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辩论教学法拓宽语文教学改革思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1-21
/ 2

用辩论教学法拓宽语文教学改革思路

陈长春

关键词:辩论教学法;语文教学改革;能力;主体

作者简介:陈长春,任教于山东省无棣县职业中专。

语文教学改革是教学内容的变革,是教学方法与策略的变革,是教学观念的变革,也是教学行动的变革。如何真正落实、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方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感受到辩论教学法在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并愿以此为话题,与大家一起探索语文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一、运用辩论教学法,有利于变知识灌输式教学为能力培养式教学

众所周知,在我们国家,应试教育长期占据着教育的主导地位。与应试目标相适应,在教育行业自然而然形成了一种“重知识,轻能力”的教风学风,从而导致迈出学校大门的毕业生综合能力较低,制约了毕业生长远的个人发展和当前的就业安置。我们要突破学校教育的这一瓶颈,就必须要找到一个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突破口。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恰好发现,辩论教学法就是一种多种能力并重,多管齐下提高学生素质,与当前教学改革目标不谋而合的好方法。

辩论教学法集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于一体,会极大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为参与辩论,学生事前必然会搜集与辩论话题相关的素材,无疑这将会引领他们主动去展开广泛的阅读活动,或促使他们通过网络搜索、采访调查等途径,大量获取与辩论有关的信息。而实际辩论,在客观上则会要求学生把听说读写能力在具体的辩论实践中综合运用,快速筛选、准确理解、巧妙整合多种信息。由于辩论目标的现实存在,学生在辩论准备和辩论实践中,潜在能力会得到大幅提升,思维品质会得到空前磨砺。

另外,因学生日常活动囿于时空限制,他们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比较少,这也是造成学生社交能力相对薄弱的原因之一。而通过组织辩论教学,学生这方面的品质、潜质,则可以得到充分的挖掘、锻炼与提高。这是因为,表达能力是社交能力的重要基础,而辩论教学无疑将为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搭建起一个良好平台,为学生的社会化成长虚拟了一处社会生活现场。

笔者曾在两个学习水平接近的班级之间做过一次对比试验,在一个班尝试运用辩论教学法进行教学,在另一个班则使用常规教学法进行施教,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发现使用辩论教学的实验班,学生思想变得敏锐且呈现出发散性思维趋势,口头表达能力明显提高,课外阅读愿望显著增强,写作水平也相应得到提高,已初步形成良性循环。相形之下,使用普通教学法进行教学的对比班,学生思维则相对迟钝,课堂教学气氛比较沉闷,甚至出现过教师讲笑话调节课堂气氛,学生却不笑的情况,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远不及实验班学生的水平。

二、运用辩论教学法,有利于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应试教育的方法往往导致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被动的地位,他们常常是被动地听讲、被动地完成作业、被动地参加考试……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逐渐变得懒散、迟钝,对学科少得可怜的好奇心也被注入式教学方式消磨得荡然无存,更不用说呈现教学改革所要求的创造性思维了。毫不客气地说,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败,是我们教育者把本来天真活泼、充满幻想、思想自由的学生“培养”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在教学中,笔者意外地发现,运用辩论教学却可以打破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令人窒息的应试教育的积弊,引领学生走出厌学与麻木的心理误区,开拓充满活力的创造性思维的教育空间。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以辩论活动为核心的读写系列实践活动,在观点相左、心灵共振等的激发下,使学生产生思维的火花,使他们能够以真实的论题为中心,以独特的视角为角度进行主动的思考,进而发现观点,陈述己见,进行鲜活的现场创造活动。同时,学生在论辩中逐渐学会了自主学习的方法,逐渐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例如,在教学《项链》一课时,教师可以就课文主人公马蒂尔德这一人物形象,设立论题。因为对于马蒂尔德这一人物历来众说纷纭,有很多不同观点。教师可趁机把这一问题抛给学生,使之成为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媒介。可以这样向学生质疑:对于马蒂尔德这一人物形象,我们是否可以简单地用“虚荣”二字进行概括?从而激起学生探究和思考的愿望,并在自主阅读和思索中自然而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对垒阵营。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因势利导,布置学生就论题展开资料收集和提炼观点活动,进而组织实际辩论,让学生通过观点交流,增强对马蒂尔德这个具有多面性特点的人物的认识,从而学会分析问题要全面的学习方法。

三、有关辩论教学的几点探索

对于教学方法的探索势必会引起课堂教学过程的变革,通过辩论教学法的应用,师生交流的渠道将会被大大拓宽,并将产生多元化发展趋势,教学气氛也势必会变得更加和谐、生动、活泼,教学质量也会因此得到提高。但课堂辩论也易出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情况,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这类情况的出现,合理利用好这一教学方法,使其为语文教学改革开辟出一条新路呢?对此,作者做了点滴探索,得到如下认识:

首先,辩论教学的实施要循序渐进。一方面,学生长期置身于应试教育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之下,他们已经习惯了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而当我们采用辩论教学法让他们开口讲话,发表观点时,他们肯定会有所不适应,会采取退缩甚至是敌视的态度来应对。对此,教师要有足够认识,要明白学生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要善用鼓励和激励的方法加以诱导,从而使学生迈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另一方面,在辩论开始之前,教师要事先布置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做好充分的论辩准备工作,然后再在课堂上具体实施。这样既节约了课堂时间,避免了冷场等情况的发生,又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动手搜集、动脑思考提供了动因,锻炼了学生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例如就《石钟山记》一文中关于石钟山命名原因的分析,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论题:“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首先让学生思考、讨论,然后布置学生在课外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相关事实材料和理论论据,并进行整理、整合、提炼,备辩论之用。

其次,教师设疑要具有启发性。俗话说,“跳一跳,摘桃子”。教师要心明眼亮,思路敏锐开阔,要善于抓住那些在学生看来似懂非懂、似是而非、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广有争论的问题进行设疑、质疑。通过对富于启发性问题的设置、思考和实际辩论,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就把课堂气氛激活了,把学生的好奇心激活了,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活了,把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确立起来了,也把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路打开了。

最后,可以把辩论教学运用到作文教学中。比如在作文课上,当教师在交代作文写作方向时,可同时给出观点相反的两个题目,从而引发学生思考、联想,进而进行选材、拟写作文提纲。然后教师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各自的观点,彼此相互交流、碰撞、辩论、共享,从而丰富、提高、改进、拓宽每一位学生作文写作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运用第一轮辩论的成果写成作文。接下来,教师根据学生作文观点将全班学生划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阵营,并组织、指导学生修正、总结、提炼己方观点,整理、积累有价值、有说服力的辩论材料。在此基础上,教师布置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最后的“备辩”。这样,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的思维素质会大大提高,作文的写作水平也会写得更加出色。

总之,辩论教学法的应用将会丰富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给语文课堂带来新的气象,学生的主体地位将逐步确立,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得到新的提高。因此,辩论教学法的引入和探索应用,将会拓宽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路,为素质教育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作者单位:山东省无棣县职业中专

邮政编码:25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