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促卵泡生成素水平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关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1

血清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促卵泡生成素水平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关系研究

白萍萍

(新疆博尔塔拉州人民医院新疆博乐833400)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血清LH(促黄体生成素)、E2(雌二醇)、FSH(促卵泡生成素)水平与多囊卵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择同期体检健康的120例为对照组,以化学发光法测定分析两组LH、E2、FSH水平差异性。结果:观察组LH(1.5±3.5)mIU/L、E2(69.5±12.5)pg/L明显高于对照组,FSH(3.5±1.1)mIU/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LH、E2水平异常升高及FSH异常下降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有密切关系,可作为临床疾病诊治的参考指标。

【关键词】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促卵泡生成素;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R711.75;R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9-0167-01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育龄女性内分泌异常、代谢异常均可诱发,会引起女性月经稀少、闭经、多毛、不孕等[1]。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异质性较高,尚未完全明确其发病机制[2]。临床治疗主要采取措施调节内分泌、代谢。现就我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入选者超声提示卵巢内径低于0.8cm、卵泡数量超过10个,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肝肾功能疾病、甲状腺疾病者。选择同期体检健康的120例为对照组,年龄25~78岁,平均(56.8±1.2)岁;BMI(体质量指数)18.2~28.6kg/m2,平均(22.3±2.1)kg/m2。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与清晨空腹状态采集6ml静脉血,经自动离心3000r/min处理10分钟分离血清,以东曹AIA1800化学发光分析仪按照说明书测定LH、E2、FSH水平。

1.3观察指标

卵泡期LH正常值为1.7~13.3mIU/L、E2正常值为40.7~220.4pg/L、FSH正常值为4.5~11.0mIU/L,排卵期LH正常值为4.1~68.7mIU/L、E2正常值为74.7~424.6pg/L、FSH正常值为3.6~20.6mIU/L,黄体期LH正常值为0.5~18.9mIU/L、E2正常值为50.7~242.1pg/L、FSH正常值为1.5~10.8mIU/L,绝经期LH正常值为14.4~62.2mIU/L、E2正常值为≤77pg/L、FSH正常值为36.6~168.8mIU/L。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差异在P<0.05时差异显著。

2.结果

观察组LH(1.5±3.5)mIU/L、E2(69.5±12.5)pg/L明显高于对照组,FSH(3.5±1.1)mIU/L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3.讨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属于一种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出现慢性无排卵、雄性激素过程等特点,表现为月经紊乱、闭经等,还可伴有多毛、痤疮等症状。目前临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过程中要考虑患者是否有生育需求,无生育需求者主要减少卵巢雄激素产生,有生育要求者主要促排卵[3]。研究表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与体内性激素水平异常有密切关系,性激素异常会改变宫内激素缓解、影响内分泌状态及卵巢功能,引发排卵障碍、多囊卵巢综合征[4]。血清LH、E2、FSH水平是女性体内的性激素敏感指标,通过评估其浓度可反映内分泌功能变化,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本组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血清LH、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FS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分析认为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过程中LH作用于卵巢,可促进卵泡成熟、诱发排卵、促进雄激素产生,大量产生的雄激素优惠合成雌激素而进一步影响卵泡生长发育,并与FSH之间形成生理性负反馈调节,使得机体FSH合成减少,最终引起月经失调、不孕等。综上所述,血清高LH、E2水平与低FSH水平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可作为基本诊治的有效参考指标。

【参考文献】

[1]王颖,王祎驰,田英.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J].陕西医学杂志,2011,8(40):994-995.

[2]张翠莲,张少娣,李杭生,等.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肥胖的研究和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30(9):807-809.

[3]姚华君.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甲状腺激素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6):99-102.

[4]李艳秋,侯丽辉,高金金,等.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血清性激素、糖代谢特点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3):579-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