract:Rapidurbanizationchangesthelanduse/coverdramaticly,whichaffectstheregionaleco-environmentandcausesvarioussocio-economicissues.Furtherlanduse/coverchangeresearchwillhelptomitigateorimprovetheimpact.Fromthenumberofstructure,spatialdistributionandcharacteristicsoflandscapepattern,thepaperanalyzesthelandscapecharacteristicsofland-usechangebyland-usetypemapofZengchengCountry,whichisonthesametimeofdifferentyears.

关键词院城市化;土地利用;动态特征;城乡结合部;增城区Keywords:urbanization;landuse;dynamiccharacteristics;urban-ruralfringezone;ZengchengDistrict中图分类号院F301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23-0316-02

0引言城郊区是一个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出现的处于乡村和城市之间的特殊地域实体,是受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影响最显著、最敏感,人地矛盾最尖锐的地带。城郊受制于分别来自城市和乡村的各种作用力,也正是这种区域上的特定位置使得其土地利用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其土地利用结构复杂、极不稳定、总是处于不停的变动之中。城郊是城市的昨天,乡村的明天,对城郊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在当前,对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研究,尤其是对土地利用结构分析方法的探讨已经成为土地科学研究的焦点,广大学者相继提出了多种研究方法。其中,遥感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信息量大,获取信息快,更新周期短等特点,为土地利用状况提供了有效的信息。与传统方法相比,节省了野外调查花费的大量时间,提高了结果的时效性,增大了研究结果的价值含量,对快速城市化的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增城区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广州东部,背靠大广州,南与东莞隔江相望,东临惠州,北界从化、龙门。总面积1616平方千米。总人口103.67万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因地处连结香港、深圳、广州三个大都市的中部,被称之为“黄金走廊”。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发生数量、空间上的变化。并且,增城本是农业大县,是典型的农村,经过多年的发展到今天成为广东省县域经济的排头兵,已正式撤市设区,并入广州市。增城模式受到各方推广,对我国新农村建设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借鉴作用[2-3]。2014年增城正式撤市设区,成为广州市的一部分。

1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次研究的数据使用的是覆盖增城全市的遥感影像,分别为1990年与2005年两个时相。其中,土地类型分类体系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结合研究区土地覆被特点和遥感信息的可判性建立。此外,有关研究区域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来源于广州年鉴或增城年鉴,相关政策资料来自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文献[2-3]。

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数量结构变化研究使用ArcGIS的空间分析模块将两个时期的土地利用类型图进行叠置分析,得到两个时期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统计分析其属性数据,生成1990-2005年增城区土地利用类型转变化转移矩阵。

2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2.1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结构特征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城市的建设以及土地利用规划作为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使土地利用发生数量、空间上的变化,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发生相互转化。增城区1990-2005年各类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移面积百分比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从1990年开始,经过15年的发展,各类土地利用类型间转化的比例很大,只有林地这种土地利用类型比较稳定,只有18.93%转化为非林地。耕地的主要转化类型为林地、园地,转化率达到四成,值得注意的是建筑交通用地作为城市化进程中标志性的快速增长并且蚕食耕地的土地利用类型,在这里并没有作为耕地的主要转出类型而存在。

转化为建筑用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最要为绿地和水域,占转入比例的57.6%,而建筑用地则主要转化为林地和水域。从相关文献中得知,主要是由于政策转变,北部地区发展生态旅游业,并在区域范围内进行大幅度植树造林,蓄水造湖等工程导致,在遥感影像上则表现为北部丘陵山地间的农村居民点减少。交通用地的转入类型主要是水域、园地、耕地,三者占转入比例的66%以上。体现城市化过程中对耕地、园地、水资源等的侵占。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未来一定时段内,为了特显增城“黄金走廊”作用并吸引资金发展经济,作为基础设施的交通道路数量还会有大幅的上升。

由上述分析可知,增城区的土地利用变化与一般城市化进程中建筑交通等城镇用地侵占耕地、林地、园地和绿地等的状况不同,增城区已进入理性发展的阶段。根据文献记载,上世纪90年代初工业起步初期的增城的发展是粗放型的,导致了环境的严重污染和生态的严重恶化。从2000年开始,增城转变了发展策略,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进行了生态环境大整治,积极护绿造绿,并且对土地利用进行了科学的规划。据记载,从2000年起截止2004年,增城区累计引进社会资金5000多万元,营造各种速生丰产林1万多公顷。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成为增城后发优势。体现了城市化过程中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单单在于破坏生态环境,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只要能够及时调整发展方向,科学规划,就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齐头并进,甚至以生态促发展。

2.2城市化进程中城镇建设用地侵占耕地状况分析将两个时相的土地利用类型图进行空间叠置与合并处理。其中,将建设用地和交通用地合为城镇建设用地一类,耕地为一类,其他土地利用类型为一类,进行叠置分析后,得到1990-2005年建设用地侵占耕地状况图(图1),直观地体现了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城镇建设用地对耕地的侵占情况。

图1显示,被侵占耕地最主要分布于南部和中西部平原地区,并且多沿交通路线产生,分布于道路两旁。该区域为珠江三角洲河流冲积平原,土壤肥沃,耕地数量众多。并且由于被规划为工业区,有多条交通线路经过;靠近广州市,众多房地产楼盘星罗棋布,故该区域成为耕地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最多的区域。

中心城区周边的耕地主要是由于城镇中心区用地向外扩张,由次级城郊转化而成。主要分布于原中心城区周边,并有沿主要交通道路向次级城区蔓延的趋势。其中主要向西蔓延连接中新镇,向南蔓延连接新塘、石滩。由此体现了城市化发展,人口增多等因素无可避免地发生侵占耕地的状况。

相关文献资料表明,从2004年起,增城区根据因地制宜科学发展,保护环境走可持续道路等发展原则与策略,在区域范围内构建南中北“三大主体功能区”:南部建设重点开发的新型工业集聚区,中部建设优化开发的大都市副中心生活安居与文化产业区,北部建设限制工业开发的都市型农业和生态旅游示范区。重点建设“两城三中心”:“两城”,即荔城区和新塘城区,市区努力建设成为生态良好、文化繁荣、经济发达的文化产业和国际化会议休闲城;新塘努力打造成广州东部生态工业卫星城。“三中心”,即石滩、中新、派潭三个中心镇,石滩创建生态工业镇,中新创建增城中部工业明珠,派潭创建生态旅游特色镇。图3.3所显示的被侵占耕地的分布总体来说与上述文献体现的土地利用规划不谋而合,充分反映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和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对一个区域城市化进程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两者相辅相成。

3结论数量结构的研究结果显示,增城区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虽不可避免地占用了耕地、绿地等自然资源,但侵占量很少,并无以牺牲地表自然覆被为代价的发展经济的现象,甚至林地的比重还有所增加。查阅相关文献与统计数据后得知,增城区在城市化初期的发展模式也是粗放型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对自然资源的破坏程度有所减轻,而且努力恢复生态面貌,积极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城市化发展进入理性阶段。空间分布与景观格局特征的研究结果显示,土地利用的多样化趋势明显,空间分布变得更复杂,并向土地利用规划所划的三个功能圈方向发展,体现了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院[1]程琳琳.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土地利用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2006.[2]罗必良.增城模式:县域经济发展的典型经验[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3]刁萃.增城模式的意义———广东增城以生态补偿促进主体图11990-2005年城市化进程中城镇建设用地侵占耕地状况图功能区建设的实践与启示[N].中国经济导报,2008-7-8(B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