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ABO溶血病115例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8-18
/ 2

新生儿ABO溶血病115例临床分析

雷国斌姜永萍

雷国斌姜永萍(弥勒县人民医院云南弥勒652300)

【中图分类号】R7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08-0070-02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临床表现。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对我院收治的115例新生儿ABO溶血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数病例在第1胎发病(44.3%);黄疸出现时间:12h内18例(15.7%);13~24h34例(29.5%);25~48h41例(35.6%);49~72h22例(19.1%)。黄疸程度:总胆红素342μmol/L以上18例(15.6%),最高411.4μmol/L3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89例,抗体释放试验及游离抗体试验均为阳性。结论新生儿ABO溶血病第1胎可以发病,且A型发病率略高于B型。临床以黄疸为主要表现,可引起神经损害,临床应予以足够重视;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有效降胆红素的损害,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关键词】ABO溶血病黄疸婴儿

新生儿溶血病(HDN)是因母婴血型不相容,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循环,母亲产生相应IgG类抗体并通过胎盘引起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而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严重者可通过血脑屏障引起胆红素脑病,导致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故必须对新生儿期进行重点监护,及早期诊断与治疗。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经母子血型免疫学检查后确诊为新生儿ABO溶血病115例,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15例患儿均来自我院新生儿科,男48例,女67例,入院时日龄10h~7d。其中,足月儿98例,早产儿11例,过期产儿6例。体重<2500g9例,2500~4000g102例,>4000g4例。第1胎51(44.3%)例,第2胎37(32.2%)例,第3胎以上27(23.5%)例。115例中母亲均为O型,患儿A型64例(54.7%),B型36例(44.3%)。

1.2临床表现22例(19.1%)生后24h内出现轻度贫血,血红蛋白为142g/L,其余93例(80.9%)均在150g/L以上,未发现肝脾肿大及水肿。黄疸出现时间:生后12h内18例(15.7%);13~24h34例(29.5%);25~48h41例(35.6%);49~72h22例(19.1%)。黄疸程度:总胆红素342μmol/L以上18例(15.6%),最高411.4μmol/L3例;205.2~324.9μmol/L68例(59.1%);205.2μmol/L以下29例(25.2%)。黄疸消退时间:最短者6d,最长者12d,平均消退时间为9d。

1.3诊断标准符合《实用新生儿学》3版[1]诊断标准者可诊断HDN。即:母子ABO血型不合,生后72h黄疸,溶血三项试验(改良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释放试验和游离抗体试验)中改良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和/或抗体释放试验阳性即可确定诊断。

1.4实验室血清学检查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89例,阴性26例,抗体释放试验及游离抗体试验均为阳性。母子均为Rh抗D阳性。胆红素均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

2治疗与结果

115例均采用双面蓝光照射,根据黄疸情况决定照射时间(24~72h)。对于有感染者予抗感染治疗,苯巴比妥清除氧自由基,茵栀黄清热利胆退黄,补液、加强喂养等治疗;对早产儿及胆红素>342μmol/L者,予美洛宁保脑,白蛋白1g/(kg·次),共1、2次,大剂量丙种球蛋白2g/kg,治疗1d。经上述治疗,胆红素水平无明显下降者进行换血治疗。

痊愈病例中光疗总时间最短8小时,最长120小时;平均光疗时间56小时。75例应用了丙种球蛋白;肝酶诱导药苯巴比妥5mg/(kg·d)分3次口服;96例(83.4%)痊愈出院,19例(16.6%)黄疸减轻要求出院。无1例发生胆红素脑病,无1例换血治疗。

3讨论

新生儿溶血病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免疫性溶血,通过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导致红细胞死亡产生溶血。临床上以ABO血型不合最多见,其次为Rh因子不合。本文中,患儿A型略多于B型。A型婴儿发病率高于B型婴儿,可能与A抗原较强,IgG抗体效价上升较B型高,A型血新生儿更易受害,同时与该区域群体血型的基因频率分布情况有关[2]。

本组病例中第一胎发病者具有较高比率,达44.3%。说明O型母亲体内存在抗A或抗B的IgG。这类IgG由自然界中的细菌、寄生虫、疫苗、破伤风或白喉抗毒素等A或B血型抗原刺激产生,故能引起HDN。HDN患儿黄疸程度较高,若不及时处理也可并发核黄疸,严重危害婴儿健康,临床上应予以足够的重视。本组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26例,这是由于新生儿红细胞上A(B)抗原很少,与IgG抗A(B)结合得也少,故常常为阴性或弱阳性,采用改良的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可以提高阳性率。而115例患儿的抗体释放试验及游离抗体试验均阳性,这对诊断ABO溶血病更有价值。游离抗体试验阳性表明母亲的IgG抗A或抗B抗体已通过胎盘到达胎儿血循环,抗体释放试验阳性更可确诊,因它表明患儿的红细胞上抗原与抗体结合已经致敏。

HDN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胆红素血症,如治疗不及时可导致严重神经系统损伤引起胆红素脑病,故必须对新生儿期进行重点监护及早期诊断与治疗。通常采用蓝光照射加其它药物综合治疗,对治疗HDN具有良好的效果。蓝光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其机理是光照后使胆红素Ⅸα(z)的外环旋转180°转化为同分异构体胆红素Ⅸα(Ε),使脂溶性胆红素转变为水溶性胆红素,经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从而避免核黄疸的发生。患儿光疗后除个别有轻微皮疹、腹胀及腹泻外,未发现有其它副作用。而对黄疸出现早、进展快、程度重者,应给予静滴丙种球蛋白治疗,1g/kg1次给予,因静滴丙种球蛋白后患儿血清IgG含量迅速上升,可起到封闭Fc受体作用,从而阻止了致敏红细胞上IgG与单核巨噬细胞Fc-IgG受体结合,防止红细胞被破坏,迅速阻断溶血。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54-268.

[2]申卫东,龙邕泉,伍焕秀,等.554例ABO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试验结果分析[J].广西医学,1996,15(2):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