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阴经穴为主治疗中风后关节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温针灸阴经穴为主治疗中风后关节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

邱赛男

湖南省娄底市中医医院417000

【摘要】目的:分析温针灸阴经穴为主与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关节痉挛的临床疗效,并作对比分析。方法:将76例中风后关节痉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9例,采取温针灸阴经穴为主治疗;对照组37例,采取常规针刺治疗;根据治疗前后Ashworth痉挛分级、CSI指数、Barthel指数积分、Fugl-Meyer积分改善情况,综合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作对比分析。结果:经Ridit分析,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shworth痉挛分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T检验,治疗后,观察组CSI指数、Barthel指数积分、Fugl-Meyer积分改善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阴经穴为主治疗中风后关节痉挛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前者对于提高肢体运动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均具有明显优势。

【关键词】中风后关节痉挛;温针灸;阴经穴

中风后关节痉挛作为中风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关节痉挛严重影响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中风后关节痉挛的治疗,临床尚缺乏特效疗法,以解除危险因素结合康复训练等为主,临床疗效欠佳。目前,以消除危险因素结合康复训练作为治疗中风后关节痉挛的常规方法,但临床疗效不明显,仍需结合新疗法,协同提高疗效。中医认为中风后关节痉挛的病因、病机确切,采取温针灸阴经穴为主治疗,可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1]。对此,本研究旨在综合评价温针灸阴经穴为主与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关节痉挛的临床疗效,并作对比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76例中风后关节痉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9例,采取温针灸阴经穴为主治疗;患者性别构成:男22例、女17例;平均年龄(63.4±3.4)岁、平均病程(5.96±1.25)个月;中风类型:出血性10例、缺血性29例;对照组37例,采取常规针刺治疗;患者性别构成:男23例、女14例;平均年龄(62.8±3.5)岁、平均病程(5.87±1.31)个月;中风类型:出血性9例、缺血性28例;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病程、中风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基础性治疗,包括稳定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结合脑保护剂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必要时,采取对症治疗、营养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温针灸阴经穴为主治疗,取穴:尺泽、少海、内关、大陵、阳溪、阳谷、血海、委中、阴陵泉、三阴交、太溪;采取毫针解痉针刺法,直刺0.5~1寸,得气后,点燃长度约2cm的清艾条,轻轻放置于针柄上,每次留针30min;对照组采取常规针刺治疗,取穴与观察组相同,采取毫针解痉针刺法,直刺0.5~1寸,得气后,结合补平泻法,每10min行针1次,每次1min,留针30min。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根据治疗前后Ashworth痉挛分级、CSI指数、Barthel指数积分、Fugl-Meyer积分改善情况,综合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作对比分析;使用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将痉挛程度分为1级、1+级、2级、3级;临床痉挛(CSI)指数范围:0~16分,CSI指数越大,痉挛程度越大;Barthel指数积分越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高;Fugl-Meyer积分越大,肢体运动功能越好[2]。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等级资料使用Ridit分析,以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shworth痉挛分级对比

经Ridit分析,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shworth痉挛分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在临床上,中风后关节痉挛的治疗原则为解除关节痉挛、提高肢体运动功能,改善生活质量。西医基础性治疗中风后关节痉挛的临床疗效重复性较差,整体疗效不佳,且治疗周期持久。针灸疗法作为解除关节痉挛的独特疗法,经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针灸刺激中风后患肢,可修复损伤的神经元,显著缓解关节痉挛[3]。本研究中,根据中医辨证治疗原则,观察组患者采取温针灸阴经穴为主治疗;在针灸疗法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艾灸火给予温热性刺激,通达经络俞穴,发挥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的功效。由本研究表1可知,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shworth痉挛分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廖方容[4]等的研究相一致。中医学认为中风后关节痉挛属于“中风病”范畴,与气血逆乱、络破脉损及瘀血阻络密切相关,以益气活血、通经活络作为辨证治疗原则。在本研究中,采取温针灸阴经穴为主治疗,通过艾灸与针刺相结合,既可发挥针刺的刺激作用,又可发挥艾灸温通经脉的作用,并选用痉挛关节周围的阴经穴,可进一步缓解关节痉挛。齐江敏[5]等亦证实,阴经穴深层的血管、神经及屈肌肌键分布密集,通过温针灸刺激,可有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恢复关节活动度。由本研究表2可知,观察组CSI指数、Barthel指数积分、Fugl-Meyer积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提示温针灸阴经穴为主治疗中风后关节痉挛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前者对于提高肢体运动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均具有明显优势。

参考文献:

[1]于晓华.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的针灸治疗方法和客观指标[J].吉林中医药,2011,31(7):669-672.

[2]赵冬娣,李有武,袁涛等.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50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5,47(10):30-32.

[3]张红岩,李佩芳.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10):73-75.

[4]廖方容,傅春文.调和阴阳针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4):250-252.

[5]齐江敏,郝重耀.针灸与康复训练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4,14(6):155-157.