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8-18
/ 1

在音乐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思考

覃月

◆覃月湖北省咸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445600

生命教育,主要是帮助人们认识并珍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并在此基础上主动思索生命的意义,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定位,提升生命的质量。在音乐教学中有机结合教材对学生渗透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健全人格、实现人文关怀、形成健康生命观的有效途径。所谓生命教育,是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优化生命、激扬生命,努力让学生学会感动、学出意义、学有思想、学得快乐。作为隐性课程,音乐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音乐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学校是生命教育的主阵地,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音乐学科是滋养丰富学生精神内涵的学科,在实施生命教育中有着独特的优势。作为音乐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醒我们要关注学生生命的发展,呼唤学生的主体精神。我尝试着以音乐本身的语言去感染学生,激发与传递学生真实的情感,滋养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学生在音乐这块沃土上感悟生活、珍爱生命。

在音乐学科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元素,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要从音乐课程和生命教育整合的课堂要求出发,认真研读教材,重在找准学科目标和生命教育目标的结合点。如歌曲《在这黄金岁月》表现了刚踏进中学校门的学生对新的学习生活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想象,是要同学们学会珍惜美好时光、努力学习。

对于教材中生命教育的隐性内容,我结合音乐的学科教学特点,深入挖掘蕴藏其中的生命教育元素,并不断丰富生命教育的内涵,通过多元化的艺术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的有机渗透。如在欣赏《二泉映月》时,我向学生介绍我国的民间音乐家华彦钧的音乐人生,当学生听到华彦钧12岁那年因为刻苦练琴而在琴弦上被勒出血痕,日积月累拉出了厚厚的茧时,都为他如此热爱音乐而动容,他们在第二遍聆听《二泉映月》时,情感更为投入,脸上的表情也似乎沉醉于音乐之中,感受到作者在谱写这首曲子时凄凉、悲苦的心情。随着深入了解华彦钧,学生知道中年时期华彦钧因患眼疾,双目失明,生活坎坷,在这样的情况下仍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二胡曲。这时,背景音乐又响起了《二泉映月》的旋律,从学生含有泪花的眼神中,我读懂了他们对华彦钧怀有一种敬佩之情。许多学生在交流中表示,华彦钧是用自己的生命来谱写音乐,用坚韧的精神来谱写生命的意义。从华彦钧的身上,学生感受到了他对艺术的一种执着、对生命的一种理解。教材中的隐性生命元素,需要我们挖掘教材并找到生命的融合点,这对于学生良好品德和性格的形成,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渠道,生命教育内容应根据每堂课的教育目标展开,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渗透于教学中。在教学中,要运用多样化的教法因势利导,设境悟情,使学习内容生动活泼,让学生在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同时,潜移默化中受到生命教育的熏陶。例如:在欣赏《义勇军进行曲》这支慷慨激昂、用生命和鲜血凝成的战歌时,我转录了天安门前升旗仪式鼓舞人心的壮观场面,激发了学生振兴中华的爱国热情,使学生体验到了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受到了崇高的民族精神的熏陶。

周总理生前说过:“学一首好的歌曲,等于上了一堂政治课。”确实,学生们唱歌,不只能欣赏到优美的旋律,还应通过对歌曲有关知识的了解及对歌词的领会,提高思想觉悟水平,培养高尚的道德。因此,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都应该彰显教育的智慧,发挥音乐课程的育人功能,让音乐打开学生的心灵窗口、敲开智慧的心扉,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觉悟生命的可贵、体验生命交流的愉悦、收获生命成长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