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1

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策略

周强

【关键词】电力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策略

质量与安全一直以来都是电力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管理内容,由于建设阶段存在的影响因素以及潜在隐患比较多,很难避免质量与安全问题。为此,必须在电力工程建设阶段做好管理工作,狠抓质量与安全问题,消除质量与安全隐患,降低损失。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质量与安全管理原则入手,以提升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水平为研究目的,重点提出了电力工程建设阶段中如何落实质量与安全管理策略。

一、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原则

(一)质量与安全第一的原则

电力工程质量与安全水平与企业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也是人们财产与人身安全的保障,是电力工程建设得以有序开展的基础条件。因此,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应该坚持质量与安全第一的原则,合理控制投资、进度与质量三个目标,并将实现这三个目标作为基本原则[1]。

(二)以人为核心的原则

在电力工程建设中人是决策者、组织者、管理者,所以,在质量与安全管理问题上应该从人入手,落实以人为核心的原则,重点把控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操作行为规范性等,调动人的积极性,体现人在电力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才能使质量与安全规范落实。

(三)以预防为主的原则

对于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的控制应该是积极主动的,在正式施工之前就应该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控制,避免在施工阶段中出现质量与安全问题再采取措施进行处理,这种方式过于消极和被动,而且无法控制损失。所以,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应该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事先与事中控制措施,将质量与安全隐患消除在源头。

(四)以质量与安全的标准为原则

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应该严格按照质量与安全标准为施工指导,尤其是一些关键施工环节可以由管理人员将质量检查结果与质量标准进行对比,若对比结果出现偏差或者严重的问题,必须中断施工进行整改直至隐患消除。

二、电力工程建设中质量与安全管理策略

(一)制定健全的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

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有健全的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作为控制目标与规范,坚持质量与安全第一的生产原则[2]。同时根据电力工程实际建设情况,对质量与安全问题进行跟踪,采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进行工程质量的评定,并合理控制安全隐患。因为在实际工程建设中,极易存在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成为摆设情况,这就需要施工单位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监督,使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落实在施工过程中,强化施工人员的质量与安全意识。

(二)加强材料质量控制

电力工程建设中,其结构是否安全、质量是否达标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建设水平,因此,材料质量控制也应该作为重点防控的部分。在入场、检查、存储以及使用整个流程中都应该做好质量控制措施,比如必要的质量检测、防护措施等等,在确保材料质量标准与施工要求一致的情况下才能用于施工建设。另外,在采购原材料阶段中必须要求供应商出具合格证明,以免由于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给电力工程建设阶段带来安全隐患。

(三)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加强安全培训教育

针对电力工程建设中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电力企业应该将提升施工人员专业素质放在首位。而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在施工人员上岗前进行职业技能、安全常识与技能等的培训教育,并加强对施工人员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考核,在考核结果合格以后方可加入到施工环节中。同时,要求施工人员具备一定职业道德与安全意识,能够自觉在施工环节中将质量与安全管理作为自己的职责与义务,使施工流程更加规范化,从而保证电力工程建设整体水平。另外,在安全培训教育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要求采取分批培训的方式,将安全教育作为重点管理工作,落实安全第一的生产原则,使施工人员树立质量与安全意识,这也是为施工人员人身安全提供保障。

(四)切实做好电力工程建设阶段的安全防范措施

电力工程建设中安全与质量问题很难避免,但是可以提前对问题进行分析与预防,将损失降到最小。比如编制施工安全技术,然后按照规定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将安全技术落实到施工环节中,保证安全施工环境。同时,为了使工程建设顺利开展,必须科学选择临时设备、消防设备、材料等的位置,然后由技术人员绘制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另外,对于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必须落实到位,如个人防护用具、安全器具等。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因此保证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水平十分重要。需要从制度体系建设、材料控制、施工人员素质以及安全防范措施等全方位入手,营造安全、有秩序、规范的电力施工环境,提升电力工程建设水平,也有助于实现电力工程投资目标,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扬波,付小伟.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8(2):363.

[2]杨福.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对策[J].中国标准化,2017(24):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